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是如何從維也納街頭的流浪漢變成第三帝國元首的?有哪些因素起到了關鍵作用?

大富大貴如意天師老太公


希特勒的一生可以參考他的自傳《我的奮鬥》,其中講述了希特勒早期在維也納困頓的生涯。

一、一戰

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是奧地利人,十幾歲的時候在維也納學藝術,可惜好景不長,父母雙雙去世,年輕的希特勒沒有了經濟來源不得不流浪到維也納街頭行乞,靠賣畫為生,有時也被僱傭來掃雪、扛行李做些體力活。

一戰爆發後,希特勒加入德軍,成為一名士兵,因為作戰勇敢,(被炮彈炸傷過,被毒氣短暫毒瞎過),而且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和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

德國投降後,上等兵希特勒成為德國魏瑪政府的一名基層特務,負責偵察退伍老兵的思想情況,把一些深受蘇聯影響的人挑出來進行“改造”。

這個階段的希特勒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下級公務員,可是希特勒本人和整個世界的命運,就在下面這個下達給希特勒的新命令下改變了。


二、政黨

1919年9月,希特勒接到命名去臥底調查一個只有54名成員的自稱“德國工人黨”(Deutsche Arbeiterpartei)政治團體。因為這個政治團體打出的旗號是:社會主義、國家主義、反猶主義!

臥底的希特勒很快發現自己非常適合這個團隊,而且自己竟然擁有無與倫比的演說技能,短短時間之內,希特勒就吸引了大批追隨者,這個工人黨的黨主席力排眾議,將希特勒任命為“宣傳部長”。

【1920年,希特勒決定退伍,把自己全部精力放在這個政治團體中。這個決定可以說是未來希特勒能成為元首最重要的一步!】

影響力大增的希特勒根據當時火熱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將原來的“德國工人黨”改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Die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這便是納粹黨(Die nazi - Partei)。希特勒買下了慕尼黑的《人民觀察家報》,使黨有了自己的機關報。

之後希特勒前往柏林,把納粹運動擴大到德國全國。在此期間,希特勒取消了黨的委員會,廢除了選舉制度,確立了領袖原則,發展獨裁統治。

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學習意大利前輩墨索里尼的“向羅馬進軍”準備發動“向柏林進軍”,結果德國和意大利還是沒有可比性,希特勒的啤酒館暴動(Bier - aufstand)很快就失敗了。自己被關入監獄,政黨被政府下令禁止,黨報也被封閉。希特勒再一次遇到了挫折。

三、獄中思考

希特勒在監獄裡被關押了一年多,在此期間,希特勒痛定思痛,總結了自己運動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自己的武裝!

1925年1月,希特勒出獄後低調的承認錯誤,寫了保證書,於是巴伐利亞政府解禁了政黨和黨報,只是唯獨禁止希特勒演講(希特勒演說的威力可見一斑)。

出獄後的希特勒重建納粹黨,並且組建了衝鋒隊、黨衛隊等軍事組織,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四、經濟危機和總統選舉

1929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本來就陷於賠款、割地的德國比其他國家更加慘。希特勒覺得時機成熟,振臂一揮,頓時應者雲集。希特勒稱經濟危機是魏瑪“政府無能”,是政府接受《凡爾賽和約》和戰爭賠款及奉行“社會主義”政策的結果,是共和國和歷屆政府毀滅了德國的一切。

1930年夏天,魏瑪政權不得不舉行了國會選舉,結果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的納粹黨贏得了6409600張選票,取得國會中107個席位,從國會中位居第九的最小黨一躍而為第二大黨。

1932年,魏瑪共和國總統興登堡(von Hindenburg)任期屆滿,德國開始總統選舉。希特勒決定參選,納粹黨開動全套宣傳機器,從每個選區到最偏僻的村鎮展開遊說,大街小巷貼滿納粹黨的標語,攝製影片在各地放映(這是當時的一個創舉,還包租飛機讓希特勒遍遊德國。但是希特勒雖然得票率第二高,仍然在選舉中敗給了興登堡。

