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究竟有多厉害?

美食家的美食


如果说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我想这个评价一点都不为过,而且爱因斯坦虽然是一个物理学家,但他对于人类的贡献,却横跨了无数的领域,所以美国时代周刊在1999年的时候,将爱因斯坦列入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我想这一点就足以说明,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了。

其实当我们现代人还在享受生活,甚至吃喝玩乐的时候,爱因斯坦已经横空出世了,他在1906年的这一年当中,发表了5篇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这5篇论文以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几乎每一篇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而这一年爱因斯坦仅26岁,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在26岁这个年纪,创造出这般的成就。

那么从1906年开始,爱因斯坦便开始了开挂一般的人生,他在接下来的十年当中,又发表了诸多的物理学论文,包括像固体比热,临界乳光,以及广义的相对论等,那么这个时候,爱因斯坦已经是享誉全球了,他的理论也被物理学界所认可,那么唯一的问题来了,爱因斯坦什么时候才能获得诺贝尔奖。

那么在1919年的时候,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便提名,要求将爱因斯坦列入诺贝尔奖的获选者之一,原因是因为广义的相对论,已经超越了过去几百年,统治物理学的牛顿定律了。

而且在1919年11月的时候,英国皇家学会正式宣布,相对论是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思想,那么在种种因素之下,诺贝尔奖委员会在2021年,将当年的物理学奖授予爱因斯坦,所以爱因斯坦简直就不是人类……


科学薛定谔的猫


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20世纪的物理学有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以一人之力,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又将它推广到广义相对论。 很多人对量子力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爱因斯坦是其中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之一”。 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贡献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 继普朗克引入作用量子的概念之后,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电磁波由一份一份的光量子组成。在这篇文章中,作为光量子假说的一个应用,爱因斯坦讨论了光电效应。而这个关于光电效应的讨论就是他1922年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基础。2. 爱因斯坦1916年提出电磁辐射的量子理论。后来人们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了激光。 3. 1924年,爱因斯坦提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4. 1935年,爱因斯坦与合作者在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时,发现后来被薛定谔称作“量子纠缠”的特殊性质。


物理文化与施郁世界线


解答区的一个叫做 的人,我送你四个字:痴人说梦。不过,佛家本来就推崇“梦”,他们分不清现实和梦 或者把现实当成是梦。也就是说,佛家的思想是扭曲的,不能正确的反应社会现实,以至于恬不知耻的想把爱因斯坦拉到佛家来。

这个 妄想说:“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我想他最愿意做的就是研究佛学,研修佛法。”还吹嘘说:“佛法有他对宇宙各种能量运转规律的完美解答。”并且在神经兮兮的幻想——爱因斯坦由于修炼了佛法,成佛了,且看他鬼扯:“他通过研修佛法,终于明白了,彻悟了。”

科学从来不讲究所谓的“悟”。“悟”这个字,本身就带着神棍气息。宗教家说的“悟”,其实不过是胡思乱想,乱想越乱,类似心灵鸡汤,何曾是真正的悟,其本质是“误”,错误的误。科学不神秘,不过是脚踏实地,每日刻苦钻研的学问。

好比有一座大山,科学就是每天挖山,今天挖一点土方,明天挖一点土方,后天再挖一点,日复一日的挖下去……终有一日,把这一座大山挖空、挖尽。科学从来不妄想掌握了某种神通,一下子让大山自行飞走,或者让大山化为乌有。

你问爱因斯坦有多么厉害,爱因斯坦不过是用了正确的方法挖山,挖的比其他人更快一点。

佛家却吹嘘所谓的“悟性”,其实就是躺在地上拼命的做梦,等有一天梦见大山原来是不存在的,就是“彻悟”了。

而所谓“佛法有对宇宙各种能量运转规律的完美解答。”这更是无知低劣的臆想,佛法既然如此万能,为什么连地球是圆形的都不知道?其实,佛法是古人在南亚此大陆狭隘的世界观上空想出来的,很多都是没有依据的瞎说。而获知宇宙规律,需要的是严谨的科学方法之探索。

真理不是“彻悟”出来的,而是科学者前赴后继的挖出来的。历代“高僧大德”,他们悟了一辈子,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成佛?


