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究竟有多厲害?

美食家的美食


如果說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之一,我想這個評價一點都不為過,而且愛因斯坦雖然是一個物理學家,但他對於人類的貢獻,卻橫跨了無數的領域,所以美國時代週刊在1999年的時候,將愛因斯坦列入20世紀,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我想這一點就足以說明,愛因斯坦的偉大成就了。

其實當我們現代人還在享受生活,甚至吃喝玩樂的時候,愛因斯坦已經橫空出世了,他在1906年的這一年當中,發表了5篇劃時代意義的論文,這5篇論文以我們今天的角度去看,幾乎每一篇都是諾貝爾獎級別的,而這一年愛因斯坦僅26歲,試問又有幾個人能在26歲這個年紀,創造出這般的成就。

那麼從1906年開始,愛因斯坦便開始了開掛一般的人生,他在接下來的十年當中,又發表了諸多的物理學論文,包括像固體比熱,臨界乳光,以及廣義的相對論等,那麼這個時候,愛因斯坦已經是享譽全球了,他的理論也被物理學界所認可,那麼唯一的問題來了,愛因斯坦什麼時候才能獲得諾貝爾獎。

那麼在1919年的時候,著名的物理學家普朗克便提名,要求將愛因斯坦列入諾貝爾獎的獲選者之一,原因是因為廣義的相對論,已經超越了過去幾百年,統治物理學的牛頓定律了。

而且在1919年11月的時候,英國皇家學會正式宣佈,相對論是人類歷史上的最高思想,那麼在種種因素之下,諾貝爾獎委員會在2021年,將當年的物理學獎授予愛因斯坦,所以愛因斯坦簡直就不是人類……


科學薛定諤的貓


施鬱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

20世紀的物理學有兩大支柱,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相對論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以一人之力,1905年創立了狹義相對論,1915年又將它推廣到廣義相對論。 很多人對量子力學的創立做出了貢獻,愛因斯坦是其中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之一”。 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貢獻表現在一下幾方面。 1. 繼普朗克引入作用量子的概念之後,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電磁波由一份一份的光量子組成。在這篇文章中,作為光量子假說的一個應用,愛因斯坦討論了光電效應。而這個關於光電效應的討論就是他1922年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基礎。2. 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電磁輻射的量子理論。後來人們在此理論基礎上發展了激光。 3. 1924年,愛因斯坦提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4. 1935年,愛因斯坦與合作者在質疑量子力學的完備性時,發現後來被薛定諤稱作“量子糾纏”的特殊性質。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解答區的一個叫做 的人,我送你四個字:痴人說夢。不過,佛家本來就推崇“夢”,他們分不清現實和夢 或者把現實當成是夢。也就是說,佛家的思想是扭曲的,不能正確的反應社會現實,以至於恬不知恥的想把愛因斯坦拉到佛家來。

這個 妄想說:“如果愛因斯坦還活著,我想他最願意做的就是研究佛學,研修佛法。”還吹噓說:“佛法有他對宇宙各種能量運轉規律的完美解答。”並且在神經兮兮的幻想——愛因斯坦由於修煉了佛法,成佛了,且看他鬼扯:“他通過研修佛法,終於明白了,徹悟了。”

科學從來不講究所謂的“悟”。“悟”這個字,本身就帶著神棍氣息。宗教家說的“悟”,其實不過是胡思亂想,亂想越亂,類似心靈雞湯,何曾是真正的悟,其本質是“誤”,錯誤的誤。科學不神秘,不過是腳踏實地,每日刻苦鑽研的學問。

好比有一座大山,科學就是每天挖山,今天挖一點土方,明天挖一點土方,後天再挖一點,日復一日的挖下去……終有一日,把這一座大山挖空、挖盡。科學從來不妄想掌握了某種神通,一下子讓大山自行飛走,或者讓大山化為烏有。

你問愛因斯坦有多麼厲害,愛因斯坦不過是用了正確的方法挖山,挖的比其他人更快一點。

佛家卻吹噓所謂的“悟性”,其實就是躺在地上拼命的做夢,等有一天夢見大山原來是不存在的,就是“徹悟”了。

而所謂“佛法有對宇宙各種能量運轉規律的完美解答。”這更是無知低劣的臆想,佛法既然如此萬能,為什麼連地球是圓形的都不知道?其實,佛法是古人在南亞此大陸狹隘的世界觀上空想出來的,很多都是沒有依據的瞎說。而獲知宇宙規律,需要的是嚴謹的科學方法之探索。

真理不是“徹悟”出來的,而是科學者前赴後繼的挖出來的。歷代“高僧大德”,他們悟了一輩子,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成佛?


