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歷史背後的英雄《紅色國際特工》

情報戰,是軍事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像許多事情一樣,諜報史在中國也是極其久遠。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有確切記載的女間諜,也是個色情間諜,就是中國的女艾。古代大政治家伊尹也可稱得上是個大間諜。((孫子兵法》中專列《用間》一篇,戰國時信陵君也是搞情報的高手。古代中國在情報戰的理論和實踐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也許是不屑於也沒有多看外面的世界,古代中國在對外情報戰中下的功夫遠遠不夠。不僅害人之心不多,連防人之心也大大缺乏。在對越南、倭寇、沙俄的戰爭中屢吃大虧。在後來的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等對外戰爭和國際交往中,清政府在情報戰上更是一塌糊塗。之後,隨著中國歷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情報戰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到建國前,國內以國共兩黨為主,對外以對日為主,在秘密戰線上展開了一次次激烈的交鋒。這其中,有一支鮮為人知的力量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本書即以20世紀世界上最大的情報組織——共產國際情報組織在中國的活動蹤跡為軸線,再現了國際情報戰士為保衛紅色蘇聯,支援中國抗戰,同日本法西斯及其中國的反動勢力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秘密戰爭。

探秘歷史背後的英雄《紅色國際特工》

關於共產國際中國情報組織的活動,迄今為止仍鮮為人知。本書對共產國際情報組織在中國的活動,進行了全景式的描繪,淋漓盡致地刻畫了紅色國際特工的光輝群像。 提到共產國際情報組織,不能不首先介紹一下格柏烏的發展歷史。

格柏烏(GRU),是蘇軍總參謀部情報部的簡稱。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的第二年,即1918年,蘇聯紅軍幹6月份絹建了東方戰線,下轄5個集團軍。同一天,東方戰線建立第一個登記部,統管情報工作;隨後組成的新的戰線也都組建了自己的“登記部”和情報網。然而此時蘇聯已經有了名為“契卡” 的情報機構,也就是後來的克格勃。契卡也有自己的情報網,於是免不了時常與軍隊的“登記部”發生衝突。到了1918年底,各個戰線的“登記部”都開始正常運轉,但是唯獨紅軍總參謀部沒有自己的情報機構,於是在10月21日,列寧簽署命令,成立“共和國野戰參謀登記處”。這是在俄國各紅軍部隊已建的軍事情報機構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統領全軍的軍事情報最高領導機關,也就是“格柏烏”的前身。“登記處”成立後,從契卡派去一個名叫阿拉諾夫的人去任部長,他在名義上仍然保留著契卡成員的頭銜。從這時開始,便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軍隊情報部門的首腦必須從秘密警察的高級官員中選派。兩年後,列寧在錯誤的情報指引下指揮蘇軍進攻波蘭,戰鬥失利。痛定思痛,列寧決定整頓情報工作,揚·卡爾洛維奇·別爾津走馬上任,成為“登記處”的新領導人。不久,別爾津對“登記處”進行了改組,組建了情報局,以代替“登記處”。後來這個機構一度被稱為紅軍參謀本部第二局,最後定名為總參謀部情報部,即“格柏烏”。

1937一1938年間,蘇聯發生了著名的大清洗運動,包括別爾津在內的大批紅軍情報部門人員被殘酷“清洗”,整個格柏烏幾乎陷於癱瘓狀態。次年,蘇聯紅軍進攻芬蘭,因情報跟不上被重創。幸運的是,在這場動亂中大批在國外工作的格柏烏人員得以倖存,這為即將到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下了牢固的情報基礎。

“二戰”爆發後,軍事情報工作重新得到克里姆林宮的重視,1940年6 月,菲利普·戈利科夫被任命為總參情報部部長。在他的領導下,格柏烏很快又高效運轉起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從全世界各地源源不斷地傳送到莫斯科格柏烏總部。斯大林親自委派菲利普·戈利科夫前往歐洲和美國,疏通各種有利於蘇聯的情報通道,很快,格柏烏便在全球建立了卓有成效的情報網絡。其中在歐洲主要是蒐集各種軍事情報,以利於展開軍事行動;在美國則主要是蒐集軍工科學方面的信息,這些情報後來對蘇聯的國防工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幫 助作用。

整個“二戰”期間,格柏烏利用共產國際的關係,在全世界建立了幾個被情報界視為樣板、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情報網,如:由波蘭共產黨員雷貝,多姆於1939—1942年在歐洲建立的“紅色管絃樂隊”秘密電臺網,德國共產黨員理查德·佐爾格於1933~1941年在日本東京建立的“拉姆扎”情報小組,中國共產黨員楊奠坤、張逸仙等於1932年一1940年在中國建立的“滿洲情報組”,日籍蘇共黨員武田義雄於1937一1943年在中國南京、上海建立的“梅傑姆”小組……還有設在中立國瑞士的“拉多”情報網、美國的阿姆託格公司等。 在這些英雄的群體裡,湧現出許多光輝的名字:波蘭共產黨員雷貝·多姆,德國共產黨員理查德·佐爾格,中國共產黨員楊奠坤、張逸仙,日籍蘇共黨員武田義雄,等等。另外,還有一批超級特工在孤軍奮戰,如在納粹德國保安局戰鬥了十個春秋、號稱“千面人”的蘇軍情報員阿貝爾,號稱“超級女諜”、在歐洲建立卓越功勳的德國共產黨員烏爾蘇拉-漢布爾格……這些英雄的名字將同他們創造的業績永存史冊。