怀疑探索者



一别人都谈他怎么厉害,我来砸个场,谈谈他多“不厉害”吧

1927年索尔维会议

1901年 爱因斯坦22岁,这一年是爱因斯坦一生中最落魄彷徨的一年,虽然拿到了毕业证,但班里一共五位同学,他未来妻子同班同学米列娃没有拿到毕业证,其余三名都顺利留校担任助教。爱因斯坦提出了留校申请,被拒之门外,试着像瑞士德国波兰的物理学家申请助教职位,但都石沉大海。

“我已经长大成人,可是仍然无所作为,一点忙也帮不上,这真使人肝肠寸断。我只能加重家庭的负担。确实,如果当初根本没有生我,情况可能会好一些唯一使我坚持下来的,唯一使我免于绝望的,就是我自始至终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全力,从没有荒废任何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读书之乐外,我从不允许自己把一分一秒浪费在娱乐消遣上。” 这是爱因斯坦在最落魄的时候写给妹妹玛雅的信,他最无助的时候一度想放弃科学志向,改行去卖保险。 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不敢相信这个屌丝和我们现在很多985,211大学多年寒窗苦读,但毕业就失业的学生有什么区别?

四年后的1905年3月,爱因斯坦完成光电效应论文。4月,用新理论测量分子半径完成博士论文。11天后爱因斯坦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完成对原子学说盖棺定论。6月 ,关于移动物体的电动力学论文出世,也就是狭义相对论,改变人类认识宇宙的方式。最后一篇论文关于质能方程的论文,推导出 E=MC2,5篇论文的发布建立起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石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什么叫厉害?

1896年 爱因斯坦在阿劳中学时与同学合影

——————————————————————————————————————

补充一下 爱因斯坦


1879年\t1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3月14日)。

1881年\t2岁。妹妹玛雅出生。

1884年\t5岁。父亲给他看一个罗盘。

1885年\t6岁。开始在慕尼黑上学。

1888年\t9岁。进入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

1889-1892年\t10-13岁。开始自学数学和科学。没有行受戒礼。

1894年\t15岁。未等毕业离开卢伊特波尔德高级中学。赴意大利和父母会面。

1895-1896年\t16-17岁。在瑞士阿劳州立中学学习。

1896年\t17岁。放弃德国国籍。

1896-1900年\t17-21岁。在苏黎士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学习并毕业。

1901年\t22岁。取得瑞士国籍。申请科研职位无果。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

1902年\t23岁。女儿出生。开始在伯尔尼的专利局工作。(6月23日)

1903年\t24岁。和米列娃·玛里奇结婚。女儿可能被收养。与索洛文和哈比希特创建“奥林匹亚科学院”。

1904年\t25岁。长子汉斯出生。

1905年\t26岁。完成五篇科学论文(第二篇是其博士论文),分别关于光量子(3月)、分子大小(4月)、布朗运动(5月)、狭义相对论(6月)和E= mc2(9月)

1906年\t27岁。运用量子理论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

1907年\t28岁。发现对广义相对论至关重要的等效原理。

1908年\t29岁。闵可夫斯基用四维时空重新表述狭义相对论。

1909年\t30岁。在萨尔茨堡讲演,提出波粒二象性。离开专利局,到苏黎世任理论物理学教授。

1910年\t31岁。次子爱德华出生。

1911年\t32岁。到布拉格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在布鲁塞尔出席第一届索尔维会议。

1912年\t33岁。回苏黎世任理论物理学教授。

1914年\t35岁。迁居柏林,任普鲁士科学院院士。与米列娃分居,米列娃和儿子回到苏黎世。公开反对德国国家主义者发动战争。

1915年\t36岁。发表广义相对论(11月)

