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目前的晶片製造能力,正常情況下多久可以讓中興這樣的企業擺脫對外依靠?

淡定的老兵


我想到76歲古稀之年的侯為貴,為了中興而重新出山,遠渡重洋解決中興危機,心情有點悲憤;芯片,這個掣肘了中興的心臟的芯片,讓中興承擔起了繳納13億美元罰款的屈辱。這份屈辱,是對所有中國需要芯片的一記重擊。華為用了14年擺脫依靠,那麼現在的中興20年?


我們知道芯片的難易程度是什麼?據資料顯示目前風頭正盛的麒麟980,研發費用就在3億美元以上,要知道這款7nm的處理器從2015年華為就開始研究,而歷時過36個月,在2018年才逐步實現SoC大規模量產。從開發到驗證到測試再到投入量產,這樣的節奏是耗時和耗資的。

而從2004年組建的華為海思每年花費百億在芯片研究上,這是一個看著沒有前途,未來卻又“錢途”的產業,而華為能夠沉下心來去研究,14年的成就,才堪堪比上高通。

而中興如果想依靠目前芯片製造能力,那麼在現在如果從新開始,中興想要達到華為的高度,那麼從現在開始每年百億以上的投入,是現在中興可以負擔的起嗎?

中興現在的市值601.23億(截至2018年10月1日),能夠負擔起每年超百億的投入嗎?而且從零起步,百億是不是夠呢?

當然,好消息是,中興最近已經研發出10nm及7nm工藝的5G核心系統芯片,已經得知用於5G終端的,這似乎已經發出了好的訊號,中興已經在慢慢的不在完全依賴國外供應商。

我們希望我們所說的20年只是個笑話,我們希望中興可以在未來5年可以完全擺脫對外依靠。


LeoGo科技


就中國目前的芯片製造能力,正常情況下多久可以讓中興這樣的企業擺脫對外依靠?中興事件確實暴露了我們的短板,甚至一窩蜂大快乾都不一定就能完全在短期內解決的。特別是中興這樣的佈滿全球業務的大型公司,產品要有競爭力,中高端芯片是不可缺少的,而這又恰恰是我們缺少的短板。

中興通訊覆蓋了無線網絡、光傳輸、寬帶、數據通信、核心網絡、雲計算、手機等等,而其主要的芯片都要依靠外採來達到,以2014年為例:其在美日韓的外購芯片就差不多用了43億美元,佔總量的72%。而其主要的供應商,也是國外較多,比如:Broadcom/Avago、SK海力士、TI、MTK、Skyworks、Sony、Micron、東芝、Intel、Qorvo、高通等等。


由上可見中興芯片外購依賴是有多嚴重。但像中興這樣還算是有實力的企業,都要這麼嚴重依賴外部,可見我們的中高端芯片發展還處於什麼位置。中興還有自己得芯片公司中興微電子,主要提供中興無線基帶和數字中頻芯片、中低端光通信芯片、中低端路由和交換芯片、3G數據卡基帶芯片等等,可以提供中興芯片採購總額的11%。但主要也是用在中低端產品上。

像中興、華為這樣在全球有競爭力的通信廠商,必然也是會追求品質,更也會在意品質,並且更要與國際標準看齊的,外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當然,能夠有實力實現芯片的國產自產自足那當然是令人期待與興奮的。這方面,除了中興微電子、海思、美辰微電子、展訊、聯芯、光訊科技、芸耘光電等一批國內芯片廠商也在慢慢崛起,雖然離巨頭還遠但終究已經上路。

雖然國內芯片在大踏步前進,但國外芯片廠商也沒有閒著。顯然在短期內要實現趕上、超過是不現實的,我們在進步別人也在向前走,像這樣高技術產品即使是花十年也不一定就能趕上。但在某些專有領域,也不是不可能的,比如在AI芯片領域也有可能冒出國產的高富帥來。國產芯片還任重道遠。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更多分享請上部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本行業問題,我來回答。

華為2004年成立海思半導體,開始研發相關的芯片技術,至今14年,麒麟芯片性能才追趕上了高通。之間投入了巨量的資金進行研發,也是依靠華為本身在通信製造業的利潤才做到了這點。芯片的製造不光是製造能力,更多的是在研發能力之上。

而華為、中興這類的企業,不光是需要手機的芯片,還需要傳輸、無線、交換、數據、計算機等各種芯片,涉及量特別大。而現在的中國貿易之中,芯片這部分的佔比也是相當的大,近2000億美元,已經超過了中國每年進口石油的價錢。現在在國內的芯片自給率只達到了16%左右,缺口巨大。

