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華版《天龍八部》經典還是胡軍版經典?爲什麼?

快樂的浩楠1


不少回答都開始比較黃日華與胡軍的演技了,完全對著問題跑偏了,題主問的是兩版《天龍八部》的區別。在我看來,這兩版天龍實在沒有比較的必要,因為完全不是一個維度空間的產物。

《天龍八部》與《水滸傳》是一個筆法

說《天龍八部》,一般都會想到喬峰的豪氣、段譽的痴情、虛竹的呆……但是往往會忽略小說文本的意義。

《天龍八部》所述江湖,與《水滸傳》一脈相承,從此角度來說,張紀中是深得其中三味的。

這兩部小說確實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更有方家考證說金庸有不少情節是在致敬《水滸傳》。比如人物出場,都是各自一條線,然後英雄聚義在一起,而主角出場的順序也都很晚。《水滸傳》遲至17回宋江才蹣跚而至,然後迅速退場。

《天龍八部》中喬峰到了14回才出場,與段譽痛飲,然後遭遇三十年人生的重大波折。喬峰的丐幫,一心是要護衛大宋對抗遼國,這也有宋江麾下的梁山“替天行道”的味道。而喬峰遇到阿骨打打虎那一段、與康敏的糾葛,都像極了是金庸在向武松致敬。

張紀中的《天龍八部》彷彿是補足央視《水滸傳》的遺憾

張紀中所投拍的胡軍版《天龍八部》也像是完成當年拍攝《水滸傳》的一個遺憾。98版的《水滸傳》礙於預算和市場原因,僅僅拍了43集,大量的人物和情節被刪減,百回本中最主要的征討遼國的故事也被砍掉,讓這部經典之作充滿了遺憾。

以抗遼為主題之一的《天龍八部》,讓張紀中不但補足了遺憾,更能重新建構一個超越《水滸傳》的江湖世界。

從這版天龍的演員也能看出來:

導演之一鞠覺亮後來拍了新版《水滸傳》,成色上大打折扣,但全本呈現了原著;

慕容復的飾演者修慶,是98版《水滸傳》中的花榮

扮演青年高俅的修革,飾演的是風波惡,這哥倆再次同時出現在一部劇中。

阮小五的扮演者張衡平,在天龍中飾演褚萬里

飾演白麵郎君鄭天壽的劉立偉,天龍中出演

巴天石,他更著名的角色是《大明王朝1566》中的大太監陳洪,《風箏》中的徐百川

出演扈三娘鄭爽,在天龍中扮演餘婆

飾演西夏將軍赫連鐵樹的晉松,與98版水滸無關,但在2011版水滸中出演了魯智深

老年

高俅的扮演者魏宗萬,在天龍是扮演為情所困的鍾萬仇

矮腳虎王英的扮演者許敬義,天龍中的角色是玄難大師,未能與鄭爽繼續前緣,可惜他已於2017年辭世;

《天龍》中的演員,還有不少是央視版《笑傲江湖》的演員,這基本構成了張紀中的武俠劇班底,後來在不少武俠劇中仍拋頭露面。

天龍與水滸,原本是一個世界

金庸構想的《天龍八部》的世界,第一個充滿屠戮仇殺的底層江湖,一言不合就殺人,很多人比如四大惡人的殘暴程度比起李逵有過之而不及,雲中鶴貪淫好色的比起王英、周通絲毫不遜色,康敏的風騷出格和狠毒可以說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加起來也不夠。可以說是一個高配版的《水滸傳》,就彷彿一百單八將都有了各種高明的內功心法、外功和輕功術等。

那麼,胡軍的喬峰如何呢?

金庸原著中的丐幫是武林第一大幫派,也是個近似黑社會的組織,每日裡在泥裡土裡摸爬滾打,肯定會有一層土氣吧。胡軍的表演更像是還原了一個黑社會老大,從水滸世界和天龍世界一起走出來的北宋底層領袖。

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則是都市觀影群體想象中的江湖,標準的港片風格,故事節奏快,人物形象也到位。黃日華的幫主重情重義,像極了一個對都市生活反諷的偶像。


何殊我


胡軍的03版《天龍八部》作為內地為數不多的優質武俠電視劇之一,曾一度引領者金庸武俠內地翻拍的風潮;其中胡軍飾演的喬峰、林志穎飾演的段譽都可稱之為經典形象。而一眾老戲骨加盟形成的配角精彩演繹,同樣比香港TVB的版本配角實力高出許多。但是因為黃日華版天龍首先登陸於內地,在內地的受眾面十分廣泛;加上先入為主的理念,導致了很多觀眾只認TVB版。