懷疑探索者



一別人都談他怎麼厲害,我來砸個場,談談他多“不厲害”吧

1927年索爾維會議

1901年 愛因斯坦22歲,這一年是愛因斯坦一生中最落魄彷徨的一年,雖然拿到了畢業證,但班裡一共五位同學,他未來妻子同班同學米列娃沒有拿到畢業證,其餘三名都順利留校擔任助教。愛因斯坦提出了留校申請,被拒之門外,試著像瑞士德國波蘭的物理學家申請助教職位,但都石沉大海。

“我已經長大成人,可是仍然無所作為,一點忙也幫不上,這真使人肝腸寸斷。我只能加重家庭的負擔。確實,如果當初根本沒有生我,情況可能會好一些唯一使我堅持下來的,唯一使我免於絕望的,就是我自始至終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竭盡全力,從沒有荒廢任何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除了讀書之樂外,我從不允許自己把一分一秒浪費在娛樂消遣上。” 這是愛因斯坦在最落魄的時候寫給妹妹瑪雅的信,他最無助的時候一度想放棄科學志向,改行去賣保險。 第一次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不敢相信這個屌絲和我們現在很多985,211大學多年寒窗苦讀,但畢業就失業的學生有什麼區別?

四年後的1905年3月,愛因斯坦完成光電效應論文。4月,用新理論測量分子半徑完成博士論文。11天后愛因斯坦關於布朗運動的論文完成對原子學說蓋棺定論。6月 ,關於移動物體的電動力學論文出世,也就是狹義相對論,改變人類認識宇宙的方式。最後一篇論文關於質能方程的論文,推導出 E=MC2,5篇論文的發佈建立起現代物理學兩大基石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什麼叫厲害?

1896年 愛因斯坦在阿勞中學時與同學合影

——————————————————————————————————————

補充一下 愛因斯坦


1879年\t1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3月14日)。

1881年\t2歲。妹妹瑪雅出生。

1884年\t5歲。父親給他看一個羅盤。

1885年\t6歲。開始在慕尼黑上學。

1888年\t9歲。進入慕尼黑的盧伊特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

1889-1892年\t10-13歲。開始自學數學和科學。沒有行受戒禮。

1894年\t15歲。未等畢業離開盧伊特波爾德高級中學。赴意大利和父母會面。

1895-1896年\t16-17歲。在瑞士阿勞州立中學學習。

1896年\t17歲。放棄德國國籍。

1896-1900年\t17-21歲。在蘇黎士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學習並畢業。

1901年\t22歲。取得瑞士國籍。申請科研職位無果。發表第一篇科學論文。

1902年\t23歲。女兒出生。開始在伯爾尼的專利局工作。(6月23日)

1903年\t24歲。和米列娃·瑪裡奇結婚。女兒可能被收養。與索洛文和哈比希特創建“奧林匹亞科學院”。

1904年\t25歲。長子漢斯出生。

1905年\t26歲。完成五篇科學論文(第二篇是其博士論文),分別關於光量子(3月)、分子大小(4月)、布朗運動(5月)、狹義相對論(6月)和E= mc2(9月)

1906年\t27歲。運用量子理論完成固體比熱的論文。

1907年\t28歲。發現對廣義相對論至關重要的等效原理。

1908年\t29歲。閔可夫斯基用四維時空重新表述狹義相對論。

1909年\t30歲。在薩爾茨堡講演,提出波粒二象性。離開專利局,到蘇黎世任理論物理學教授。

1910年\t31歲。次子愛德華出生。

1911年\t32歲。到布拉格任理論物理學教授。在布魯塞爾出席第一屆索爾維會議。

1912年\t33歲。回蘇黎世任理論物理學教授。

1914年\t35歲。遷居柏林,任普魯士科學院院士。與米列娃分居,米列娃和兒子回到蘇黎世。公開反對德國國家主義者發動戰爭。

1915年\t36歲。發表廣義相對論(11月)