正常情況多少時間可以完全滿足中興、華為這類企業的需求?這個問題恐怕誰也不能給出一個具體的結論。畢竟科技在向前發展,國外的芯片企業也沒有原地踏步等你。而其他產品要想在世界上保持出口的優勢,還必須要使用最高端的或者是接近最高端的芯片,這樣一來,可能對於國內的芯片生產廠家的資金供給某種程度上也無法全力支持。

現在比較好的消息是不僅僅是華為在投入巨資研發芯片,阿里巴巴等企業也開始將目光轉向芯片研發,格力也開始進軍芯片研發。隨著這些有資金有實力的企業開始投入芯片研發,中國的芯片自給自足也許未來不是夢想。

中國的芯片研發生產之路還很漫長,具體什麼時間可以追趕或者是超越歐美的先進芯片公司,還不得而知,或許曲線收購一些中小型的芯片公司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可以加快國內芯片的研發速度。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中興芯片和中國足球有一拼啊!


天明遙遙山海關


還在說中興 前段時間把中興和馬航事件吵到了一起 讓家屬們胡亂猜測一翻 現在可到好 中興通訊重新開張了 可乘客呢 中興就倒閉 此事牽連了無辜的百姓 讓我們四年半多都在煎熬著


用戶3884543581071


就個人的感覺,是這樣,不同的企業,在行業內,有不同的作用。如果一家企業,佔據全產業鏈,那將是一個巨無霸、大怪獸。現實中不可能一家贏者通吃。

市場化,在與消費者達成一定程度的供需關係後,可以提供製式的標準,形式化。這個過程,也是消費者認可之後的範式,可以作為知識積累的一個過程。如Windows,當被消費者認可後,其開發思想,程序的組織,會有個固定的形式,總結出來,就是Windows開發標準。

標準化帶來的是企業間的協作,如同協議一般。在國內,可由國家主導,各研發部門提供,發佈認可的標準,也可以由已經具備規模的企業,提供行業標準化,國家認可併發布。

芯片作為全球性產業,已經有了國際上的標準,雖然美國具多數,但作為標準,各國也會遵循。如當前5G的標準爭奪。

換句話來說,當前不論是怎麼製造芯片,其芯片設計是需要普遍接受的,然後是芯片的製造,也就是工藝流程,成本的計算。

國產芯片面世,不是直接面向消費者,而是一大堆相關的人評價相關的指標,獲得公認並選擇後,在芯片上開發自己的商品,再服務於消費者,形成一個鏈條循環,才會有穩定的產業供應鏈。

因此,芯片不會只是一家包打天下。目前來看,不具規模。


呵呵188431979


十年內必成。中國已經大力投資芯片,現在芯片已經很小了,再進步十分困難,中國現在28nm已經十分成熟,明年可生產14nm,和英特爾的差距已經很少。高通最少的是1Onm,但不成熟。臺積電也可代工生產10nm芯片。所以努力數年,化數佰億元,便可超越。不是什麼難事


Tak3670


在這個智能引領的大時代裡,離不開芯片功能的不斷研發,這是一個朝陽產業,同時也是一個高產出、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無論有多大的艱難險阻,我們都應該義無反顧的去攻克芯片製造的一個個的難關,不惜投入成本,研發屬於自已的芯先製造設備,設計出有自已知識產權的性能更為先進的芯片。必須佔領芯片製造、設計、研發、生產的全練條產業鏈,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而且要做的比別人更好。


馬到成功82484612918


十年之內無法擺脫,中興設備所需的高端數模芯片,信號轉換芯片,Dsp,精密儀器等我國最少差距在十年以上,不是一時半會能趕上。未來會趕上,但要考慮外國人也在進步呀,而且國外開發此類芯片都是專業的小公司,我們的小公司基本上沒實力開發,全靠大公司。


可愛花生米


這不是中興的問題,IC國內投入設計時間太短,手機需要的IC總類太多且都是門檻非常高絕對是頂尖的才能出頭。所以要能先跟上才有可能超越,要跟上就必須要用 reverse engineering方式,讓國內公司先以現今最好的IC做對像(我建議先以國內進口前100 IC為目標,把這些IC reverse engineering 出來提供給大學研究所,與公司讓有志開發或研究的人或公司,因為天才是無法預期從那冒出來的),另外國家需提出 shuttle bus 資金讓開發人員或公司降低開發成本,等等觸發有能力的人或公司能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