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用365年,我從大酉洞變身爲酉陽桃花源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天見桃源:酉陽文人的肇始之功

——踵武土司路,重讀老地名之十

本集

主演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文安之、冉奇鑣、冉崇文、陳汝燮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1500多年前,陶淵明《桃花源記》寫成面世,一個關於“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中國人心中逐漸形成。歷代的中國人,開始在文字書畫、興家治國的實踐中,去描繪和試圖實現這個理想,然而終是遙不可及,難以實現。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桃花源記

直到1200多年後,在明朝末年的酉陽宣慰司,一個渾然天成的地質環境,一份一脈相傳的文化底蘊,外加一位點石成金的“景區策劃”,千百年來文人們孜孜不倦、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建設性規劃悄然成型,呼之欲出。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酉陽桃花源景區風光

隨後,這個“桃花源景區”又歷經了酉陽本土文人的幾度營銷,漸成雛形。直到2010年後,這份桃花源景區策劃,才在酉陽曆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推進下,貼上“酉陽桃花源國家AAAAA級景區”的金字招牌,向一直以來追求“世外桃源”理想的中華兒女敞開懷抱,讓他們在這裡任情任性地旅遊觀光、沉湎、吟賞。

地理大酉洞

核其形,與淵明所謂桃花源者毫釐不爽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

這個渾然天成的地質環境,就是大酉洞。大酉洞裡的溪流、石洞,以及穿過石洞後豁然開朗的平曠土地,四面環山的封閉格局,滿足了《桃花源記》基本的地理環境要求。【《酉陽直隸州總志》記載:“大酉洞在州西北五里許……去江岸數百步,洞門高十餘丈。小溪自洞出,秋冬不竭,居民堰之以溉田。沿堰行,兩崖牆立半里許,豁然開朗,別一天地。中有田十數畝,其南稍陂陀,另有小徑可通洞中,核其形,與淵明所謂桃花源者毫釐不爽。”】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風光

第12世酉陽土官冉興邦將治所遷至忠孝壩後,這個位於治所西北五里許的大酉洞一時間熱鬧起來,裡面豐富的石鐘乳、清澈的溪流、瀑布,以及清風涼意、悠閒、封閉,從景觀和心理感受上,一直吸引了酉陽土官在這裡納涼避暑,休閒小憩。

人文大酉洞

桃源八景,歷任土官士人遊玩吟詠蔚然成風

冉崇文在編修清同治二年出版的《酉陽直隸州總志》時,描述大酉洞“洞內石壁多篆刻,皆模糊莫辨,前牧羅升棓手書‘太古藏書’四字尚存。”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酉洞“太古藏書”石刻

冉興邦遷治所於忠孝壩後,大力興儒重教,其後歷任土官及冉氏子弟均通文墨、懂詩文,大酉洞在迎來更多官家貴客的同時,也激發了前往遊覽的文人墨客雅興,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一篇篇的詩文不斷面世反哺,為大酉洞畫龍點睛,使其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光彩。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答猿詩草》書影

鬼斧何年為劈開,洞天風景足徘徊。

泉鏘佩玉冷丹壑,竹泛莎香上石苔。

姑射千年留勝蹟,華陽六月淨塵埃。

莫因仕宦遲吟興,取次清遊覽勝來。

這是酉陽留存至今最早的一首詩,也是歌頌酉陽桃花源美景最早的一首詩——《題大酉洞》。

早在酉陽曆史的530來年前,酉陽土官第16世冉舜臣(本詩作者)就率先拉開了向桃花源景區唱讚美詩的序幕。其後,冉儀、冉元、冉御龍、冉天育、冉奇鑣等繼任土官在南征北戰之餘,也常常來此地橫槊賦詩,眾多的文人也前呼後擁地來到大酉洞,盡情歌詠這裡的山水美景,抒發內心的愁苦與悠閒。大酉洞天的山水草木,漸漸被文人細緻分類,總結出了桃源八景:

松風聳脆、桃澗流紅、機織煙霞、石鳴鐘鼓

飛泉灑玉、石室藏書、玉盤仙蹟、龜鶴遐齡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酉陽桃花源景區風光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伏羲洞

其中,異類的17世土官冉儀,愛上了大酉洞的清淨,在這裡闢出丹房靜室,一心修道煉丹。子孫冉維屏在隆慶三年七夕節,來到大酉洞遊覽鐵鶴遺址,瞻仰冉儀高風,留有題刻。萬曆四十七年,冉躍龍派兵援遼,初戰三戰三捷。消息傳到酉陽正值暮春,冉躍龍高興之餘,與一批文人飲於大酉洞天,“飛花泛酒,鬆脆滴衣,好景娛人,不覺浮白大醉。”隨行人均有題詠,在石壁上留有題刻。