1916年\t37岁。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的论文,提出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概念。

1917年\t38岁。完成关于宇宙结构的论文,引入宇宙学常数。

1918年\t39岁。完成引力波的论文。欢呼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垮台。

1919年\t40岁。与米列娃离婚,与表姐爱尔莎结婚。英国天文学家对日食的观测结果(5月29日)证实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光线弯曲。

1920年\t41岁。德国开始攻击相对论和“犹太物理学”。

1921年\t42岁。初访美国,为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筹款。

1922年\t43岁。访问日本。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3年\t44岁。访问巴勒斯坦。在希伯莱大学首次发表演讲。发表统一引力和电磁力的首次尝试。

1925年\t46岁。发表关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两篇论文。

1925-1926年\t46-47岁。海森堡、薛定谔等人创立量子力学。爱因斯坦表示怀疑。

1927年\t48岁。出席索尔维会议,开始与玻尔就量子力学展开争论。

1929年\t50岁。在普朗克70岁生日时获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1930-1933年\t51-54岁。三赴加州理工学院讲学。

1933年\t54岁。纳粹掌权后宣布不再回德国。从普鲁士科学院辞职。迁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不再访问欧洲。

1935年\t56岁。发表关于量子力学的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佯谬。

1936年\t57岁。第二个妻子爱尔莎在普林斯顿去世。

1938年\t59岁。与英菲尔德合作出版《物理学的进化》。长子汉斯及家眷移居美国。

1939年\t60岁。妹妹玛雅来到普林斯顿。在致罗斯福总统的信上签字,敦促研制原子弹对付德国。

1940年\t61岁。入美国国籍(保留瑞士国籍)。

1943年\t64岁。开始为美国海军做战时工作,但未参与原子弹研制工程。

1946年\t67岁。担任原子科学家紧急事务委员会主席。支持军控,敦促建立世界政府。反对美国的种族主义。

1948年\t69岁。经诊断患动脉瘤。前妻米列娃在苏黎世去世。

1950年\t71岁。在遗嘱中指定遗稿存放在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反对研制氢弹。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命令,被秘密调查是否是从事颠覆活动的共产主义分子。

1951年\t72岁。妹妹玛雅在普林斯顿去世。

1952年\t73岁。以色列政府邀请担任总统,被拒绝。

1953-1954年\t74-75岁。公开反对麦卡锡主义,引发激烈争论。

1955年\t76岁。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上签字,反对核武器扩散。在普林斯顿去世(4月18日),临终时仍在思考统一理论。


用户153838859


  

  在138年前的3月14日,一个拥有外太空智慧的重大人物出现了,这位震惊世界的人物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在过去100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科技进步影响了世界的改变

  

如爆炸般进化的科学技术

  

以及那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脑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05年3月,提出光量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

  

  1905年6月,提出狭义相对论,推翻了牛顿绝对时空观的经典理念,重复赋予了物理学新的定义。

  

  1905年9月,从狭义相对论中得到质能方程(E= mc?2;),给予了人类从远古时期以来所能掌握的最强大的力量(核能)。

  

  仅仅一年的时间,爱因斯坦建立起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根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原本应该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才能诞生的科学成就,被爱因斯坦如开外挂一般一年完成。

  

  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诞生,打开了人类文明对宇宙的真正认知。从此之后人类可以真正有信心把目光投向深空,未来也因此有了全新的高度。

  

  更令人惊叹的是,广义相对论的诞生几乎没有任何前人的积累,全凭爱因斯坦单枪匹马创造而出,强行把人类文明加快一个世纪的进程。

  

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有些人的智慧可以完成无比复杂的计算和谋略

  

  有些人的智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和判断。

  

有的机器不仅所向披靡,还能满足你的爱美之心。

  