1916年\t37歲。完成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的論文,提出自發輻射和受激輻射概念。

1917年\t38歲。完成關於宇宙結構的論文,引入宇宙學常數。

1918年\t39歲。完成引力波的論文。歡呼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垮臺。

1919年\t40歲。與米列娃離婚,與表姐愛爾莎結婚。英國天文學家對日食的觀測結果(5月29日)證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光線彎曲。

1920年\t41歲。德國開始攻擊相對論和“猶太物理學”。

1921年\t42歲。初訪美國,為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大學籌款。

1922年\t43歲。訪問日本。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3年\t44歲。訪問巴勒斯坦。在希伯萊大學首次發表演講。發表統一引力和電磁力的首次嘗試。

1925年\t46歲。發表關於玻色-愛因斯坦統計和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兩篇論文。

1925-1926年\t46-47歲。海森堡、薛定諤等人創立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表示懷疑。

1927年\t48歲。出席索爾維會議,開始與玻爾就量子力學展開爭論。

1929年\t50歲。在普朗克70歲生日時獲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1930-1933年\t51-54歲。三赴加州理工學院講學。

1933年\t54歲。納粹掌權後宣佈不再回德國。從普魯士科學院辭職。遷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不再訪問歐洲。

1935年\t56歲。發表關於量子力學的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佯謬。

1936年\t57歲。第二個妻子愛爾莎在普林斯頓去世。

1938年\t59歲。與英菲爾德合作出版《物理學的進化》。長子漢斯及家眷移居美國。

1939年\t60歲。妹妹瑪雅來到普林斯頓。在致羅斯福總統的信上簽字,敦促研製原子彈對付德國。

1940年\t61歲。入美國國籍(保留瑞士國籍)。

1943年\t64歲。開始為美國海軍做戰時工作,但未參與原子彈研製工程。

1946年\t67歲。擔任原子科學家緊急事務委員會主席。支持軍控,敦促建立世界政府。反對美國的種族主義。

1948年\t69歲。經診斷患動脈瘤。前妻米列娃在蘇黎世去世。

1950年\t71歲。在遺囑中指定遺稿存放在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大學。反對研製氫彈。接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鬍佛命令,被秘密調查是否是從事顛覆活動的共產主義分子。

1951年\t72歲。妹妹瑪雅在普林斯頓去世。

1952年\t73歲。以色列政府邀請擔任總統,被拒絕。

1953-1954年\t74-75歲。公開反對麥卡錫主義,引發激烈爭論。

1955年\t76歲。在羅素-愛因斯坦宣言上簽字,反對核武器擴散。在普林斯頓去世(4月18日),臨終時仍在思考統一理論。


用戶153838859


  

  在138年前的3月14日,一個擁有外太空智慧的重大人物出現了,這位震驚世界的人物名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在過去100年中,世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科技進步影響了世界的改變

  

如爆炸般進化的科學技術

  

以及那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大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905年3月,提出光量子說,解釋了光電效應,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獎。

  

  1905年6月,提出狹義相對論,推翻了牛頓絕對時空觀的經典理念,重複賦予了物理學新的定義。

  

  1905年9月,從狹義相對論中得到質能方程(E= mc?2;),給予了人類從遠古時期以來所能掌握的最強大的力量(核能)。

  

  僅僅一年的時間,愛因斯坦建立起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根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原本應該經過幾十年不懈努力才能誕生的科學成就,被愛因斯坦如開外掛一般一年完成。

  

  1915年,廣義相對論的誕生,打開了人類文明對宇宙的真正認知。從此之後人類可以真正有信心把目光投向深空,未來也因此有了全新的高度。

  

  更令人驚歎的是,廣義相對論的誕生幾乎沒有任何前人的積累,全憑愛因斯坦單槍匹馬創造而出,強行把人類文明加快一個世紀的進程。

  

這就是智慧的力量

  

有些人的智慧可以完成無比複雜的計算和謀略

  

  有些人的智慧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快的反應和判斷。

  

有的機器不僅所向披靡,還能滿足你的愛美之心。

  