但是TVB武俠劇依然在《天龍八部》中暴露出了各種習以為常的問題,比如角色常年不換衣服,取景過於簡單和隨意,特效處理不夠精緻;甚至在配音上太過於重複和單調,不能讓人有新鮮感。因製作經費所限,總體來說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大氣程度上遠不如內地版的《天龍八部》。

就黃日華和胡軍個人飾演的喬峰來說,可謂是各有所長。

黃日華的喬峰從容大氣,一招一式舉手投足便有高手風範,尤其在結尾大戰丁春秋慕容復等人,更展示出不俗的身手;但是讓人無法理解的則是,黃日華版喬峰一年四季全戴著同意頂帽子,這個設定反而不是很合邏輯。

反觀胡軍版喬峰,則被他演繹的更加舒展豪放,而披頭散髮的設定更增添了喬峰三分狂野的氣息;在打鬥設定上顯然內地版的更加豐富精彩,港版的武術套路過於單調,而內地版因大好河山的襯托,飛簷走壁、上天入地都能展露出武術指導團隊的用心,讓許多觀眾目不暇接大呼過癮。



就我個人喜好來說,本人更喜歡內地胡軍版的《天龍八部》。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嗎,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武俠小王子李言


我認為毫無疑問是黃日華版更為經典。

首先比較一下天龍三兄弟:

蕭峰是《天龍八部》真正的男一號,雖然出場比較晚,但是戲份最重要。所以《天龍八部》拍得好不好,首先要看蕭峰。

黃日華演的蕭峰和胡軍演的各有千秋,都受到了廣泛的好評,我認為黃日華的蕭峰更勝一籌。

蕭峰雖然是契丹人,但是自幼在大宋長大,所以他骨子裡雖然有契丹人的兇悍,但平時並不會表現出了,反而在豪放中帶有一絲儒雅之氣。原著中蕭峰是會隨身帶摺扇的,而胡軍的蕭峰披頭散髮,一看就是胡人的模樣,怎麼也不像會帶摺扇的樣子。

書中關於蕭峰有一個細節,在少室山上,蕭峰帶著燕雲十八騎出場了,許多丐幫弟子情不自禁地喊了一聲“喬幫主”。這說明了蕭峰很有親和力,不應該是像胡軍的蕭峰那樣一味兇悍。

段譽是把整部《天龍八部》串起來的人,這本書以段譽開始,又以段譽結束。所以段譽也是極重要的角色,很多人看《天龍八部》主要是看段譽泡妞。

陳浩民的段譽和林志穎的一比高下立判,林志穎勉強及格,陳浩民九十分以上。

陳浩民剛出場時,穿著王子的錦衣,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後來換上樸素的白衫,那也是儒雅天真,很好地表現出了段譽的“呆氣”,讓人憐愛。

林志穎呢?帥是挺帥的,但我總覺得他演的段譽不是真傻,而是裝傻。林志穎笑起來壞壞的,一副隨時準備扮豬吃虎的樣子。說白了,林志穎演的不是段譽,而是小魚兒。

至於虛竹,他在三兄弟中的戲份最少,也最不重要。我認為樊少皇和高虎演得都不錯。

胡版天龍八部的一些配角非常出彩。比如計春華的段延慶,我覺得比黃版的好多了,計春華太適合這樣的角色了。但是配角的出色無法挽救主角的瑕疵。

胡軍版的一些情節也欠考慮。比如第一集,蕭峰和丐幫兄弟喝酒吃肉,這時汪幫主、馬副幫主和馬伕人出現了,丐幫弟子們放下酒碗呆呆地看著三個人,蕭峰卻像沒看到三個人一樣,自顧自地找別人碰杯喝酒,別人當然沒理他。我知道導演是想表現蕭峰對馬伕人視若無睹,但是來的還有幫主副幫主啊,這是你的上司啊蕭峰,你這樣不理不睬真的好嗎?喬三槐夫婦沒教過你基本的禮貌嗎?