  而他的智慧,你们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种超越了时代和认知,将宇宙万物容纳在脑中的终极思考。

  


用户154313191



我来谈谈的对爱因斯坦的工作的看法,第一个谈谈爱因斯坦对布朗运动的看法,因为最近刚好在做布朗运动,Fokker—Planck方程相关的东西。爱因斯坦在布朗运动上做出的贡献不仅是突破性的,还是激励性的,他首次提出了爱因斯坦关系描述布朗运动,这一创举随后又被朗之万在1908年用他认为特别简单的朗之万方程正面,需要说明的是,朗之万的工作虽然物理图像清晰,但是在数学上还是差了一点,后来爱因斯坦、朗之万的工作被发展为Fokker—Planck方程,被普遍的应用于非线性模型上。另一方面,爱因斯坦的工作激励了另外一位数学家,维纳,维纳在数学上严谨的完善了前人在布朗运动的工作,严格的布朗运动理论被建立起来,后来又产生了伊藤积分,这一套理论成为欧式期权定价Black—Scholes模型的基础。第二,他对狭义相对论的贡献,实际上狭义相对论中的洛伦兹变换中的一部分早在1905年之前就被提出了,与爱因斯坦同期的庞加莱等人也有了和爱因斯坦类似的初级想法。爱因斯坦对狭义相对论的贡献主要是两点1.大胆的推翻Newton时空观,才用Maxwell方程组作为新时空观的基础,赋予了洛伦兹变化真实的物理意义2.接受其老师闵可夫斯基的想法,将代数形势作为狭义相对论的核心,这才产生了我们所说的四维时空,并且也为他提出广义相对论打下了基础。第三,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最为能反应出其天才的一面的,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构造居然是他猜出来的(实际上他使用了错误的办法),这要比数学家希尔伯特采用作用量严格证明的要早,其次,能够大胆的采用黎曼几何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点上闵可夫斯基的四维时空形式贡献很大。从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产生可以看出,老爱敢于质疑人们思维里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东西,这是他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第四,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爱因斯坦获得诺奖的项目,这个项目实际上是和普朗克方程与实验、波尔模型与氢原子光谱一同打造了旧量子论的核心,也为薛定谔提出薛方,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奠定了基础。除此以外,爱因斯坦对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的肯定也直接导致了一大堆新观点,诺奖的诞生。爱因斯坦还肯定了玻色的工作,并提出了所谓爱因斯坦玻色凝聚的东西,在当今凝聚态物理中也有巨大贡献,还有EPR佯谬,导致了量子纠缠理论的发展,最近潘建伟的量子隐态传输也有一部分功劳是老爱的(我跟的老板也是做这个的)。引用我第二崇拜(第一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家朗道的观点,爱因斯坦是个0.5级的物理学家,他与物理之神牛顿只差0.5。爱因斯坦的一生,激励了无数后来人投身物理学中。他是以一人之力斩开物理学头顶乌云的人,这就是老爱的伟大,也是我们崇拜他的原因!最后,如有谬误,欢迎大家斧正。应评论区要求,补充下爱因斯坦和牛顿两者的比较,首先,爱因斯坦比牛顿低0.5这是最后一个物理全才朗道的看法,并不是我的看法,而且这个看法一直以来都被坚信(这是有原因的)首先,牛顿的贡献主要在数学,力学,和热光声的小方面中,可以说,当代物理专业的学生学的四小力学,除了电学,基本都脱胎牛顿哪一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牛顿的数学贡献,第一,不仅仅是微积分,还有非常著名的牛顿迭代法等,第二,关于牛顿和莱布尼茨,他两个实际上切入微积分的角度不同,事实上,如果没有牛莱之争,微积分学发展可能不会发展的如历史上那么迅速,牛顿那一套比较偏向物理,而莱布尼茨从几何上多一点,基本所有现代的微积分学教材都保留着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双重特征,即物理模型和几何模型并重。那么牛顿和爱因斯坦谁更伟大呢?这需要建立一个评价标志。第一,影响力(时间方面),所有的当代物理学家/数学家都是牛顿的徒子徒孙,这一点牛顿占有。第二,在世时的影响受众数,这一点爱因斯坦占优。第三,其理论的意义,这一点我认为基本上是不分高下的,他们两个人都是开创了物理学新纪元的人。第四,理论在应用上的影响力,这一点牛顿的更为普遍,但诸如原子能,GPS的影响力在今天也是非常巨大的,平手。第五,其理论在文化领域的贡献,这一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简直是为人类开了脑洞了,爱因斯坦胜。实际上对二者评价的高低,与评价者所处的时间有很大关系。今天的人多给爱因斯坦评价多,其中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牛顿那一套在今人眼里已经是常识了,相比起来,爱因斯坦的理论更具神秘性和高大感,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到朗道那个时间,这一点是未必的,因为那时候相对论方兴未艾,而且爱因斯坦的一些观点也遭包括哥本哈根学派在内的许多人诟病,那个时候对爱因斯坦评价确实能比波尔高一点,但绝不会超越牛顿。另外一点,所有的神话中神都是古代的,而物理学的远古之神就是牛顿,这其实是很自然的,人们对近代人物的争议是要比古人多的。对当时的朗道而言,爱因斯坦的确很神,但物理的神是牛顿,实际上物理学的确需要一个远古的神。当然,我更喜欢爱因斯坦。//感谢
@王海
Black—Scholes是欧式期权定价,我写成股票了。//感谢@知之为知之指出我乱用成语……感谢
@Ray Chi
指出我打错了词。补充一个,陈滨的《分析动力学》中对力学三个世代的划分。

