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文物:鄧共盉

國家一級文物:鄧共盉

現藏於山東昌邑市博物館的鄧共盉,造型瑰麗精緻,紋飾生動繁複,銘文內容簡明扼要,為山東省所見最早的鄧國青銅器。

1992年3月,其被昌邑縣塔耳堡鄉上河頭村村民孫仁龍發現。當時村裡組織村民開展植樹活動,在村西的南北砂石路旁,村民孫仁龍揮鎬刨土,當挖至地下約1米處時,一鎬頭下去,竟然刨出了幾塊銅綠色的土塊,這引起了他的警覺,他趕忙放下鐵鎬,仔細清理,一件造型精美的青銅器便展現出來。孫仁龍異常興奮,收工後便將這件器物抱回家中。

昌邑縣文物管理所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孫家,向其宣講文物政策。孫仁龍爽快地將該器物取出,願意無償上繳給國家。同年末,經山東省文物鑑定委員會確認,該器物系商代晚期的“鄧共盉”,距今3700餘年,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盉是古代盛酒器,用於調製和溫酒的器具,用青銅製成,多為圓口,腹部較大,三足或四足。青銅盉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

鄧共盉三足,底腹部附有濃重的灰垢,無疑是由於當時長期調酒、煮酒燒燻所致。此件原為器蓋組合,蓋已散佚。器足至口沿通高25釐米,口徑13.3釐米,檔高6.9釐米,最大腹徑為19.5釐米,重3.3千克。它色澤黃綠,器壁厚重,圓口侈沿,鼓腹,束頸,腹、頸部飾饕餮雲雷紋,一側有鋬,上接頸部,下聯腹中,鋬作牛首狀,雙角歧出,兩耳翼分,兩目瞠圓,捲曲附在器壁上。近口沿處上側有橋形鈕,位於牛首正中,作串聯器身與器蓋銅鏈之用。前有管狀流斜置上腹部。領首部飾三組夔鳳紋,每組兩兩相對,四周有弦紋作框欄,襠微內收,三柱足。腹部為象首的變形紋飾,高額、豐耳、碩眉、橢圓目、方潤口,取仿自然界的大象,器足漸下內斂,應作象三長鼻卷舒傾垂觸地,長鼻正可塑為銅盉的三足。鋬部腹面直書陰文篆字“鄧共尊彝”4字。該盉紋飾豐富多彩、繁縟富麗。紋飾主體採用浮雕分明,花紋採用高浮雕藝術形式手法,器物線條粗放、渾厚莊重、古樸典雅、造型新穎、鑄制考究。根據其造型、銘文及埋藏方式,可推斷其入土原因是因祭祀而埋葬。

“登共尊彝”這4字銘文,我們可以這樣解讀:在我國古代,“登”通“鄧”,而根據商代銅器銘文釋讀的一般規則,第一個字往往代表諸侯國名,即鄧國;第二個字是墓主人的名字,也就是此處埋葬的是一位叫“共”的人;尊彝,禮器的通稱,《周禮、春官、司尊彝》:“司尊彝掌元尊元彝之位。”《國語、國語中》:出其尊彝,陳其鼎俎。因此,銘文所表達的完整意思應該是,此物為鄧國一位叫共的逝者所用的酒器。

據文獻記載,商朝第23位國王武丁封其叔父曼於鄧地,建立曼姓鄧國。商代晚期,鄧人南遷至今河南郾城縣東南。西周初年,又舉族南遷至南陽盆地。西周時,鄧國與周王室及其他姬姓國關係密切,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西周以後,鄧國又遷都於今湖北襄樊市附近。魯莊公十六年(前678年),其被楚國所滅。

鄧共盉為什麼會在昌邑出土?這是因為,商周時期,國族的遷徙十分頻繁。王獻唐先生在其著述《炎黃氏族文化考》中指出,位於今湖北襄陽縣北之鄧城,位於今山東兗州一帶的春秋時期魯國之鄧邑,均因鄧國族裔遷居而得名。而由鄧共盉的出土地可以推斷,山東昌邑南境也曾存在一支鄧國族裔。

據統計,以往出土的帶銘文的商周鄧國青銅器共十四五件,大部分分佈於陝西、河南、湖北3省。鄧共盉不僅是我省出土的第一件鄧國青銅器,也是目前所見鄧國青銅器中時代最早的一件。鄧共盉的發現,對昌邑乃至山東地區研究商代歷史、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價值,而且對於研究商周青銅器的形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陳銘 徐愛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