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料知識考試,你能答對幾題?

這些塗料常識都不知道

辣是不行的!!!

那麼,讓我們開始闖關吧

塗料知識考試,你能答對幾題?

1、為什麼在油漆工藝中,最好使用底漆作底層填平?

答:因為底漆,專以填平為主要目的而進行配方設計,其有極好的填充性和打磨性,並且成本低,而如果用面漆做底層填平、填充效果差,且成本高。

2、底著色工藝中,為什麼不使用透明膩子填充木眼?

答:著色前,使用透明膩子,會使板材著不上色。如果著色後使用透明膩子,由於膩子厚薄不均勻,會影響著色的均勻性

3、底得寶封閉與底漆封閉的區別是什麼?

答:底得寶滲透性比底漆好,成膜後,底得寶與木纖維之間形成的封閉,塗膜比底漆更緻密。封閉效果更好。

4、為什麼在塗布面漆之前,底漆要徹底打磨平整?

答:1.增強其附著力;

2.面漆有較強的隨陷性,如底漆不平,則面漆塗布後,塗膜效果平整度差

5、底漆徹底打磨有何標準?

答:1、450角看無光亮點;

2、呈毛玻璃狀。

6、底漆刷塗遍數有何標準?

答:應徹底填平木眼。即通過打磨能得到平整的漆膜效果。

7、為什麼PU漆強調主漆、固化劑、稀釋劑配套使用?

答:不同的PU漆,擁有不同的稀釋體系,固體含量也不同。如採用不配套的稀釋劑或固化劑,則會影響油漆 的交聯反應,產生硬度不夠、不幹、成膜開裂等毛病。

8、PU漆在調配時,為什麼強調按要求比例配比?

答:PU漆與固化劑的配比是通過化學反應分子式計算得出的。比例應嚴格控制。如果加多固化劑,漆膜易脆 爆裂。施工時易產生氣泡,亞光光澤偏高。如果加少固化劑漆膜硬度不夠,耐劃性差,慢幹甚至不幹。

9、實色漆調色為什麼不能用色精?

答:因為實色漆中顏色的成份主要是顏料組成。而色精是染料組成,無遮蓋力。如果把色精用在實色漆中調色,色調不明顯,且容易產生浮色,在實色漆調色中應用色母。

10、油漆施工時,為什麼需要充分攪拌?

答:油漆是樹脂、顏料、溶劑等的混合物。它不是溶液。其間的顏料,亞光漆中的亞光粉等分散在漆液裡。因此,通常在貯存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程度下沉,形成平常講的油漆分層。所以油漆在調配前需充分攪拌。(必須要攪拌的油漆有:亞光漆、透明有色面、實色漆、靚靚漆、木紋寶

11、如何看待油漆的耐黃變性?

答:油漆黃變是油漆的特性,而不是病態。因此,油漆的黃變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PU漆中,一般耐黃變和耐黃變油漆,通常淺色板材選用耐黃變,深色板材選用一般耐黃變油漆

12、木材的含水率怎樣影響塗飾質量?

答:未經乾燥的木材含有大量水分,在低溫、高溼時,木材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膨脹,而高溫、低溼時,木材中的水分逐漸向外蒸發而收縮,但木材在各方向上的收縮和膨脹率是不同的。縱向最小,徑向較大,弦向最大。當週圍空氣狀態變化時,木材含水率也是跟著發生變化,引起木材膨脹或收縮。一般木材的含水率應控制在8—12%為宜。如果含水率超過所控制的含水率時,傢俱的木質就顯得潮溼,塗飾時塗層乾燥緩慢,會降低漆膜的附著力,會使揮發型如硝基漆泛白。會使固化乾燥型漆類,如PU漆產生氣泡,針孔等漆膜缺陷。在氣候乾燥時,木材所含水份水份蒸發而收縮,容易產生裂紋,使漆膜表面破壞,因此,做傢俱的木材一定要經過乾燥處理,含水率應控制在規定範圍內。另外,木材白坯在做底漆之前一定要進行有效的封閉,如用華潤PS900底得寶可防止木材中的水分及其它物質向外擴散,有利於防止木材變形,漆膜起泡、針孔等現象。也有助於乾燥後打磨去除木毛等作用。

13、噴塗硝基漆(NC)漆膜為何會泛白,怎樣防止泛白?