用户56718802155



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其提出的理论和学说,可以说是让我们人类的科学迈进了另一个时代,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大家都知道,近代的物理学说都是以牛顿建立的物理学理论为标准的,牛顿的学说被奉为了科学上的真理,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质疑。这无疑是不利于人类科学的的进步和发展的。但是爱因斯坦,他却提出了完全不同于牛顿学说的物理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于物理学的理解。

例如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第一次提出了完全不同于牛顿学说的物理学理论,并提出不同的时空状态下,时间是不同的。其理论一提出便震惊了整个科学界。例如其提出的相对论中关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中认为时间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物体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下,时间是不同的。时间的状态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一定的联系,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或到达光速,其时间相对静止的物体也会变慢。例如你乘坐光速飞船行进一年,你感觉你不过过了一年时间,但是有可能地球上却早已经过去了几万年。这个学说一提出,全世界据说只有两个人可以懂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在今天已被证实是正确的,很难想象这是百年前的人物提出来的。


爱因斯坦提出的关于物体引力的描述,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牛顿认为物体都是万有引力的。而爱因斯坦则认为,万有引力实质上是物体的重力造成的时空的变化而导致的一种现象,例如物体的重力会造成其附近时空的弯曲,然后其周边的物体会向着该物体靠近,看上去就好像万有引力一样。这种理论晦涩难懂,即使今天的人都不能完全理解。据说今天每100万人中才有1个人可以理解这种理论,但是今天的一些观测结果已经证明了物体的重力确实会造成时空的弯曲,例如太阳会造成时空的弯曲,所以光线经过太阳附近的时空会被弯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太阳背后的星光。


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时空波动的涟漪)不久前已经被证实。可见爱因斯坦是多么的有远见。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可以说是奠定了今天物理学的基础。

总而言之,爱因斯坦作为近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其理论确定了今天物理学的发展研究方向。其理论可以说是奠定了今天物理学的基础。爱因斯坦可以说是把人类科学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果没有爱因斯坦,无疑对人类发展是莫大的损失,人类将一直在牛顿提出的理论基础上停滞不前。正是由于爱因斯坦,让人类科学发展前进了至少几百年。