冉興邦之後,尤其以冉天育、冉奇鑣父子為最,父子倆寫詩是家常便飯,留有《擁翠軒詩集》《詹詹言集》。土官帶頭,文士相從,在大酉洞等處結社題詠(以至於今的酉陽詩詞楹聯協會、桃花源詩社),產生了大量詩作。

點金手

文安之與明末桃花源景區的雛形規劃

如果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是“世外桃源”一份落不了地的總規的話,一份具有操作性的“世外桃源”建設施工方案,則是在一位外地文人不遠千里跋山涉水入酉之後的事。這個人就是文安之。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酉陽桃花源景區內的陶淵明雕像

1651年前後,入關後的清軍南下,對苟延殘喘的南明朝廷進行剿滅。文安之,位列南明朝廷東閣大學士,首要任務就是到處聯絡四方勢力,以期反清復明,延續大明王朝壽命。這年底,文安之輾轉入酉,試圖說服時任酉陽土官冉奇鑣出兵抗清。當時南明朝廷且戰且退,中原局勢大局已定,在這樣的大形勢下,為保酉陽免於戰火,冉奇鑣每日與文安之詩酒應和,避重就輕。在酉兩年期間,文安之遊蹤所至,每有詩作。從留存下來的53首七言律詩中看,酉山酉水一草一木無不是愁懷所寄,鮮有身心愉悅之時。

然而正是在這段時間裡,文安之已獨到的慧眼,在無心之中為大酉洞首度提出了打造“桃花源”的旅遊概念,並出具了一份準景區建設性施工方案。

冉奇鑣邀請文安之為其父親冉天育詩集作序,文安之寫道“酉富名勝……餘遊屐所及,得其二焉。一為大酉洞,洞可數百武。劃一門,曠然天際矣,得平衍地數十畝,精舍在焉,有小溪貫洞,奧而出。”大酉洞景色在文安之這個見多識廣的外人看來,活脫脫就是《桃花源記》的現實版本。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他於是主動地向冉奇鑣建議:“廣植桃花萬本,使春風旖旎之餘,桃片逐水趁流,以待問津者。”文安之建議,在大酉洞裡大範圍密集栽植桃樹,一幅“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世外桃源景象呼之欲出。

營銷師

冉崇文與"桃花源原型地在酉陽"的第一次營銷

按照現代旅遊打造模式,如果將文安之當作大酉洞提檔升級的第一位景區策劃的話,那麼酉陽本土文人冉崇文等,則是致力於大酉洞營銷的第一人。

在文安之提出將大酉洞升級為“桃花源”概念後的205年,距今160年前,正奮鬥在科舉之路的冉崇文,在成都與酉陽文人陳汝燮積極備考舉人考試。

咸豐八年(1858年)一個深秋的夜晚,冉崇文與陳汝燮宿成都石牛寺。在夜晚談論酉陽風物之時,冉崇文提出大酉洞酷似陶淵明所記桃花源,得到了陳汝燮的強烈認同。回酉後,正在編修《酉陽直隸州總志》的冉崇文將上述觀點載入“大酉洞”條目。【……核其形,與淵明所謂桃花源者毫釐不爽。後世因桃源隸湖南,求其地而不得,遂以所謂逃船洞者當之。而洞在大江濱,自戰國時,楚師入滇以來久為通衢,何至見而復失。通儒用是斥其附會,或並以《桃源記》為先生之寓言。《四川通志》(載):酉陽於漢屬武陵郡之遷陵地,漁郎所問之津,安知不在於此?惟晉永嘉後地沒蠻獠,自宋及明,又世為土司地,名儒碩彥,遊跡罕到。故文獻無徵,不能正名之為桃源耳。】

長於考究的冉崇文,用歷史和地理變遷,力證大酉洞為“桃花源”唯一原型所在地,以一種極具爭議性的話題,拉開了大酉洞的營銷大幕。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酉州古城

同治二年(1863年),《酉陽直隸州總志》修成印製,冉崇文將書寄給仍在成都的陳汝燮。陳汝燮閱後詩興大發,寫下《題桃源行並序》,用長詩再度論證了大酉洞為何是桃花源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以及丟失洞名的原因等等。

事涉鄉土故園,儘管冉崇文等酉陽文人言之鑿鑿,但卻在湖南桃源縣引來軒然大波,隨即招來辯駁。直到本世紀初,桃花源原型地的歸屬一直爭議不斷,綿延至今。酉陽桃花源也在爭議聲中,品牌和聲譽得到極大的營銷推廣。一個話題,延續100多年,肇始之功,當推冉崇文。

酉陽桃花源(大酉洞)明清詩作十首:

