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消毒殺菌,這幾種消毒劑有什麼區別呢?

1、硫酸銅

硫酸銅對細菌和病毒的殺滅作用較小,但有殺死細胞、藻類、真菌和原生動物的高效力。如果蝦池內浮游生物過多、蝦池水太肥,夜光藻和甲藻類等以及水中懸浮物多時,可用濃度為0.7毫克/升的硫酸銅溶液潑灑全池。用藥必須在晴朗天氣進行,用藥時不要投餌,3~4小時後水質逐漸變清,透明度達到理想值為佳,即在30~40釐米。如果沒有條件換水,慎用。硫酸銅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銅離子能與蛋白質中的巰基結合,干擾巰基酶的活性而達到對病原生物的致死作用。但在蝦病暴發期間,如果多次使用硫酸銅消毒,使池內藻類全部死亡,水清見底,反而會促使對蝦迅速發病死亡,因而切不可亂用,必須慎重為好。

同樣是消毒殺菌,這幾種消毒劑有什麼區別呢?


2、漂白粉

漂白粉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2%的溶液能在5分鐘之內使細菌幾乎全部致死,也能殺死大量藻類而使生態系發生變化,因此需嚴格控制用藥量。

漂白粉是氯酸鈣、消石灰和氯化鈣的混合物,遇水生成次氯酸放出初生態氧,能氧化細菌的原漿蛋白,使其活性失去作用。氯與細菌蛋白質中的氨基結合成氯胺類化合物,使細菌失去活力。但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不穩定,受光照、溼度、溫度及pH影響。pH偏高時藥效降低,pH為8以上時效果明顯減弱。所以,用生石灰時不要用漂白粉。

同樣是消毒殺菌,這幾種消毒劑有什麼區別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剛放苗後,儘量不用含氯消毒劑(漂白粉、漂白精、次氯酸鈉),因會迅速改變水體生態平衡,有機殘氯會刺激對蝦,引起蝦拒食,抗病力下降,而且易發生水質變瘦,藻類死亡,特別是下大雨前後使用含氯消毒劑危害更大。大多蝦池使用後會出現種種問題。大量的有機氯、氯酚、氯氨、臭氯味的產生,這種副作用會使正常的蝦中毒死亡,體弱的蝦易感染蝦病而死亡。所以用漂白粉是有學問的,不要隨意亂用。漂白粉較便宜,但使用要科學、否則,適得其反。下大雨或暴雨宜用石灰來調節pH和殺菌。總之,選用消毒劑要具體掌握。

3、高錳酸鉀

選用高錳酸鉀作為消毒劑也要掌握好,要具體情況具體處理。高錳酸鉀能將水中有機物氧化,破壞病原生物蛋白,從而起到殺菌作用。但在鹼性或者微酸性水中,其會析出二氧化錳,影響對蝦的呼吸,使其鰓機能減退或脆弱,使用時也必須大量進水,否則會帶來不良後果。

同樣是消毒殺菌,這幾種消毒劑有什麼區別呢?


另外,還可選用過氧化鈣進行蝦池消毒。因過氧化鈣遇水後逐漸放氧並生成氫氧化鈣,不汙染環境,它除有生石灰的優點外,還具有增氧作用。全池潑灑,濃度為3毫克/升,可起到殺菌消毒作用,但會引起水色變清,需及時施肥(可用雞糞發酵消毒來肥水),否則會給養蝦池帶來不穩定的水質。

4、過硫酸氫鉀

過硫酸氫鉀複合鹽,作為一種溶安全、環保和高效與一體的新型強氧化劑,有“第五代消毒和淨水產品”的美稱。

複合過硫酸氫鉀類產品在水產養殖中的主要應用包括以下方面:

1、消毒殺菌:

複合過硫酸氫鉀粉消毒劑,已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行業專家及政府認可,被認為是當今預防和控制畜禽及水產動物疾病的首選消毒劑。

弧克含有50%過硫酸氫鉀,具有殺菌、消毒、調水、改底四大功能,尤其對弧菌有特效。


2、改底解毒淨水,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氧化硫化氫、亞硝酸鹽、二價鐵化合物、二價錳化合物等還原性有害物質,改底除臭;

②降解多氯聯苯、多環芳烴、農藥、除草劑、染料(如孔雀石綠等)、除草劑、藻毒素等環境危害大、生物法降解難度大的汙染物;

③降解使用氯製劑、溴和碘製劑、二氧化氯、三致的醛類消毒劑等造成的二次汙染;

④絡合和氧化重金屬離子,使其形成穩定的無毒價態;

⑤提高水體氧化還原電位;

⑥在池塘底部形成氧化表層,阻斷底泥中有機質厭氧發酵產生的有毒害物質向水體發散。

3、調節pH,調節藻相平衡。

4、沉澱物循環利用和增益活菌:

見效快、無二次汙染、實現“沉澱物懸浮再利用”:改底解毒後能使底部的泥土變鬆,使解毒後的殘餌和死藻微粒懸浮,形成有機絮團,從而為浮游生物、有益微生物和魚蝦提供了營養源,12小時後搭配活菌使用,能增益活菌的生長繁殖,能使亞硝酸鹽等長時間處於正常水平。因此和微生物產品搭配使用相得益彰,把速效和長效結合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