  而他的智慧,你們不得不承認,那是一種超越了時代和認知,將宇宙萬物容納在腦中的終極思考。

  


用戶154313191



我來談談的對愛因斯坦的工作的看法,第一個談談愛因斯坦對布朗運動的看法,因為最近剛好在做布朗運動,Fokker—Planck方程相關的東西。愛因斯坦在布朗運動上做出的貢獻不僅是突破性的,還是激勵性的,他首次提出了愛因斯坦關係描述布朗運動,這一創舉隨後又被朗之萬在1908年用他認為特別簡單的朗之萬方程正面,需要說明的是,朗之萬的工作雖然物理圖像清晰,但是在數學上還是差了一點,後來愛因斯坦、朗之萬的工作被髮展為Fokker—Planck方程,被普遍的應用於非線性模型上。另一方面,愛因斯坦的工作激勵了另外一位數學家,維納,維納在數學上嚴謹的完善了前人在布朗運動的工作,嚴格的布朗運動理論被建立起來,後來又產生了伊藤積分,這一套理論成為歐式期權定價Black—Scholes模型的基礎。第二,他對狹義相對論的貢獻,實際上狹義相對論中的洛倫茲變換中的一部分早在1905年之前就被提出了,與愛因斯坦同期的龐加萊等人也有了和愛因斯坦類似的初級想法。愛因斯坦對狹義相對論的貢獻主要是兩點1.大膽的推翻Newton時空觀,才用Maxwell方程組作為新時空觀的基礎,賦予了洛倫茲變化真實的物理意義2.接受其老師閔可夫斯基的想法,將代數形勢作為狹義相對論的核心,這才產生了我們所說的四維時空,並且也為他提出廣義相對論打下了基礎。第三,他對廣義相對論的貢獻,最為能反應出其天才的一面的,是愛因斯坦場方程的構造居然是他猜出來的(實際上他使用了錯誤的辦法),這要比數學家希爾伯特採用作用量嚴格證明的要早,其次,能夠大膽的採用黎曼幾何也是很重要的,在這一點上閔可夫斯基的四維時空形式貢獻很大。從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產生可以看出,老愛敢於質疑人們思維裡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東西,這是他能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第四,光電效應,光電效應是愛因斯坦獲得諾獎的項目,這個項目實際上是和普朗克方程與實驗、波爾模型與氫原子光譜一同打造了舊量子論的核心,也為薛定諤提出薛方,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奠定了基礎。除此以外,愛因斯坦對德布羅意博士論文的肯定也直接導致了一大堆新觀點,諾獎的誕生。愛因斯坦還肯定了玻色的工作,並提出了所謂愛因斯坦玻色凝聚的東西,在當今凝聚態物理中也有巨大貢獻,還有EPR佯謬,導致了量子糾纏理論的發展,最近潘建偉的量子隱態傳輸也有一部分功勞是老愛的(我跟的老闆也是做這個的)。引用我第二崇拜(第一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朗道的觀點,愛因斯坦是個0.5級的物理學家,他與物理之神牛頓只差0.5。愛因斯坦的一生,激勵了無數後來人投身物理學中。他是以一人之力斬開物理學頭頂烏雲的人,這就是老愛的偉大,也是我們崇拜他的原因!最後,如有謬誤,歡迎大家斧正。應評論區要求,補充下愛因斯坦和牛頓兩者的比較,首先,愛因斯坦比牛頓低0.5這是最後一個物理全才朗道的看法,並不是我的看法,而且這個看法一直以來都被堅信(這是有原因的)首先,牛頓的貢獻主要在數學,力學,和熱光聲的小方面中,可以說,當代物理專業的學生學的四小力學,除了電學,基本都脫胎牛頓哪一套。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牛頓的數學貢獻,第一,不僅僅是微積分,還有非常著名的牛頓迭代法等,第二,關於牛頓和萊布尼茨,他兩個實際上切入微積分的角度不同,事實上,如果沒有牛萊之爭,微積分學發展可能不會發展的如歷史上那麼迅速,牛頓那一套比較偏向物理,而萊布尼茨從幾何上多一點,基本所有現代的微積分學教材都保留著牛頓和萊布尼茨的雙重特徵,即物理模型和幾何模型並重。那麼牛頓和愛因斯坦誰更偉大呢?這需要建立一個評價標誌。第一,影響力(時間方面),所有的當代物理學家/數學家都是牛頓的徒子徒孫,這一點牛頓佔有。第二,在世時的影響受眾數,這一點愛因斯坦佔優。第三,其理論的意義,這一點我認為基本上是不分高下的,他們兩個人都是開創了物理學新紀元的人。第四,理論在應用上的影響力,這一點牛頓的更為普遍,但諸如原子能,GPS的影響力在今天也是非常巨大的,平手。第五,其理論在文化領域的貢獻,這一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簡直是為人類開了腦洞了,愛因斯坦勝。實際上對二者評價的高低,與評價者所處的時間有很大關係。今天的人多給愛因斯坦評價多,其中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牛頓那一套在今人眼裡已經是常識了,相比起來,愛因斯坦的理論更具神秘性和高大感,但如果我們把它放到朗道那個時間,這一點是未必的,因為那時候相對論方興未艾,而且愛因斯坦的一些觀點也遭包括哥本哈根學派在內的許多人詬病,那個時候對愛因斯坦評價確實能比波爾高一點,但絕不會超越牛頓。另外一點,所有的神話中神都是古代的,而物理學的遠古之神就是牛頓,這其實是很自然的,人們對近代人物的爭議是要比古人多的。對當時的朗道而言,愛因斯坦的確很神,但物理的神是牛頓,實際上物理學的確需要一個遠古的神。當然,我更喜歡愛因斯坦。//感謝
@王海
Black—Scholes是歐式期權定價,我寫成股票了。//感謝@知之為知之指出我亂用成語……感謝
@Ray Chi
指出我打錯了詞。補充一個,陳濱的《分析動力學》中對力學三個世代的劃分。

