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潛伏」婚戀網站,來場黃昏戀!只爲騙取「高價花籃」?

高價花籃背後的愛情陷阱

勿讓情迷惑心

49歲的董某老家在湖北省沙洋縣,長期無業,還因盜竊被判過刑。2017年4月,董某在廣東學到了一種詐騙方法,即在百合網等婚戀網站上使用假的身份註冊賬號,謊稱處對象找老伴兒,再以公司開業為由讓女方“送花籃”轉賬進行詐騙。

這個方法雖好,但要幾個人配合才能成功,為此董某找來了湖北老鄉範某、鄧某、黃某、肖某等人一起組成團伙,把詐騙方法悉數傳授。

幾個人都有具體分工。鄧某負責註冊賬號,並收集女方的手機號碼,詐騙得手後取出贓款。範某等人專門和相親網站上的中老年婦女聊天,一番花言巧語騙得對方歡心,下一步就以自己公司開業或其他名義,讓對方送“高價花籃”。董某則坐鎮後臺,冒充花店老闆,與女方溝通賣花籃、談價格。只要女方答應轉賬,詐騙就算成功了。

幾個人通力配合,將整個詐騙流程演繹得無懈可擊,屢屢得手。

公安機關查明,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間,董某等人以上述方式騙得14名被害人共計人民幣14萬餘元,被害人來自江浙滬、安徽、北京等地。

2018年1月,來自江蘇南通的被害人報案,董某等人相繼被南通和湖北、安徽警方抓獲歸案。

“深圳老闆”電話打不通了

勿讓智商因情掉線

57歲的女子徐華(化名)家住浙江嘉興,丈夫已去世多年。2017年3月,徐華在百合網上登記了個人信息,想再找個伴兒過日子。

後來,一個叫“朱軍平”的男子給徐華髮短信,說感覺兩人比較合適。朱軍平自稱51歲,在深圳做電器生意。經不住天天短信、電話轟炸,徐華便答應處男女朋友。

2017年4月,朱軍平說想和父母一起回杭州,深圳的店留給他女兒,剛重新裝修,讓徐華送花籃祝賀,指定了一家花店並留了電話號碼。

“朱軍平的女兒,未來就是自己的繼女,按情理送個花籃不為過。”徐華沒有多想,就打電話訂了6個花籃,花了7000多元。

過了幾天,朱軍平打電話說,花籃上沒有標牌不上檔次,徐華又付給花店5000多元。

再往後,朱軍平手機關機再也打不通,徐華知道這是遇到了騙子。其實,這個“朱軍平”就是詐騙團伙中的範某,扮演花店老闆的就是董某。

受害人由14人變為100多人

電子證據牽出百餘人

今年6月,這起涉案人數眾多的通訊網絡詐騙案移送崇川區檢察院審查起訴,該院金融網絡犯罪檢察部門辦案小組負責辦理。

辦案小組認為,這起詐騙案中,公安機關已查實的針對14名被害人的犯罪事實較為清晰,證據也很充分,應當認定。

然而,這起案件的被害人是否僅僅只能認定這14人呢?

檢方進一步審查相關證據發現,本案涉案銀行卡均為被告人收取被害人錢款時使用,且對應銀行明細中有明確的被害人信息。

按照相關司法解釋,電信詐騙犯罪中即便被害人沒有報案或者到案,只要電子證據完整可靠相互關聯,即可證明犯罪事實存在。

因此,承辦人要求公安機關補充了相關銀行賬戶交易記錄、第三方支付結算賬戶交易記錄等證據。

根據補充偵查獲取的大量最新證據,檢察機關重新認定被害人人數為100多人,董某等人涉案金額也由“巨大”變為“特別巨大”。

依據法律,檢察機關依法對主犯董某提出了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量刑建議。

“董某詐騙案是今年以來我院對利用婚戀網站進行詐騙提起公訴的第3起案件。”檢察官介紹,這類案件涉案金額從幾千元到幾百萬元不等,詐騙方式多樣,以慫恿誘騙送花籃等“愛情禮物”最為常見。

“個人註冊信息有假,缺乏實名制約束,違法成本低,平臺審核不嚴。”檢察官認為,應集中對婚戀網站加強監管,不能讓牽線搭橋的平臺成為電信網絡犯罪的溫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