最後想說一點,胡版雖然比黃版更為精緻,取景也很大氣,但是缺少了一點“俠味”,這點最為致命。香港拍武俠片的經驗豐富,雖然陷入了程式化,但是他們知道怎麼表現出俠味。


夢露居士


如果沒有看過原著,直接看《天龍八部》胡軍版,可能會覺得不錯。如果先看了黃日華版本和原著,再看胡軍版,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還是黃日華版的經典。

這個真的不是先入為主,觀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比如說在大陸開始流行的幾部金庸劇,黃日華版射鵰,馬景濤版倚天,古天樂版神鵰,黃日華版天龍,後面都出現了不止一部的翻拍,看過老版射鵰、神鵰、天龍的一般都會覺得老版最經典,但是對於倚天,好多人都會更喜歡蘇有朋或吳啟華的版本。是否經典,真的不是先來後到的原因,大家心中自有桿秤。

胡軍版的天龍,唯一超越老版的地方,就是女性配角的相貌,除了李若彤的王語嫣,其他人確實更漂亮一點。除此以外,再無經典。

首先就是人物選角塑造。喬峰雖然外表是個粗獷大漢,但身為一幫之主,絕對精明強幹,這一點書裡多有體現。很明顯,黃日華對喬峰的演繹要高明很多,開始與段譽相遇的喬峰,是沒有太多煩心事的,豪情萬丈,而後遭遇身世謎團,愛人身死,變得悲憤蒼涼,後來身世之謎解開,生死看淡,黃日華每個階段演繹的淋漓盡致。而胡軍呢,也許是披頭散髮的原因,感覺他臉色的表情從開始到結尾就沒變過。



而段譽呢,林志穎感覺還是勉強過關的,但是陳浩民那種呆、純、痴的迷戀王語嫣,對其他方面又好管閒事一個精明王子形象達到了完美融合。林志穎的顯然不如陳浩民。

虛竹這個角色也是,樊少皇演繹特別到位,不同於段譽對世事的精明,虛竹是有時候是真的蠢,手無足措毫無主見的一個人。樊少皇演過力王那種超級血腥暴力的角色,但是演一個蠢萌的小和尚居然毫無壓力,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而高虎就顯得比較陰鷙了,特別那個眼角的神色,看到他,會覺得這個虛竹只是表面老實,實際上城府很深,大智若愚。但是原著裡虛竹絕對的淳樸好人。

除了這幾個主角,黃日華版裡有好多出彩的配角,比如大名鼎鼎的鳩摩智,電視劇把他的戲份增大了,但是人物外貌形象性格跟原著如出一轍,極度武痴,狂妄自大,表面謙和,內心毒辣,讓人過目難忘。

還有狂妄自大陰險狠毒的丁春秋,野心勃勃謀圖霸業的耶律洪基。比如耶律洪基,胡軍版你會覺得他不過是個山大王,而黃日華版才有了一個國家皇帝的氣勢。還有那一眾的女性配角,李若彤既演天真無知的王語嫣,又演她那心狠手辣的母親,來回切換自如。雪梨演的康敏那種騷媚到骨子裡的風情再加上陰險惡毒的手段,真是讓人恨的牙癢癢。胡軍版美女雖多,角色演繹卻相差甚遠。

說了最主要的人物角色,再來說打鬥場面。黃日華版限於當時的製作條件,打鬥場面不如胡軍版的宏大,但是每場打鬥絕對精彩,喬峰血洗聚賢莊,虛竹硬頂鳩摩智,三兄弟大戰少林寺,時間片段不長,但是一招一式都酣暢淋漓,看了讓人熱血沸騰。反觀胡軍的,場面倒是宏大了,時間也更久了,但看了毫無感覺,恨不得快點打完,特別是最後喬峰自盡那段,三個人磨磨嘰嘰天旋地轉的,本來悲壯無比的場面讓人看了毫無感覺。胡軍版打鬥場面似乎是為了打鬥而打鬥,節奏拖沓,讓人生倦。


最後再來說一下背景音樂。黃日華版的角色演繹,情節設置,幾乎後來者很難超越,而黃日華版本的背景音樂,絕對無法超越。正所謂喬幫主音響一出,便是天下無敵。除了喬峰的背景音樂,段譽、虛竹都有與之相配的音樂,俏皮搞笑。甚至鳩摩智、丁春秋乃至段正淳的各個老婆都有十分匹配的背景音樂。強大的背景音樂對情節人物都有著錦上添花的作用。而胡軍版呢,背景音樂不值一提。

綜合看了這麼多,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可以說是全方位碾壓胡軍版,顯然更經典,也是最經典的一個版本。


一覽眾河小


只提一個細節,馬伕人和丐幫第一次在杏子林彈劾喬峰,喬峰為四位長老身受4刀。我們對比一下黃日華版和胡軍版的處理細節:

黃日華版:節奏快,臺詞不多,點到為止,字字珠璣,4刀撲哧撲哧連刺胸前,四個高潮,接連次第,一瀉而下,刺入最後一刀時,悲涼感達到巔峰。BGM也很悲壯,看的人熱淚盈眶。

胡軍版:節奏拖沓,臺詞超多,羅哩羅嗦,結果觀眾被勾引起來的悲壯感漸漸在冗長的臺詞中消失殆盡。四刀,有的刺腿上,有的刺胳膊上,遠不如黃日華版四刀在胸前一字排開那麼具有畫面衝擊力。

如果是黃日華版的這個情節,四個高潮由低向高依次攀升,最後達到頂峰的話,那麼,胡軍版的四個高潮則是呈波浪形,起起伏伏,你說看起來哪個更爽?