答:塗料在成膜後漆膜呈現渾濁或乳白色的現象稱為漆膜泛白,也叫發白、變白、白化等。硝基漆噴塗時漆膜發白的原困分析如下:

  1. 硝基漆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溶劑釋放性,溶劑在NC漆中揮發至大氣中,本來就比在其它漆中容易;

  2. NC漆配方中多含揮發較快的溶劑;

  3. 如遇高溫環境,溶劑揮發更快;

  4. 溶劑快速揮發,吸收了剛噴塗的NC漆膜溼膜的內能,使溼膜表面溫度瞬間下降2—30C,提供了“冷凝”發生的“冷床”;

  5. 高溫高溼的環境,使溼膜周圍高含量的水蒸汽快速在“冷床”上冷凝成微水珠;

  6. 微水珠與溼膜的不良混溶,產生渾濁或乳白現象,稱為“發白”。

以上的1、2、3是發白的先決條件,4是中間過程,6是最後結果。發白現象發生之後,有的適當加溫(如用燈照)可使泛白消失,恢復如初。有的則怎樣也不可逆,永遠發白,其原因不詳。雖有估計,但不贅述

14、防止漆膜“發白”可採取如下措施:

  1. 塗裝環境的溫度以15—250C為宜,環境的相對溼度應不大於75%;

  2. 噴塗時要經常檢查油水分離器效果,要及時除去壓縮空氣中的水份;

  3. 要注意儘量採取較高質量的油漆和天那水;

  4. 當高溫、高溼的環境下,施工產生泛白現象時,可加入化白水(如華潤傢俱漆的Nz308化白水),實際上是加入慢幹溶劑,讓溼膜表層的溶劑揮發速度降低,不讓“冷床”形成。加入化白水時,先將化白水加入天那水中攪勻,再將天那水正常加入漆中,一般加入量為:天那水:化白水=9:1(重量比)。最大加入量可增至天那水的20%。如此時漆膜仍然發白,則應停止塗裝,等環境的溫度、溼度降低後再施工。因為化白水加入太多會使漆膜太慢幹、變軟、變粘,影響漆膜質量。

  5. 採用正確的方法來保持室內的塗裝環境合乎要求。室外黃梅陰雨天,卻大開門窗“通風”是錯的。室外陰雨轉睛,溼度下降,但室內卻依然會潮溼,幾天不幹,這是水氣易進難出的結果,此時打開門窗,甚至強制通風才是對的

15、什麼叫“溼碰溼”噴塗,在噴塗施工中哪些工序,哪些品種可進行“溼碰溼”噴塗,怎樣操作?

答:“溼碰溼”工藝源於工業烤漆的塗裝。由原來之兩噴一磨兩烤(噴—烤—磨—噴—烤)改為兩噴一干。何時“碰”上去最好?關鍵是讓第一道溼膜的溶劑在當時環境條件下、在適當的層間間隔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揮發掉,以“碰”上去的第二道漆膜在固化過程中沒有針孔、氣泡、流掛為準。適宜的層間間隔時間,視天氣、底材、漆種、溼膜厚度而異,通常在表幹後的一段適宜的時間內。

要想“碰”得好,原則應是“下宜稍薄,上可較厚”。最易“碰”壞的操作是“下層太厚,層間間隔時間不夠”。這是要強調的,因為“求變須有節,欲速則不達”。如是“溼碰幹”、“幹”者一般應輕磨以確保附著力,另應做試驗,以防“溼”將“幹”咬起。

“溼碰溼”工藝通常應用於PU聚酯底漆、NC硝基底漆的噴塗。PU、NC塗料一次厚噴往往容易產生針孔、氣泡、流掛等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可先噴塗第一道(通常一道指噴塗二個十字),當第一道漆膜達到表干時,對於交聯固化型PU類底漆已有了初步的交聯反應。而對於揮發型NC類底漆,在第一道漆膜表干時,漆膜中的大部分溶劑已經揮發掉了。第一道漆膜開始初步固化,此時再噴塗第二道油漆,由於第一道漆膜不是完全固化。對於PU類二道漆膜共同參加交聯反應,對於NC類二道漆膜互相滲透。無論是PU類或是NC類二道漆膜就會融為一體,不用層間打磨,附著力也很好,就好像是一次噴塗的漆膜一樣。

而對於PE漆,其本身的特性是一次厚噴不產生針孔、氣泡,因此,PE漆一般不採用“溼碰溼”噴塗工藝,通常PE底漆是一次連續噴塗完成的。

通過以上分析,對“溼碰溼”噴塗工藝,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應用,才能在質量和經濟上獲得良好的效果。

怎麼樣難倒你沒有

塗料知識考試,你能答對幾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