忘川星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大学,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程序猿猪头三27287869


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伽利略等等都是我上小学时最早记住的外国科学巨匠,他们的故事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小学课文中,学过居里夫人排除干扰好好学习故事,牛顿诚实地向父亲承认砍了父亲种的樱桃胡,爱因斯坦相对论更是蜚声世界。

今天想想小时候学习课文,还是非常有启迪作用的,为我们建立了非常向上励志价值观,让那时候的我们以巨匠为榜样,让自己有了进步的方向。

不论爱因斯坦还是谁,只要为人类进步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站在巨人肩膀上,我们将看的更远!


一个人的旅途164333530


爱因斯坦的牛掰无需多言,但爱因斯坦在著名的学术辩论上有两次失败,很多人都不知道。

首先介绍一下索尔维,他是比利时化学家与企业家,也赚了很多钱,和诺贝尔有得一比。不过他没有设奖,他把钱拿出来办索尔维会议。正是有这个会议,才有爱因斯坦和哥本哈根派的大辩论。

1911年,第一届索尔维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以后每3年举行一届。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因为众多世界顶级物理学家参会,号称汇聚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智慧,以及发轫于这次会议的爱因斯坦玻尔两人的大辩论,使这次索尔维峰会成为最著名的一次学术会议。


而让人们印象极为深刻的,还i有这张让后人唏嘘不已的“物理学全明星梦之队”的世纪照片。




这幅照片的29个人中,有17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与会者包括赫尔岑薛定谔泡利海森堡波恩玻尔普朗克居里夫人洛伦兹爱因斯坦等世界最顶级的物理学家。

这次会议主题是“电子和光子”,当时“光子photon”还是个新名词,刚刚在1926年美国刘易斯所提出。

首先劳伦斯·布拉格作关于 X射线的实验报告,然后康普顿报告康普顿实验以及其和经典电磁理论的不一致。接下来,德布罗意作量子新力学的演讲,主要是关于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随后波恩和海森堡介绍量子力学的矩阵理论,而薛定谔介绍波动力学。最后,玻尔在科莫演讲的基础上再次做那个关于量子公设和原子新理论的报告,进一步总结互补原理,给量子论打下整个哲学基础。

这个议程本身简直就是量子论的一部微缩史,从中可以明显地分成三派:只关心实验结果的实验派:布拉格和康普顿;哥本哈根派:玻尔、波恩和海森堡;还有哥本哈根派的死敌:德布罗意,薛定谔,以及坐在台下的爱因斯坦。

会议的气氛从一开始便是火热的,像拳王争霸赛一样,重头戏到来之前先有一系列的铺垫赛:大家先就康普顿的实验做了探讨,然后各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阵营,互相炮轰。德布罗意一马当先做了发言,他试图把粒子融合到波的图像里去,提出了一种“导波”的理论,认为粒子是波动方程的一个奇点,它必须受波的控制和引导。泡利站起来狠狠地批评这个理论,他首先不能容忍历史车轮倒转,回到一种传统图像中,然后他引了一系列实验结果来反驳德布罗意。幸好薛定谔大举来援,不过他还是坚持一个非常传统的解释,这连盟军德布罗意也觉得不大满意,泡利早就嘲笑薛定谔为“幼稚”。波恩和海森堡躲在哥本哈根掩体后面对其开火,他们在报告最后说:“我们主张,量子力学是一种完备的理论,它的基本物理假说和数学假设是不能进一步修改的。”他们也集中火力猛烈攻击了薛定谔的“电子云”,后者认为电子的确在空间中实际地如波般扩散开去。海森堡评论说:“我从薛定谔的计算中看不到任何东西可以证明事实如同他所希望的那样。”薛定谔承认他的计算确实还不太令人满意,不过他依然坚持,谈论电子的轨道是“胡扯”,波恩回敬道:“不,一点都不是胡扯。”在一片硝烟中,会议的组织者,老资格的

