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外卖业务对中高端餐饮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开展外卖业务对中高端餐饮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美国,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星巴克的体验越来越不好。比如在曼哈顿高人流量地区的星巴克,原本 2 - 5 分钟应该拿到的咖啡,因为手机下单的单量上升,店内顾客需要等 10 分钟以上。在中国,接入第三方外卖平台带来的流量增长比例恐怕会比美国的自有应用更多,想来这对星巴克未来的经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高端餐饮广义上已经脱离了低端餐饮,比如小吃店、小饭馆、粥铺等餐饮形式的范畴,走向了高质量的服务和美食并重或者高质量的服务比美食更重要的范畴。

还记得汪小菲的俏江南在经营状况不佳时开展过外卖业务,有客户点了外卖后这么评价:

开展外卖业务对中高端餐饮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堂食却是好评如潮:

开展外卖业务对中高端餐饮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原因很多,总结一下大致有三点:

一、外卖一般比较便宜,走量为主,赚不到太多钱,我想大家都有过体会,一旦工作薪水比较低或一单生意赚不了太多钱,服务或态度往往不上心。

二、外卖其实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实体店消费者本人能切实的感受到商家的服务,但外卖消费者是通过骑手和外卖产品感受到商家服务!

谁都有疏忽或者犯错的时候,假如堂食,商家犯了点小错马上可以体贴细致的服务及时弥补过失,但外卖业务,无论是骑手超时或外卖产品达不到要求没有弥补的机会。

三、餐饮行业人员流动性高是公认的,小餐饮做外卖质量不稳定虽然是常事,但胜在价格便宜,消费者也不会太过介意,但中高端餐饮假如外卖质量不稳定,只会是灾难。

开展外卖业务对中高端餐饮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个人认为之所以海底捞的外卖比较出彩,人员稳定流动性不高、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是关键。

餐饮行业的大部分商家其实很难做到这点,那只能在标准化产品上下功夫。

但能不能做好还要拭目以待,毕竟餐饮品牌有两层含义:服务和产品,但服务实际上已经被外卖服务替换。

开展外卖业务对中高端餐饮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国内一个小小的奶茶店加上外卖点单节假日都可以排成长队,何况是类似星巴克这种知名的餐饮品牌,增加的人力资源成本、外卖费用上升、堂食外卖服务的不匹配和外卖业务的壮大发展几者之间怎么平衡很考验顶层设计者的思维。

开展外卖业务对中高端餐饮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就拿我来说,我点个必胜客外卖在家吃和在必胜客店里吃,感觉就是不同,总感觉点的外卖不是店里的味道。

一个原因是新烤好的披萨当然是现吃味道最好,送到家都已经凉了一半。

另一个原因是必胜客的环境和店员良好的服务天然给美食加分,假如必胜客单单做外卖,它的披萨肯定卖不上价。

中高端餐饮价格不便宜,在外送服务中,美食的质感和口感都会有变化,再加上服务还是一个变量,个人表示前景并不乐观。

当然,低端餐饮随意,价格是首要考虑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