在選舉中,不僅僅希特勒的納粹黨壯大,德國共產黨也成功壯大,為了組織這一趨勢,興登堡被迫聯合希特勒,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五、大權在握

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之後,上臺後不到兩天就決定解散國會,重新選舉。而且希特勒肆無忌憚地以暴力手段破壞其他黨派的競選活動。

在選舉的6天以前,2月27日納粹黨人制造國會縱火案,嫁禍於共產黨人。

通過對高層的武力威懾,和對下層的鼓吹蠱惑,希特勒一步一步走上權利的巔峰。

年老的興登堡總統病逝後,希特勒立刻啟動《國家元首法》,規定“德國總統職務與總理合併為一”!

於是希特勒獲得了總理兼國家元首的桂冠,並握有對國防軍的統帥權。希特勒“合法的”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成為不受任何法律約束的獨裁者。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阿道夫-希特勒

輟學少年、窘迫的流浪畫家、臨時工……你很難將這些弱勢且底層的身份與曾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抖的希特勒聯繫起來,可有的人生往往就是這般起伏!那就是希特勒早年的親身經歷。

1906年,剛剛過完十七歲生日的希特勒孤身離開家,熱愛美術的他準備考取維也納藝術學院。但可惜的是在接下來的兩年裡,維也納藝術學院都拒絕了希特勒的入讀申請。

沒過多久,年少的希特勒就經歷了父母雙逝的悲慘命運。瞬間成為孤兒的他一方面迫於生計,一方面則是為了逃避奧匈帝國的兵役來到了慕尼黑。在慕尼黑,希特勒利用畫畫這項唯一的技能艱難度日,其實很多時候他都是以乞討為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奧匈帝國為了做足應有的準備,特別下令離境人員回國報道,其中就包括希特勒。但當時的希特勒早已在心底埋下了民族主義的種子,他極度憎惡奧匈帝國的多民族構成。所以,希特勒在兵檢時故意裝病躲過了奧匈帝國的徵兵。

但他卻轉頭就加入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並很快隨部隊投入到了一戰當中。希特勒在戰爭中表現的十分英勇,因此也得到了晉升(上等兵),還先後獲得了兩枚鐵十字勳章!

1919年,德國陸軍政治部突然交給希特勒一項任務:調查一個名為德國工人黨的組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納粹黨。那時候的納粹黨才成立不久,黨員也很少。滲透進工人黨的希特勒作為一個旁聽者參與了他們的會議,並在一次發言中強烈反對巴伐利亞脫離普魯士。也正是因為這次發言,德國工人黨開始注意到希特勒,並邀請他加入工人黨。而這也成了希特勒和整個世界命運的轉折點……

經過多年的努力,納粹黨終於成為了德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政黨。希特勒也憑藉超強的宣傳能力和足夠的熱情被推選為黨魁!1929年,希特勒因啤酒館暴動出獄後的第四年,一場經濟危機席捲全球,蕭條的社會讓德國人的生活舉步維堅。

希特勒抓住這個機會,將德國的衰敗歸咎於一戰後簽署的"凡爾賽和約",他聲稱是凡爾賽和約阻礙了德國前進的腳步,並承諾會讓德國每家每戶都有足夠的牛奶和麵包!隨後,德國工人黨在絕大多數人的支持下成為了執政黨,希特勒也順理成章的坐上了元首的位置!

至於促成這一切發生的關鍵因素,筆者認為主要有希特勒自小萌生的民族主義思想、畫家理想的覆滅、和工人黨的不期而遇以及當時的時代大背景,都是導致希特勒與世界為敵的關鍵因素!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希特勒和曹操一樣也是經歷過九死一生的。他經歷過很多危險性的案例殺呀。還有。很多政治鬥爭啊。不過總的來說,他有。一個。很厲害的頭腦吧。就是能。觀測風雲。能看得到。這世界有靈敏的目光,發現世界的變化格局。還有政治。德國的政治。為嘛無能導致了可以給她的那去正大?在創新領域,還有他的。人才。據說那那群裡面有很多人才注希特勒走向第三季帝國的輝煌吧。你很多複雜的,因素。一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