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書展·聚焦名家 鍾明善:先有風骨峻 始能翰墨香

鍾明善,當代著名書法家,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書協編輯出版委員會主任、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西安書學院院長、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會長、陝西省詩詞學會理事、西安終南印社顧問、西安交通大學藝術館館長。代表作品《中國書法史》《書法入門》《篆刻選》。

金秋書展·聚焦名家 鍾明善:先有風骨峻 始能翰墨香

9月29日至10月8日,由中共寶雞市委宣傳部、市旅發委、市文聯、省書畫院等單位主辦的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巡迴展將在寶雞市展覽館舉行。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鍾明善是陝西咸陽人,他的書作以功底深厚、秀雅多姿著稱,他的行草作品如行雲流水蒼勁有力,入木三分筆走龍蛇,使人賞心悅目、歎為觀止。今天,我們通過江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評委,《中國書法》雜誌編委,被譽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活字典”的張鑫先生的一篇美文,來認識、走近鍾明善教授。

行菩提之意 盡丘壑之美

金秋書展·聚焦名家 鍾明善:先有風骨峻 始能翰墨香

擁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書法文化博大精深,面對燦若星河的歷代大師,潛心其中的鐘明善先生心無旁騖,每次穿梭在歷史文化長河之中,他都是帶著敬畏之心,過程充滿艱辛,但對他來說,更多的感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巨大震撼力。

金秋書展·聚焦名家 鍾明善:先有風骨峻 始能翰墨香

鍾明善先生深受這片西北大地文化土壤的浸染。幼承家教以書畫為日課,後從田登五學習寫意花鳥畫,青年時代潛心於書史書論研究;書法初宗顏、柳,繼追“二王”,後博採眾長尤喜米芾、文徵明諸家,書作以功底深厚、秀雅多姿見長,能多種書體,以行草為擅。

金秋書展·聚焦名家 鍾明善:先有風骨峻 始能翰墨香

書法的本質特徵就是寫意,中國書法是個意象藝術,書法無論是用筆方法、結字規律,還是章法構成,都體現了中國人的哲學思想,便是中和為美,一陰一陽之謂道。正如鍾明善先生所著的《中國書法史》中所寫:《易經》關於陰陽剛柔、對立統一,“窮神知化”“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孔子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文質彬彬”“中和”為“美”的主張。

金秋書展·聚焦名家 鍾明善:先有風骨峻 始能翰墨香

鍾明善先生書法,含儒雅嫻靜之氣,有足夠的筆墨趣味和文化內涵可拜讀。居廟堂而顯高華,端肅中見生動,混凝中見散逸;處民間而生親和,瀟灑中得神采,沖淡中得精神。氣象嚴整,內涵豐厚,不飾不矯,平寧修遠,既感目會心,又涵養精氣神——概而言之,有清氣亦有貴氣,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

于右任離世15年後的1979年,40歲的鐘明善先生應邀撰寫談于右任書法的文章,始料未及的是,從此開始便是其長達30多年對於右任先生的專注研究。鍾明善先生說,于右任先生把書法學習與弘揚民族精神重構結合起來實在是偉大而深邃的哲人之道。書雖小道,國魂所繫,于右任先生心懷振奮民族精神的崇高境界,令人敬佩。

金秋書展·聚焦名家 鍾明善:先有風骨峻 始能翰墨香

作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鍾明善先生筆耕不輟,著作頗多,其中,鍾明善先生所著《中國書法史》《書法欣賞》《書法基礎》等多部著述,作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材廣泛普及,影響了幾代學子。

綜觀鍾明善先生的治學為藝,以書史為經,以書論為緯,以書法實踐為本,以弘揚中華文化為擔當。不立故作驚人之論,不作眩人耳目之書,從平實中來,到萬眾中去。涵虛朗鑑,蓄素守中。以一顆赤子心、平常心、菩提心治學為藝,其學也宏深博大,其書也典雅雍容。

可以見得,鍾明善先生為中國書法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作出了努力,化身千萬,普傳人間,誠文化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