為此,我曾親自翻看過原著,胡軍版在這個情節上更忠於原著,但是戲劇感染力不足;而黃日華版則做了精簡處理,恰到好處,雖不如原著那麼細膩,但極富感染力!

由此,一葉知秋,我認為黃日華版更好


收音機評論譯介


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和胡軍版《天龍八部》,個人覺得最為經典的是黃日華版,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欣賞的角度不同,觀看電視劇的風格和版本也各不相同。


黃日華版《天龍八部》看過後讓人為之震撼,劇情和畫面真實感人,裡面的特技效果不做作,很符合劇中的場面需要,演員表現自然突出,很多角色都令人過目不忘。

黃日華以其卓越精湛的演技是整個劇的巔峰昇華,他把喬峰的剛正不阿,重情重義,俠骨柔情,用情專一,善良慈悲演繹的精準淋漓,彷彿喬峰就是他本人,言談舉止,舉手投足的表演入木三分,演技絕佳,黃日華版《天龍八部》是最經典也是最成功的。
我是莫禹,原創回答分享於大家


莫禹


黃日華版本拍的好不可否認,也不要把別的貶的一文不值。胡軍版的上映後連續幾年收視率第一,只要哪個衛視臺一播收視率就居高不下,不是沒有原因的。再說我本人是先看的小說,小說看了十幾遍,因為上學的時候這是唯一娛樂,然後看的黃日華版的,最後看的胡軍版。剛看黃版的時候感覺跟原著相差太大,因為對原著記憶太深刻所以總感覺很彆扭。而胡軍版的就感覺很貼近原著,那時候一有電視臺播我就看一會。喬峰本人是契丹人,本性就是很狂,但是他是學習中原文化長大的忠義已經深入骨髓。所以聚賢莊一戰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人物的複雜性格。這一點上胡軍版的就表現的很好。這部小說的名字取做天龍八部,本身就很有考究,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很複雜的。兩個版本各有特色,不應過於貶低一方。


小冬maxd


1、黃日華版本,也就是《天龍八部》97版本,是被諸多讀者和影迷最認可的一個版本。集聚了好多重量級演員: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李若彤等,人物都很有質感,演技也都在線,情節也比較緊湊。黃日華本身也很出彩,演出了喬峰英雄豪氣、正氣凜然的大俠氣質。這版最為出色的當屬配樂,喬峰出場都會自帶BGM,《難唸的經》現在依然好聽,成為一代經典。只是劇中場景部分大都是棚拍,特效、道具什麼的因為當年條件的限制,氣勢上差了點。

2、胡軍版本,也就是《天龍八部》03版本,作為大陸的翻拍劇,受到很多的讚譽。劇中演員與原著人設比較契合,特別是王語嫣、段譽、胡軍等人完美契合書中角色。胡軍不僅演出了喬峰的武藝高強、豪氣直爽,也演出了喬峰的狠勁。劇中的女演員顏值相當養眼啊!配角方面,丁春秋、段延慶確實很贊。03版劇情更完整。張大鬍子為了追求真實,幾乎所有場景都是在戶外真實拍攝。最大的不足便是影視歌曲,跟黃日華版相差太多了。

兩者對原著修改都很少,尊重原著,都是金庸迷心中的經典之作,大家覺得呢?


俠女說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瞭解影視娛樂大小事!

