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觀照的重要,爲什麼還會忘失——修學心中心密法體會

大多數人從初學佛起就知道觀照的重要,初初觀照最難的一點,是會忘失。為什麼會忘失呢?

知道觀照的重要,為什麼還會忘失——修學心中心密法體會

忘即是照顧不到本來,淪落在相中,以假為真。誰把假當真呢?當然是“我”。這個“我”,如果認為是真的,認為有個實有的“我”的話。那麼,必然把由六根而生起的六塵及相續而來的六識當真。

所以,以有我的狀態,來觀照的話,看一切皆是實有,又怎麼恢復本來。這就是觀不起來的原因。

有人說,我看著念頭,你能看得住嗎?看得到念頭的起處,才算能看住念頭。念頭來了,看見他起,接著,看著他滅。你有這樣的體驗嗎,大概不太可能。為什麼呢?念起即覺是二果羅漢的境界。凡夫怎麼可能做得到呢?多數是跑了多少里路了才知道,有的可能短點,有的長點,但是沒有見性的人,不可能能見到念頭的起處。這是肯定的。

有人說,我就是要訓練觀照功夫,那也無可厚非。只是,把修行的不同階段的重點擺錯了位置。

明心見性後,親證到本來。了知真的是什麼,那麼,在現實中,便能知道現實並非真實,他有個真的做比較。因為有身心脫落的經歷,知道——奧,身心俱是假的,沒有的,不存在的,何況,由六根所生起的六塵及相續而生的六識呢。身心是幻,色聲香味觸法能不是幻嗎?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能不是幻嗎?

此時,即是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了。

所以說,只有明心見性後,才算真觀照,才能觀照得起來。他知道本位是什麼,流浪後,一覺,能回到本位上來。沒有明心見性的人,他從來都沒有體驗過本位,怎麼能回到本位呢,他連本位是什麼都不知道啊,怎麼可能回到呢?

觀照即是為了時刻讓自己在本位,忘失後,回到本位。他都不知道本位在哪裡,怎麼回來?所以說,沒有明心見性的觀照,是毫無力量的,實質上不能稱其為觀照。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這兒不是說,沒有明心見性的人不能觀照,可以觀照,但是的確起不到觀照的作用,因為你回不到本位。只是能稍微的淡化點習氣。只是淡化,除是除不了的。因為,要想真除習氣,必須把我相破了,執著有我的根子拔了。這時候,習氣便成了無根之樹,枝葉再繁茂,必有枯萎的那一天。

為什麼說見性後,最慢的七返天上人間就能了手,出離生死輪迴,證四果阿羅漢呢,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生死的根子已經拔斷。還怕貪嗔痴慢疑這些無根之枝葉嗎?除盡他們,只是時間而已。

觀照是為了除習,而除習之前必須先見性。

所以,對於沒有明心見性的人,應該先學習佛知見,先解悟,再在事上證悟,最後,精勤觀照以除習。

對於初學佛者,可以學觀照,但不能作為重點。學習佛經、祖師大德開示,為自己奠定一個正知見的基礎,才是重點。

元音老人說過,悟後起修才是真修,悟前無論怎樣修,都逃不出盲修瞎練的範疇,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說悟前皆是盲修瞎練 ,有的人覺得自己也很精進的,或唸經,或持咒,或放生做些功德。有人也認真觀照。他會覺得挺好,不相信自己會是盲修瞎練。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一個比較。

怎麼比較呢?見性的人,體悟到無我的實相,他知道一切皆幻,所謂幻,是相對於真來說的。他證到個真的,才知道,奧,眼前的這一切,俱是幻。從來沒有體會到真,他能確認眼前這些所謂實實在在的,是幻嗎?怎麼可能呢?

理解的再透 ,沒有親證,還是有疑,還是枉然。只有體悟到真了,幻才真成為幻。沒有真的對比,說究竟點,就沒有幻,他一定會把幻當真。所謂,認假作真是也。

認假為真的原因是他沒見過真的。沒見過真的還有幻嗎?把幻當真便是必然的。說有幻也是騙騙自己,騙騙別人而已。

《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虛妄。

只有證到個真的,你才能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證到,不過是空口白話,說說罷了。

證到實相的人,他認得了真,所以知道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全是假。他不可能再有疑 。所以,能了知眼前的一切皆幻 。此時再說觀照以及諸如悟後真修的話,可能都已成為多餘。

對於沒有明心見性的人來說,因為沒有比較,他又怎麼能知道自己的修行不是真修呢。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學佛,見性是第一要事。

奉勸學人先選定一法門,多多聽經聞法,潛移默化 ,久久熏習。再加上打坐修定,定慧雙修,定有一天水到渠成。

——與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