20世紀30年代,蘇聯紅軍總參情報部(格柏烏)為便於在世界各地開展對帝國主義國家的情報偵察活動,藉助共產國際(第三國際)的力量,動員了成千上萬的各國優秀共產黨員組成數以百計的情報小組,開始了曠日持久的秘密戰。

一個英國人寫過《英國諜報史》、《日本諜報史》、《美國諜報史》、《中國諜報史)),其中《中國諜報史))寫得很膚淺,也不夠全面。

本書的作者之一許文龍在1996年曾出版過《中共特工》一書,在海內外引起極大的轟動,終於彌補了沒有國人寫《中國諜報史》的空白。只是由於內容的限制,沒有更好地敘述共產國際情報組織在中國的活動。其實中共的情報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蘇聯“契卡”和“格柏烏”的工作經驗。許多中國著名的特工專家都曾在蘇聯受訓。中共早期情報組織中央特科的情報工作極為出色,在世界諜報史上都堪稱一流。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中央特科和共產國際、蘇聯的情報組織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而同時,中共又應共產國際之邀,派遣了大批中共黨員充實共產國際情報組織。 中央特科與共產國際情報組織建立的工作關係,直到後來與共產國際聯絡的電臺被軍統破壞才告一段落。抗戰時期才又恢復了聯繫,蘇軍總參情報部以塔斯社駐延安記者站的名義在華活動(中共對外稱“農村工作部”)。這樣,在前後近二十年時間裡,一大批中華兒女與國際友人為了共同的事業,在秘密戰線上始終堅持著捨生忘死的戰鬥。

1930年至1932年,紅色諜王佐爾格進入中國上海,在短短的三年裡,他在中國華北、華南、華東廣大地區編織起一張巨大的情報網,為共產國際中國情報組織開創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接著,他的繼任者華爾頓在1933年至1935年間再接再厲,將中國情報組織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由於陸海防兄弟的叛變,使佐爾格、華爾頓建立起的中國情報組織遭到毀滅性打擊,共產國際中國情報組織一度陷入停頓。然而,紅色特工並沒有停止戰鬥,以蘇子元、張永興為代表的國際情報戰士在蘇軍遠東軍區情報部門的支持下,同日本關東軍再次展開較量。共產國際情報組織密切關注中國局勢的變化,他們在莫斯科設立軍事情報學校,招收大批中共黨員、愛國青年,加以正規培訓,分批分期派回東北、建立規模龐大的“滿洲情報組”,對盤踞在東北,華北的日寇展開空前猛烈的秘密戰,機場被炸、貨場被燒、鐵路中斷……日本法西斯被打得焦頭爛額、陷入了極度恐慌的境地。不幸的是,共產國際中國情報組織的成員大多都遭到了敵人的瘋狂捕殺,華爾頓被捕入獄,楊奠坤被捕入獄,張逸仙亡命天涯,紀守先、趙國文、黃振林、秋世 顯英勇就義……可以說共產國際中國情報組織的歷史,是一部極其悲壯的歷史,在光榮與戰功的背後,滴淌著紅色國際特工的血……

探秘歷史背後的英雄《紅色國際特工》

本書在翔實記述共產國際中國情報組織偉大業績的同時,還巧妙生動地揭示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如:日本早期特務機關“井上公館”的內部探秘;蔣介石密見德國軍事顧問團;蘇聯諜報將軍別爾津、烏里茨基、瓦林將軍的音容笑貌;汪精衛對部下吐露自己的擔擾;中統特務與日寇的勾結;“七七事變”前夕,二十九軍與華北日軍在“鴻門宴”上的較量,等等,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不同程度的答案。因此,本書不僅對一般讀者,而且對國際關係史、“二戰”史及世界史的研究人員,都有重要參考價值。

本書的另一大特色是,參考了極其珍貴的日本關東軍檔案,如日本關東州廳警察部的《對日謀略放火破壞團的活動經過》、日本關東局潮海事務官的((對謀略放火的研究》等。通過敵人的檔案,可以詳細瞭解國際情報戰士在獄中的表現,他們的思想動態,以及敵人的種種卑劣伎倆,使本書內容更加生動、豐富。

《紅色國際特工》在創作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檔案資料和歷史文獻,《紅色國際特工》面世將慰藉那些國際情報戰士的英靈能,那些國際情報戰士的後人不再為先輩們被埋沒的業績而遺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建立卓越功勳的無名英雄永垂不朽!

對《紅色國際特工》感興趣的可聯繫作者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