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每個人都有迷茫的時期,好像幹什麼都沒有希望,但是,就算一切努力都像在浪費時間,我相信我們仍然有一線希望。這,就是我想要的。”

說這段話的人,不是宗教家,也不是政治家、心理學家,而是一位日本時裝設計師,他以極富工藝創新的服飾設計聞名於世。他的創作紮根於日本的民族觀念和習俗,是國際著名的時裝品牌。

他,就是三宅一生。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三宅一生


那麼,如何尋找這一線希望呢?

從我對日本人思維習慣的瞭解,一個主要辦法就是日語漢字“原點回帰”。

這句日本人的常用語,不止是口號,是標語,也是行動,而且,遍及士農工商各行各業,已然是日本人的一種思維習慣,或者叫思維定式。

什麼是迴歸原點呢?大概可以引申出兩方面意思:

一是回到最初始,或者回到自己認為原點的場域;

二是回到初心。

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呢?日本人的解釋是,人總是會受打擊,遇到挫折,在這種時候,回到自己的原點,也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更是懷著不忘初心的希望,更是尋找“冬萌”。(參見:冬萌:尋找蟄伏的生機)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譯文:正因有時迷茫,才需迴歸原點!


我留意這個問題大約有二十年了,是從我在日本舊書店看到會田雄次(1916-1997,日本歷史學者、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的一本小冊子開始的。他把從原點進行思考,看作是日本的大智慧。

不過,對於不同的人,原點也不盡相同,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對原點的理解也有差別,尤其是思考問題的方法。

建築師安藤忠雄尋找“光與影的原點”(參見:安藤忠雄:教堂中的光影禪語),鈴木俊隆禪師提倡“禪者的初心”,有些企業家在遇到經營危機時,甚至在中小學生參加比賽的口號中,也常有這一條:原點回帰。

那麼,三宅一生的原點是什麼呢?他是如何從原點進行思考的呢?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三宅一生1938年出生於廣島市,從小對設計著迷,尤其是服裝。1964年,從日本多摩美術大學設計系畢業後,赴巴黎深造。1965年,進入巴黎服裝工會學校學習,勤奮、謙虛、成績優異。1966年,在巴黎服裝工會學校,成為著名時裝設計師紀•拉羅切的助手。1968年,轉為著名設計師紀梵希的助手。1969年,去紐約成為時裝設計師吉奧弗雷·比內公司的成衣設計師。1970年,結束在西方的學習和工作,回到日本,在東京開辦了“三宅時裝設計所”。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三宅一生作品,Piece of Cloth,1975


如此這般在國際舞臺上的見識和歷練,面對五光十色的時尚,他獲得了什麼樣的感悟呢?

他說,我從複雜的創意轉向更簡單隨和的設計,我追求的不是時髦,而是服裝的本質。

這種認識簡直就是他們那一代闖世界的日本藝術家的共識,比如攝影師杉本博司、建築師安藤忠雄等。

我以為,他們都殊途同歸到了禪。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三宅一生1980年代作品


禪是日本藝術的底蘊,也與西方現代主義合拍,於是,成為日本現代藝術家走向世界的共同的走廊。在國際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日本現代藝術家,說沒有受到禪的影響,是無法想象的。

禪,首先是從個人而非共同體出發,追求人的解放。說禪是簡約的、極簡的、所謂做減法的,圍繞的還是人的解放、解脫。在原點,或者是初心狀態,就可以去偽存真、直面本來面目、獲得解放和解脫。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三宅一生, Staircase Dress(梯裙), 1995秋冬季


而三宅一生找到的原點,就是“一塊布”。這個創意來自人的初始狀態,就是嬰兒最初的服裝都是一塊布。

“嬰兒”,在日本文化中具有極其特別的意味。禪者說“佛心就是赤子之心”,難道“赤子”身上的“一塊布”,就是三宅一生的“禪者的初心”?在“一塊布”裡才有安心感?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三宅一生設計作品


有趣的是,在“一塊布”上做文章,其理念也非常契合“一即是多”的禪之審美。於是,如何豐富“一”,成為三宅一生設計的主題。

想來更有趣的是,日本在引進唐朝文化時,首先進行的制度建設是用衣冠對貴族和官僚進行分級,以便明確身份,這種身份區別一直延續到近代開始的文明開化。所謂現代,其實就是去掉身份制的觀念,以個人為本。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三宅一生採用日本的宣紙、白棉布、針織棉布、亞麻等有機材質,創造出各種肌理效果


如果把個人作為原點考慮,三宅一生追求的設計是自然、自由、自如的服裝,在布料和身體之間的空間,創造出具有個人解放感的服裝。

於是,布料是永遠的主題,式樣追求得體,並不斷豐富。

這裡選幾張2016年三宅一生展的圖片,這次展覽是他四十多年設計的集大成。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三宅一生是如何從原點走向現代呢?

這其中涉及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係。三宅一生說,我們追求的是超越國界的美和實用。就是說,他們不是要復活古代,複製古董,而是要創造具有時代性的審美。

在一塊布上做文章,經過“我要褶皺”系列的成功後,最後在日本摺紙藝術獲得了靈感。這也許是“一塊布”的一個宿命,最終與有千年傳統的“一張紙”的藝術連接了。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石川縣加賀市日本摺紙博物館,世界最大的摺紙博物館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千紙鶴


據說,日本摺紙藝術源自中國,在日本風土人情之中,發展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摺紙藝術。在日本,摺紙藝術非常普及,它不僅成為日本文化的一個符號,英文origami就是摺紙的日語發音,專指日本摺紙,而且,其豐富的樣式也啟發著日本現代的造型藝術。

三宅一生他們把摺紙藝術運用於服裝設計,甚至燈具設計等等,僅服裝就創作出大約兩百種不同樣式。

三宅一生說,摺紙系列的一個好處是它們無法被畫出來,但形狀卻完全取決於我們。

在展現傳統與現代的關係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實例。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摺紙系列服裝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摺紙系列燈具


最後談一下日本人的現場主義。

多年來,三宅一生在日本各地拜訪過許多工場和作坊,尋找可以成為衣料的各種可能。他長期與工廠的工匠一起研發面料,一對一地進行交流,創造出許多新材料。

即使在模特試穿新服裝時,他也是面對面仔細觀察,並詢問模特的感受,甚至當場改動模特身上的服裝。

這是典型的日本現場主義作風,就是在現場發現問題,在現場思考問題,在現場解決問題。

三宅一生說,我的處事原則是直面問題。並且,他認為,日本的美學離不開手藝與頭腦的結合。

這就是日本的匠人文化。離開現場,他們幾乎無法進行很好的思考。

每個人都有迷茫的時期,甚至是遇到巨大挑戰,不妨迴歸原點,直面問題,這樣做也許能看到一線希望。

NHK:Issey Miyake: Design for Feel(三宅一生:為設計而生),2015。

甲和燈禪意生活平臺獨家特約專欄


雪月花輯|三宅一生的初心與原點:一塊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