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省会——英雄城南昌市,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962年开展研究生教育,是江西省最早进行研究生培养的高等学府,拥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学校是农业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林业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西省核心建设的四所重点大学之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2011计划,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高校,2015年,成功跻身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学校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历经国立中正大学,江西农学院,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时期。截至2014年10月,学校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志敏大道),东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位于南昌昌北大学区中心),总面积1.6万亩,教学用地3950亩。

江西农业大学

校园文化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释义:学校师生团结在一起,勤奋实干苦学,以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厚德博学,抱朴守真创建中国一流高校,打造“生命科学领域的江南明珠”。学校本着“弘扬和谐文化,传播赣鄱文化,引领时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释义:徽志上方标有“江西农业大学”字样;下方标有“1940”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下方边缘为江西农业大学的英文译名。徽志中央的图案意指日出东方,意味着农大的崛起,植物生根发芽意味着江西农业大学茁壮成长,下面的土地意味着江农人需要脚踏实地,以农为本,底部的英语预示着学校要与国际接轨,面向未来,包图意味着注重修养内在。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旗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白底红字,中央印有校名,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

校旗规格选用国旗二号标准,长240厘米,宽160厘米。

江西农业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月,学校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3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4年,招收了江西省唯一的外籍博士后。

重点学科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林学。

省级高水平学科(3个):作物学、畜牧学、林学。

省级重点学科(7个):农林经济管理、园艺学、生物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兽医学、农业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畜牧学、作物学共2个博士后流动站。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二类特色专业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教育部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

国家二类特色专业(1个):动物科学(获批年份:2007年)。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4个):农学(获批年份:2007年)、林学(获批年份:2008年)、农林经济管理(获批年份:2009年)、生物工程(获批年份:2010年)。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

动物科学(获批年份:2013年)。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个):动物科学(获批年份:2014年)、林学(获批年份:2014年)。

省级特色专业(9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年份:2008年)、园林(获批年份:2008年)、软件工程(获批年份:2008年)、动物医学(获批年份:2008年)、园艺(获批年份:2010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获批年份:2010年)、土地资源管理(获批年份:2010年)、生物技术(获批年份:2010年)、英语(获批年份:2010年)。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年份:2012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获批年份:2013年)、农业水利工程(获批年份:2014年)。

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个):农学(获批年份:2013年)、动物科学(获批年份:2014年)、林学(获批年份:2014年)、园林(获批年份:2014年)。

省级专业综合试点改革(6个):农学(获批年份:2012年)、林学(获批年份:2012年)、动物科学(获批年份:2013年)、农林经济管理(获批年份:2013年)、土地资源管理(获批年份:2014年)、生物工程(获批年份:2014年)。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年份:2008年)、动物生产与疾病防控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年份:2013年)。

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1个):江西农业大学高安肉牛牦牛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年份:2012年)。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年份:2005年)、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年份:2006年)、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年份:2007年)、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年份:2008年)、动物生产与疫病防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年份:2008年)、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年份:2009年)、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年份:2009年)。

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4个):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年份:2009年)、动物遗传育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年份:2009年)、植物生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年份:2011年)、开放体验式培养林业基层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区(获批年份:2011年)。

省级精品课程(17门):森林培育学(获批年份:2003年)、动物繁殖学(获批年份:2003年)、经济学原理(获批年份:2003年)、微生物学(获批年份:2003年)、C语言程序设计(获批年份:2003年)、农业气象学(获批年份:2003年)、环境监测(获批年份:2003年)、经济林栽培(获批年份:2009年)、数字逻辑(获批年份:2009年)、政治经济学原理(获批年份:2009年)、土地利用规划(获批年份:2009年)、生物分离工程(获批年份:2009年)、农业植物病理学(获批年份:2009年)、动物传染病学(获批年份:2011年)、畜产品加工学(获批年份:2011年)、电工电子技术(获批年份:2011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批年份:2011年)。

历史沿革

历史溯源

1905年,江西农工商矿务总局和学务处在农事试验场内筹设江西实业学堂,招生100余人,初办普通科,旋即改为高等预科,傅春官为总办,龙钟淞为监督。

1907年,江西实业学堂改隶江西提学使司,改称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江西农业教育始于此。

1912年,江西高等农业学堂和高等森林学堂合并,改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校,随后又改称高等农林专门学校。

1914年,江西高等农林专门学校改为江西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27年,江西创设中山大学,江西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该校,为其农业专门部,不久大学停办,改为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

1932年,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因设置不合部令和经费短缺而停办。

1943年,开始筹备恢复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

1949年,农专一部分并入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其他部分组建为江西南昌农业专科学校。

正式建院

1940年10月31日,国立中正大学在泰和杏岭举行开学典礼,学校设文法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农学院设立农艺系、森林系、畜牧兽医系,周拾禄任农学院院长。

1949年9月,原中正大学由新建县望城岗迁南昌市彭家桥,改名南昌大学,下设农学院,院长杨惟义,不久江西省农业专科学校一部分并入农学院,内设农艺、森林、畜牧兽医3系。

1952年的中国高等院系调整中,南昌大学农学院农艺、兽医两专业和广西、湖南、河南三所农学院的兽医专业,以及江西南昌农业专科学校农艺科、江西省兽医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江西农学院,中科院学部委员,教授杨惟义任院长,校址设在南昌莲塘伍农岗,农学院内设农学、兽医两系和农艺、兽医中技部(中等)。

1954年,在两系农、牧场的基础上合并、扩大成立实习农场。

1958年9月1日,增设园艺、农业机械两系。

1958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创办,总校设在南昌市郊,以办大专为主,分校设在江西省各地,以办中专和初技为主。

1962年,江西农学院始招研究生。

1968年10月,江西农学院撤销,随后并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绝大多数教职员工分批下放宜春地区各县农村劳动,农学院实习农场由南昌县接管,后合并为莲塘垦殖场。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恢复招收研究生。

1980年5月.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大总校与分校脱钩,总校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行全日制办学,为江西省综合性的高等农业院校。

1980年11月20日,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首批有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3年,学校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