用戶56718802155



愛因斯坦,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其提出的理論和學說,可以說是讓我們人類的科學邁進了另一個時代,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理論的基礎,為現代科學的發展指明瞭正確的方向。

大家都知道,近代的物理學說都是以牛頓建立的物理學理論為標準的,牛頓的學說被奉為了科學上的真理,從來沒有人提出過質疑。這無疑是不利於人類科學的的進步和發展的。但是愛因斯坦,他卻提出了完全不同於牛頓學說的物理學理論,顛覆了人類對於物理學的理解。

例如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第一次提出了完全不同於牛頓學說的物理學理論,並提出不同的時空狀態下,時間是不同的。其理論一提出便震驚了整個科學界。例如其提出的相對論中關於時間與空間的關係中認為時間並不是恆定不變的,物體在不同的時空狀態下,時間是不同的。時間的狀態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一定的聯繫,當物體運動速度接近或到達光速,其時間相對靜止的物體也會變慢。例如你乘坐光速飛船行進一年,你感覺你不過過了一年時間,但是有可能地球上卻早已經過去了幾萬年。這個學說一提出,全世界據說只有兩個人可以懂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理論在今天已被證實是正確的,很難想象這是百年前的人物提出來的。


愛因斯坦提出的關於物體引力的描述,完全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牛頓認為物體都是萬有引力的。而愛因斯坦則認為,萬有引力實質上是物體的重力造成的時空的變化而導致的一種現象,例如物體的重力會造成其附近時空的彎曲,然後其周邊的物體會向著該物體靠近,看上去就好像萬有引力一樣。這種理論晦澀難懂,即使今天的人都不能完全理解。據說今天每100萬人中才有1個人可以理解這種理論,但是今天的一些觀測結果已經證明了物體的重力確實會造成時空的彎曲,例如太陽會造成時空的彎曲,所以光線經過太陽附近的時空會被彎曲,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太陽背後的星光。


愛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時空波動的漣漪)不久前已經被證實。可見愛因斯坦是多麼的有遠見。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可以說是奠定了今天物理學的基礎。

總而言之,愛因斯坦作為近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其理論確定了今天物理學的發展研究方向。其理論可以說是奠定了今天物理學的基礎。愛因斯坦可以說是把人類科學帶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無疑對人類發展是莫大的損失,人類將一直在牛頓提出的理論基礎上停滯不前。正是由於愛因斯坦,讓人類科學發展前進了至少幾百年。


