壽命、精神、酒

文/吳天暉

中國在解放前,據說人的平均壽命不到40歲,這有可能是長期戰亂的原因。美國沒有戰亂,在1900年的平均壽命也不過47歲。以此往前推,孔子時代的平均壽命應該比40歲更低,那個時候的40而不惑是有道理的,一是活到40歲就快死了,二是那時信息量遠不如現在。所以那時40歲的人是老人了,該學的也學得差不多了,也略知生死了,用不惑不算勉強。

但現在人均壽命接近80歲,北京更是超過了80歲。如果40歲就不惑了,或認為自己不惑了,或認為應該不惑了,那後面40歲後該怎麼辦?但是四十不惑一直沿用到現在,活到四十歲的人,要麼也覺得年輕時的夢想都已實現,或已自知知明知道有些夢想不可實現,總之,活得有些明白了。如何尋找接下來的生命意義?

每個人到了中年或多或少都會有精神上的困繞,覺得生活空虛和沒有意義的大有人在,這是人生的重大挑戰,如果應付不來,抑鬱沮喪甚至精神崩潰。

當然這些說法只是對一般人,對於一個好學的人不存在,因為現在的知識那怕是任何一個小門類都會讓人耗盡一生去學習,更別提有所成就了,但這累且難,誰會去幹呢。這是精神上的,對那些40歲之前只求生存,把物質放在前面的人來說,要從追求物質轉而追求精神來說,就不那麼容易了,這個過程甚至可以稱為心理治療過程。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從一開始就追求精神生活,而且從中得到物質享受,如果他們認為自已不惑了,那就麻煩了。因為已經沒有辦法讓他們改變價值取向了,除了酒精之類的精神藥物來麻醉自己,別無他法,除了死亡。有能力用更高級的精神藥物也在此列,不是麻醉就是死。

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人過中年,除了放棄精神追求轉身去追求金錢物質之外,真的只能用酒局來消解人生了。

所以酒局自然不會少,酒局自然喝酒,喝酒的時候自然會談到與酒有關的故事來尋開心。

寧D就和我們提到聊齋中的《酒蟲》,說一姓劉的富人,好酒,每次一口就是一罈。後來有個僧人說他肚子裡有蟲,於是就把劉綁起來,不讓喝酒,在他面前擺著一罈美酒,果然一會兒,就從劉的肚子裡爬出一條兩寸長的像魚一樣的蟲來。

講到這兒,寧D就停了。

我說,我看過這個故事,後面還有呢。

寧D說,故事或小說寫到這兒,就完了,留白就行,後面是畫蛇添足,聊齋最好的地方是語言,在結構上蒲松齡並沒有每篇都特別講究。

同喝的星星問,後來怎麼樣了。

我說,僧人不要醫療費,只是把蟲子拿走了,只要把蟲子放在水裡,那水立馬就會變成美酒,那姓劉的後來不喝酒了,反而身體變差,家也窮得不行了。

孫老師說,人已經中毒了,身體都適應酒了,突然沒酒肯定就不行了,我和老S也一樣。

芥川龍之介也有一篇小說叫《酒蟲》,毫不諱言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在文中甚至直接引用聊齋中的句子如,“每獨酌輒盡一甕”,“負郭之田三百畝,半種黍”。但是芥川重講這個故事時,增加了大量的場景描寫和細節,甚至增加了一個人物。但還是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原《酒蟲》的所有內容,連篇末的異史氏曰也沒錯過,只是說成是長山鄉民(酒蟲的故事發生在長山)對此事的思考。

芥川的這篇完全可以看作是聊齋《酒蟲》的日譯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