冉舜臣

題大酉洞

冉儀

題大酉洞•桃澗

濃因帶雨淡蒸霞,幾樹無言自作花。

流出山來緣底事,賺他劉阮不回家。

混沌誰為鑿,靈區別有天。

洞深風浩浩,泉細水娟娟。

樹古疑棲鶴,亭虛可迓仙。

賞心無限意,瑤草自芊芊。

冉元

題大酉洞

一自逃秦別有天,洞門關鎖白雲邊。

春來鼓枻桃花水,莫道漁郎盡是仙。

冉御龍

玉盤仙蹟

石盤誰琢向山陰,比似窪尊歲月深。

寄語世人如學道,滿斟玉液洗凡心。

冉天育

詠大酉洞“八景”

萬山嶙峋洞天幽,結駟聯翩作勝遊。

霄際松風青靄靄,洞邊桃瓣水悠悠。

雲梭霧穀勞天姥,匝地有聲震鐘鼓。

泉飛斷續落珠璣,石室藏書俱太古。

玉盤注水何晶瑩,飲之年如龜鶴齡。

炎蒸消盡還堪賞,莫使煙嵐枉閉扄。

龍惕庵

題大酉洞桃澗流紅

洞天深處一亭孤,澗水潺潺繞座隅。

山外已無秦歲月,石邊還浸古菰蒲。

花飛隨處流紅蕊,客至都疑入畫圖。

劉阮不知誰洞是,卻猜蹤跡到樵夫。

明無名氏題大酉洞石壁

洞前流水渺漫漫,洞裡桃花漸漸殘。

曼倩不來漁父去,道人閒倚石闌干。

章 愷

詠大酉洞

荊州記載豈荒唐?古洞探奇事渺茫;

千卷遺書秦火後,幾人負笈酉山陽。

溪巒晝螟寒雲合,魑魅春深白日藏。

自古名山多典故,誰知林壑亦滄桑!

陳汝燮

桃源行並序

戊午歲,世兄冉右之先生,同寓錦城石牛寺,出所著《酉述》稿見示,為言州北大酉洞,酷肖淵明所記桃花源。據《通志》酉陽在漢屬武陵郡之遷陵地。漁郎所問之津安知其不在此?唯晉永嘉後,沒於蠻獠,及元又為土司地,愈以不彰。自桃源縣隸湖南,好事者求其地而不得,遂以逃船洞當之,聞逃船洞中無土地,且洞濱大江,自戰國楚師入滇後,久為通瞿,無見而復失,迷不得路之理,用是通儒斥為附會,並以陶記為寓言,餘謂記中忘路之遠近一語,尤漁郎到酉陽之證,為相視而笑,今先生所撰州志,印既竣,蒙自城專伻見贈閱輿地山川條,大酉洞下實記當日夜談之語,仿是意作詩詠之,歲甲子季夏,先生又因鄉試赴會垣,行李已戒,俟獲雋歸來當以請質焉。

酉陽才是真桃源,桃花源記非寓言。

騎驢覓驢人不識,流水桃花都減色。

右之先生本洞仙,重新指破千年惑。

為言州北五里遙。大酉谽谺洞口標。

彷彿有光源水處,尋源一徑湧春潮。

陡闢一重天與地,田園屋宇無塵氣。

想見樹中長子孫,先芬能誦秦皇避。

吾酉在漢屬武陵,路忘遠近問津明。

永嘉以後沒蠻獠,直到元明失洞名。

桃源縣以逃船冒,通津何至迷津告。

真反無名贗作真,淵明不笑桃花笑。

先生正名郡志中,載筆休言附會工。

憑弔洞中無故揚,桃花剩作古秦紅。

趙藩

清明節偕幕僚遊大酉洞

酉山貌橫心多空,如奇士不矜修容。

聞距官舍五里近,大酉一洞標其雄。

我來百日政稍暇,亟走探勝賓僚從。

碧塍綠岸錯方罫,清溪曲注鳴笙鏞。

循溪得洞聳巨闕,入弄轉側穿穹窿。

左苔壁繡錦斑駁,飛溜雪灑珠蒙戎。

鍾乳倒垂孕萬狀,已詫造化無全功。

行半里許駭心目,豁然地絕驚天通。

巉崖面立矗屏障,翠巒四合圍崇墉。

水天茅屋別世界,遇樵牧亦猜仙童。

武陵桃源昔屢過,客詰靈境將無同。

逃船之洞哪有此?寓言竊訝柴桑翁。

遷陵地歸武陵屬,圖經辯難森詞鋒。

必求實之信鑿矣,爭言附會嗤君蒙。

處僻幸無惡扎疥,破虛不費斧斤攻。

溪毛可蔌泉可茗,靈根可榻山可宮。

石蟹俯拾亦清玩,耳目所接天吾供。

卻從洞尾望洞口,斜陽化作東西紅。

桃花開落隨春風,一年遊事殊匆匆。

山靈知我猿鳥性,逃暑更約歡扶筇。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大家都在看

涨知识|用365年,我从大酉洞变身为酉阳桃花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