洛伦兹也发表了一些保守的观点……

爱因斯坦一开始按兵不动,保持着可怕的沉默,不过当波恩提到他的名字后,他终于忍不住出击了。他提出了一个模型:一个电子通过一个小孔得到衍射图像。爱因斯坦指出,目前存在着两种观点,第一是说这里没有“一个电子”,只有“一团电子云”,它是一个空间中的实在,为德布罗意—薛定谔波所描述。第二是说的确有一个电子,而ψ是它的“几率分布”,电子本身不扩散到空中,而是它的几率波。爱因斯坦承认,观点II是比观点I更加完备的,因为它整个包含了观点I。尽管如此,爱因斯坦仍然说,他不得不反对观点II。因为这种随机性表明,同一个过程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结果,而且这样一来,感应屏上的许多区域就要同时对电子的观测作出反应,这似乎暗示了一种超距作用,从而违背相对论。

风云变幻,龙虎交济,现在两大阵营的幕后主将终于都走到台前,开始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单挑。埃仑费斯特在写给他的弟子们的信中描述说:爱因斯坦像一个弹簧玩偶,每天早上都带着新的主意从盒子里弹出来,而玻尔则从云雾缭绕的哲学中找到工具,把对方所有的论据都一一碾碎。

海森堡1967年的回忆则说:“讨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的决斗:当时的原子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讨论了几十年的那些困难的最终答案呢?我们一般在旅馆用早餐时就见面了,于是爱因斯坦就描绘一个思维实验,他认为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哥本哈根解释的内部矛盾。然后爱因斯坦,玻尔和我便一起走去会场,我就可以现场聆听这两个哲学态度迥异的人的讨论,我自己也常常在数学表达结构方面插几句话。在会议中间,尤其是会间休息的时候,我们这些年轻人——大多数是我和泡利——就试着分析爱因斯坦的实验,而在吃午饭的时候讨论又在玻尔和别的来自哥本哈根的人之间进行。一般来说玻尔在傍晚的时候就对这些理想实验完全心中有数了,他会在晚餐时把它们分析给爱因斯坦听。爱因斯坦对这些分析提不出反驳,但在心里他是不服气的。”

但是第一次论战他输了。输给玻尔的哥本哈根学派

爱因斯坦当然是不服气的,他如此虔诚地信仰因果律,以致决不能相信哥本哈根那种愤世嫉俗的概率解释。玻尔回忆说,爱因斯坦有一次嘲弄般地问他,难道他真的相信上帝的力量要依靠掷骰子?

第二次论战,是在三年后的秋天,第六届索尔维会议,还在布鲁塞尔。爱因斯坦凭着和玻尔交手的经验知道,在细节问题上是争不出个什么所以然,他必须得瞄准最关键的精髓所在:不确定性原理!

爱因斯坦提出光箱实验,经过一系列的推算,得出结论:测不准关系失效了。

玻尔对此毫无准备,他脸如死灰,呆若木鸡。

但是第二天,玻尔的胜利到来了。他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这个实验。

这次轮到爱因斯坦说不出话了。

哥本哈根学派大获全胜。玻尔又赢了。

爱因斯坦没有出席第七届索尔维会议,由于纳粹的迫害而背井离乡。

而这次会议的主题已改成原子物理。

量子力学的索尔维会议已经结束了,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1935年,薛定谔发表论文《量子力学的现状》,提出了恶梦般的猫实验。对此,哥本哈根学派只能吞下苦水,承认那只猫是处于"死活混合"的幽灵态。

索尔维会议如一个历史舞台,见证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与存在。

爱因斯坦似乎成了“反派”,扮演着与当年那些妄图推翻相对论的人相似的角色。

而玻尔经受住这些考验,哥本哈根学派的思想广泛流传。

当然,科学没有简单和绝对的对错之分,正是激烈的争论与否定之否定,才推动科学的车轮滚滚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