忘川星玉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大學,猶太裔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程序猿豬頭三27287869


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頓,伽利略等等都是我上小學時最早記住的外國科學巨匠,他們的故事令我至今記憶猶新。

小學課文中,學過居里夫人排除干擾好好學習故事,牛頓誠實地向父親承認砍了父親種的櫻桃胡,愛因斯坦相對論更是蜚聲世界。

今天想想小時候學習課文,還是非常有啟迪作用的,為我們建立了非常向上勵志價值觀,讓那時候的我們以巨匠為榜樣,讓自己有了進步的方向。

不論愛因斯坦還是誰,只要為人類進步與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人,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

站在巨人肩膀上,我們將看的更遠!


一個人的旅途164333530


愛因斯坦的牛掰無需多言,但愛因斯坦在著名的學術辯論上有兩次失敗,很多人都不知道。

首先介紹一下索爾維,他是比利時化學家與企業家,也賺了很多錢,和諾貝爾有得一比。不過他沒有設獎,他把錢拿出來辦索爾維會議。正是有這個會議,才有愛因斯坦和哥本哈根派的大辯論。

1911年,第一屆索爾維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以後每3年舉行一屆。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因為眾多世界頂級物理學家參會,號稱匯聚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智慧,以及發軔於這次會議的愛因斯坦玻爾兩人的大辯論,使這次索爾維峰會成為最著名的一次學術會議。


而讓人們印象極為深刻的,還i有這張讓後人唏噓不已的“物理學全明星夢之隊”的世紀照片。




這幅照片的29個人中,有17人獲得了諾貝爾獎。與會者包括赫爾岑薛定諤泡利海森堡波恩玻爾普朗克居里夫人洛倫茲愛因斯坦等世界最頂級的物理學家。

這次會議主題是“電子和光子”,當時“光子photon”還是個新名詞,剛剛在1926年美國劉易斯所提出。

首先勞倫斯·布拉格作關於 X射線的實驗報告,然後康普頓報告康普頓實驗以及其和經典電磁理論的不一致。接下來,德布羅意作量子新力學的演講,主要是關於粒子的德布羅意波。隨後波恩和海森堡介紹量子力學的矩陣理論,而薛定諤介紹波動力學。最後,玻爾在科莫演講的基礎上再次做那個關於量子公設和原子新理論的報告,進一步總結互補原理,給量子論打下整個哲學基礎。

這個議程本身簡直就是量子論的一部微縮史,從中可以明顯地分成三派:只關心實驗結果的實驗派:布拉格和康普頓;哥本哈根派:玻爾、波恩和海森堡;還有哥本哈根派的死敵:德布羅意,薛定諤,以及坐在臺下的愛因斯坦。

會議的氣氛從一開始便是火熱的,像拳王爭霸賽一樣,重頭戲到來之前先有一系列的鋪墊賽:大家先就康普頓的實驗做了探討,然後各人分成了涇渭分明的陣營,互相炮轟。德布羅意一馬當先做了發言,他試圖把粒子融合到波的圖像裡去,提出了一種“導波”的理論,認為粒子是波動方程的一個奇點,它必須受波的控制和引導。泡利站起來狠狠地批評這個理論,他首先不能容忍歷史車輪倒轉,回到一種傳統圖像中,然後他引了一系列實驗結果來反駁德布羅意。幸好薛定諤大舉來援,不過他還是堅持一個非常傳統的解釋,這連盟軍德布羅意也覺得不大滿意,泡利早就嘲笑薛定諤為“幼稚”。波恩和海森堡躲在哥本哈根掩體後面對其開火,他們在報告最後說:“我們主張,量子力學是一種完備的理論,它的基本物理假說和數學假設是不能進一步修改的。”他們也集中火力猛烈攻擊了薛定諤的“電子雲”,後者認為電子的確在空間中實際地如波般擴散開去。海森堡評論說:“我從薛定諤的計算中看不到任何東西可以證明事實如同他所希望的那樣。”薛定諤承認他的計算確實還不太令人滿意,不過他依然堅持,談論電子的軌道是“胡扯”,波恩回敬道:“不,一點都不是胡扯。”在一片硝煙中,會議的組織者,老資格的

