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品的金融特性

(影易时代供人民摄影 特稿)影像艺术品的金融特性

影像艺术品作为金融衍生品,具有几个特性:

1. 多版数真迹;2. 单价不高、总价不低;3. 高杠杆金融产品;4. 尚无赝品和5. 未被炒作等特点。

一. 多版数真迹特性

复数真迹就是一幅影像作品的每个版本都是原作,都是真迹。

摄影的机械复制性常常让不了解影像艺术品特性的投资人感到困惑。某著名艺术博览会的主办者曾公开质疑:纪实性的照片,你家也有,我家也有,怎么收藏?此外,摄影的机械复制性造成了摄影作品的价位较低。不过,市场的参与者很快就参照版画、雕塑市场的运作规律,对摄影作品进行了限量,以保护影像艺术品的价位。

目前,在中国摄影收藏市场上,出现有独版的影像艺术品,比如银版、湿版。就是艺术家只制作一张,这种手法可以为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所采用,来达到提高作品单价的效果,以达到拉高作品价位的目的。

二、单价不高、总价不低特性

摄影作品的价格低一直困扰着摄影人。如果考虑摄影作品多版数的特性,其总价并不一定就低。2006年中国第一场影像艺术品专场拍卖时,估价师将摄影家王福春的《东北人》(宣纸)定为每张4000元。摄影家本人认为起拍价格可以再高一点,但是当艺术家意识到全套作品的总价为“30个影像X 30版本X 每张4000元 = 360万”时,连连表示:“太多了,太多了。”这就是影像艺术品的复数真迹导致了其单价不高,总价不低的特性。

映艺术中心策划著名摄影家吕楠的《西藏四季》,一套109张,定价300万,30个版本,总码洋达到了9000万!一个展览就为艺术家和画廊各创造出了数千万的影像艺术品金融资产。

三、高杠杆的金融衍生产品

影像艺术品的“复数真迹,单价不高总价不低”的特性,为艺术家、代理商、机构和投资人提供了一个高杠杆的金融衍生产品。

具有“复数真迹”特性的金融产品“杠杆”很大,一张照片增值10%,资产总金额数的增加就是版数的倍数,10个版就增加10倍的10 %、30个版就增加30倍的10 %。机构和投资者者可以利用这个杠杆效应,用很小的资金让金融资产增值。如何利用这个特性来运作影像艺术品金融资产,需要创造力。比如被禁止了文交所将一件艺术品拆分进行“股份制”投资模式,如果利用摄影作品的多版数真迹的特性,就不存在拆分的问题,可以容易地实施“艺术品股权小额拆分”的金融运作模式。

四.造假不易

由于中国影像艺术品市场出现的时间较短,规范性制约性不强,投资者特别需要注意当代影像艺术家个人信誉和藏品多尺寸、多版本这些影响到投资回报的重要因素。不过,对早期原版老照片的收藏家来说,由于摄影作为与科技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艺术形态,摄影藏品都包含有鲜明的时代科技特征,而且感光材料常常仅有短短几年的有效期,导致了几无可能复制早年原版老照片。况且现在摄影藏品价格还处于洼地,即使造假其成本常常会高于藏品的市场价格,因此目前国内正规的拍卖市场上,尚无假货,无购假风险应该是投资影像艺术品的一大优势。(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