黃日華《天龍八部》vs胡軍版《天龍八部》:兩個版本都非常的經典,但都有各自擅長的優點和缺點。香港版擅長角色塑造,情緒節奏,和音樂處理。大陸版場景宏大,武打過硬,傳統文化表達勝於香港版。


由於兩個版本都是改編自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如果評價體系,站在改編的電視劇在還原原著小說上面,那麼更經典的必須是胡軍版的《天龍八部》。

中國觀眾現在的閱讀量就很低,再想一想將時間推到1997年黃日華《天龍八部》開播,即使傳播大陸時間晚了一兩年。在2000年之前,中國大陸的民眾整體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當時整個中國大陸的富裕程度。


這裡,可以肯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說,在2000年前黃日華版《天龍八部》電視劇熱播之際,中國大陸觀眾,沒有形成大範圍看過金庸的《天龍八部》原著的觀眾。

當時電視劇收視主流60後和70後,這兩代人教育程度可想而知。80後和90後當時年紀太小,對於流行小說閱讀量沒有形成大範圍。至少,遠沒有網絡時代興起後,網絡小說的書迷,當有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在還原小說爭議的影響力大。


同樣的情況,當年很多經典電視劇都相同,最著名莫過於六小齡童版83版《西遊記》,玉帝被孫悟空打到鑽桌子底下,大叫:“快去請如來佛祖。”,本劇對於玉帝實屬汙衊,原著中孫悟空只打到門口,就被王靈官給攔下來。

黃日華版《天龍八部》改原著,只舉例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這是一個作為原著小說迷,不大能忍的改原著情節。


在第一集。丐幫偷襲遼國大軍死傷慘重後,喬峰揹著音響出手。和臥底在“西夏一品堂”,化名李延宗的慕容復交手。兩人不但打得旗鼓相當,喬峰還輕而易舉叫出慕容復的絕招“斗轉星移”!!


《天龍八部》原著小說裡,一直渲染慕容世家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核心設定,造成結果是,天下武林,都以為慕容家族精通天下所有武功。實際上,慕容家族不是會天下武功,只是有一門家傳絕學“斗轉星移”,取巧的借力打力罷了!

也就是說,原著裡“斗轉星移”是慕容家武功稱霸江湖的根本,卻也是慕容家族“精通天下武功”最大的秘密。和慕容復最親近的王語嫣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慕容家四大家臣等親近人都不太清楚。


黃日華版《天龍八部》裡面,喬峰過幾招一口叫出慕容復最核心武功,直接將這個核心設定打得了稀巴爛。偏偏黃日華版本《天龍八部》類似情節,絕不是一個,兩個和數個,而是多到家常便飯。

胡軍版《天龍八部》自然也有其問題。比如什麼詬病的胡軍像土匪,鼓風機,披頭散髮,情節稍顯拖沓一類。但是在還原原著上面,胡軍版《天龍八部》,絕對比黃日華版強不止一籌。


更多關於金庸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令狐伯光


我更喜歡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

此前,TVB也拍過《天龍八部》,黃日華也有參演,此後,《天龍八部》也一再翻拍,包括口碑不錯的胡軍版,但說起來,還是覺得97版天龍最經典,原因何在呢?

當然,經典是一個集體結晶,臺前幕後都有功勞:金庸原著的精彩故事是基礎,以李添勝為監製的團隊的細心打磨,加上演員的傳神演繹。

《天龍八部》是金庸在鉅著時代的重要作品,和《笑傲江湖》《鹿鼎記》一個時期,陳世驤評價是“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倪匡的評價是將此書比作大海,一浪迎著一浪,一浪高過一浪。

連載期間有個插曲,金庸外出辦事,倪匡曾經代筆寫過一段時間,阿紫的眼睛就是倪匡給弄瞎的,當然後來出單行本的時候,金庸還是重新創作了。

《天龍八部》和《俠客行》是金庸小說中佛學思想的代表作,《俠客行》還只是體現在“知”的層面上,而《天龍八部》是在“行”的層面,人物性情各異,但都是按照佛家的規範行事。而且故事涉及大江南北,有大理、大宋、大遼、女真等,算是金庸小說中最熱鬧的作品之一,好看且深刻。

演員的選擇很成功,尤其是作為靈魂人物的蕭峰由黃日華扮演,他創造了自83版《射鵰英雄傳》郭靖之後又一經典的武俠形象,後來參演的《蕭十一郎》(又名《割鹿刀》)也沒有超越。

其實,黃日華扮演蕭峰,有個缺陷就是個子不算高,扮演西北大漢在身形上不大匹配,所以才用頂帽子作為裝飾和彌補。

因為演技爆棚,人角合一,讓人忽略了個頭,認為他就是蕭峰,覺得蕭峰就該戴個帽子。後來看胡軍版蕭峰長髮飄然,包括回頭看梁家仁的髮髻,反倒有些不習慣了。

這一身行頭也被黃日華穿到了TVB頒獎典禮上,可惜那一屆的競爭對手是《難兄難弟》中的羅嘉良,這一版蕭峰沒有得到視帝加冕。

不過,20年過去了,記得《難兄難弟》的人恐怕不會有《天龍八部》的人多吧,時間已經給黃日華加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