洛倫茲也發表了一些保守的觀點……

愛因斯坦一開始按兵不動,保持著可怕的沉默,不過當波恩提到他的名字後,他終於忍不住出擊了。他提出了一個模型:一個電子通過一個小孔得到衍射圖像。愛因斯坦指出,目前存在著兩種觀點,第一是說這裡沒有“一個電子”,只有“一團電子雲”,它是一個空間中的實在,為德布羅意—薛定諤波所描述。第二是說的確有一個電子,而ψ是它的“幾率分佈”,電子本身不擴散到空中,而是它的幾率波。愛因斯坦承認,觀點II是比觀點I更加完備的,因為它整個包含了觀點I。儘管如此,愛因斯坦仍然說,他不得不反對觀點II。因為這種隨機性表明,同一個過程會產生許多不同的結果,而且這樣一來,感應屏上的許多區域就要同時對電子的觀測作出反應,這似乎暗示了一種超距作用,從而違背相對論。

風雲變幻,龍虎交濟,現在兩大陣營的幕後主將終於都走到臺前,開始進行一場決定性的單挑。埃侖費斯特在寫給他的弟子們的信中描述說:愛因斯坦像一個彈簧玩偶,每天早上都帶著新的主意從盒子裡彈出來,而玻爾則從雲霧繚繞的哲學中找到工具,把對方所有的論據都一一碾碎。

海森堡1967年的回憶則說:“討論很快就變成了一場愛因斯坦和玻爾之間的決鬥:當時的原子理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討論了幾十年的那些困難的最終答案呢?我們一般在旅館用早餐時就見面了,於是愛因斯坦就描繪一個思維實驗,他認為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哥本哈根解釋的內部矛盾。然後愛因斯坦,玻爾和我便一起走去會場,我就可以現場聆聽這兩個哲學態度迥異的人的討論,我自己也常常在數學表達結構方面插幾句話。在會議中間,尤其是會間休息的時候,我們這些年輕人——大多數是我和泡利——就試著分析愛因斯坦的實驗,而在吃午飯的時候討論又在玻爾和別的來自哥本哈根的人之間進行。一般來說玻爾在傍晚的時候就對這些理想實驗完全心中有數了,他會在晚餐時把它們分析給愛因斯坦聽。愛因斯坦對這些分析提不出反駁,但在心裡他是不服氣的。”

但是第一次論戰他輸了。輸給玻爾的哥本哈根學派

愛因斯坦當然是不服氣的,他如此虔誠地信仰因果律,以致決不能相信哥本哈根那種憤世嫉俗的概率解釋。玻爾回憶說,愛因斯坦有一次嘲弄般地問他,難道他真的相信上帝的力量要依靠擲骰子?

第二次論戰,是在三年後的秋天,第六屆索爾維會議,還在布魯塞爾。愛因斯坦憑著和玻爾交手的經驗知道,在細節問題上是爭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他必須得瞄準最關鍵的精髓所在:不確定性原理!

愛因斯坦提出光箱實驗,經過一系列的推算,得出結論:測不準關係失效了。

玻爾對此毫無準備,他臉如死灰,呆若木雞。

但是第二天,玻爾的勝利到來了。他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推翻了愛因斯坦的這個實驗。

這次輪到愛因斯坦說不出話了。

哥本哈根學派大獲全勝。玻爾又贏了。

愛因斯坦沒有出席第七屆索爾維會議,由於納粹的迫害而背井離鄉。

而這次會議的主題已改成原子物理。

量子力學的索爾維會議已經結束了,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完結。1935年,薛定諤發表論文《量子力學的現狀》,提出了惡夢般的貓實驗。對此,哥本哈根學派只能吞下苦水,承認那隻貓是處於"死活混合"的幽靈態。

索爾維會議如一個歷史舞臺,見證著量子力學的發展與存在。

愛因斯坦似乎成了“反派”,扮演著與當年那些妄圖推翻相對論的人相似的角色。

而玻爾經受住這些考驗,哥本哈根學派的思想廣泛流傳。

當然,科學沒有簡單和絕對的對錯之分,正是激烈的爭論與否定之否定,才推動科學的車輪滾滾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