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期,好像干什么都没有希望,但是,就算一切努力都像在浪费时间,我相信我们仍然有一线希望。这,就是我想要的。”

说这段话的人,不是宗教家,也不是政治家、心理学家,而是一位日本时装设计师,他以极富工艺创新的服饰设计闻名于世。他的创作扎根于日本的民族观念和习俗,是国际著名的时装品牌。

他,就是三宅一生。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三宅一生


那么,如何寻找这一线希望呢?

从我对日本人思维习惯的了解,一个主要办法就是日语汉字“原点回帰”。

这句日本人的常用语,不止是口号,是标语,也是行动,而且,遍及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已然是日本人的一种思维习惯,或者叫思维定式。

什么是回归原点呢?大概可以引申出两方面意思:

一是回到最初始,或者回到自己认为原点的场域;

二是回到初心。

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日本人的解释是,人总是会受打击,遇到挫折,在这种时候,回到自己的原点,也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更是怀着不忘初心的希望,更是寻找“冬萌”。(参见:冬萌:寻找蛰伏的生机)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译文:正因有时迷茫,才需回归原点!


我留意这个问题大约有二十年了,是从我在日本旧书店看到会田雄次(1916-1997,日本历史学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的一本小册子开始的。他把从原点进行思考,看作是日本的大智慧。

不过,对于不同的人,原点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原点的理解也有差别,尤其是思考问题的方法。

建筑师安藤忠雄寻找“光与影的原点”(参见:安藤忠雄:教堂中的光影禅语),铃木俊隆禅师提倡“禅者的初心”,有些企业家在遇到经营危机时,甚至在中小学生参加比赛的口号中,也常有这一条:原点回帰。

那么,三宅一生的原点是什么呢?他是如何从原点进行思考的呢?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三宅一生1938年出生于广岛市,从小对设计着迷,尤其是服装。1964年,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赴巴黎深造。1965年,进入巴黎服装工会学校学习,勤奋、谦虚、成绩优异。1966年,在巴黎服装工会学校,成为著名时装设计师纪•拉罗切的助手。1968年,转为著名设计师纪梵希的助手。1969年,去纽约成为时装设计师吉奥弗雷·比内公司的成衣设计师。1970年,结束在西方的学习和工作,回到日本,在东京开办了“三宅时装设计所”。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三宅一生作品,Piece of Cloth,1975


如此这般在国际舞台上的见识和历练,面对五光十色的时尚,他获得了什么样的感悟呢?

他说,我从复杂的创意转向更简单随和的设计,我追求的不是时髦,而是服装的本质。

这种认识简直就是他们那一代闯世界的日本艺术家的共识,比如摄影师杉本博司、建筑师安藤忠雄等。

我以为,他们都殊途同归到了禅。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三宅一生1980年代作品


禅是日本艺术的底蕴,也与西方现代主义合拍,于是,成为日本现代艺术家走向世界的共同的走廊。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日本现代艺术家,说没有受到禅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禅,首先是从个人而非共同体出发,追求人的解放。说禅是简约的、极简的、所谓做减法的,围绕的还是人的解放、解脱。在原点,或者是初心状态,就可以去伪存真、直面本来面目、获得解放和解脱。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三宅一生, Staircase Dress(梯裙), 1995秋冬季


而三宅一生找到的原点,就是“一块布”。这个创意来自人的初始状态,就是婴儿最初的服装都是一块布。

“婴儿”,在日本文化中具有极其特别的意味。禅者说“佛心就是赤子之心”,难道“赤子”身上的“一块布”,就是三宅一生的“禅者的初心”?在“一块布”里才有安心感?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三宅一生设计作品


有趣的是,在“一块布”上做文章,其理念也非常契合“一即是多”的禅之审美。于是,如何丰富“一”,成为三宅一生设计的主题。

想来更有趣的是,日本在引进唐朝文化时,首先进行的制度建设是用衣冠对贵族和官僚进行分级,以便明确身份,这种身份区别一直延续到近代开始的文明开化。所谓现代,其实就是去掉身份制的观念,以个人为本。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三宅一生采用日本的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有机材质,创造出各种肌理效果


如果把个人作为原点考虑,三宅一生追求的设计是自然、自由、自如的服装,在布料和身体之间的空间,创造出具有个人解放感的服装。

于是,布料是永远的主题,式样追求得体,并不断丰富。

这里选几张2016年三宅一生展的图片,这次展览是他四十多年设计的集大成。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三宅一生是如何从原点走向现代呢?

这其中涉及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三宅一生说,我们追求的是超越国界的美和实用。就是说,他们不是要复活古代,复制古董,而是要创造具有时代性的审美。

在一块布上做文章,经过“我要褶皱”系列的成功后,最后在日本折纸艺术获得了灵感。这也许是“一块布”的一个宿命,最终与有千年传统的“一张纸”的艺术连接了。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石川县加贺市日本折纸博物馆,世界最大的折纸博物馆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千纸鹤


据说,日本折纸艺术源自中国,在日本风土人情之中,发展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折纸艺术。在日本,折纸艺术非常普及,它不仅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符号,英文origami就是折纸的日语发音,专指日本折纸,而且,其丰富的样式也启发着日本现代的造型艺术。

三宅一生他们把折纸艺术运用于服装设计,甚至灯具设计等等,仅服装就创作出大约两百种不同样式。

三宅一生说,折纸系列的一个好处是它们无法被画出来,但形状却完全取决于我们。

在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实例。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折纸系列服装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折纸系列灯具


最后谈一下日本人的现场主义。

多年来,三宅一生在日本各地拜访过许多工场和作坊,寻找可以成为衣料的各种可能。他长期与工厂的工匠一起研发面料,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创造出许多新材料。

即使在模特试穿新服装时,他也是面对面仔细观察,并询问模特的感受,甚至当场改动模特身上的服装。

这是典型的日本现场主义作风,就是在现场发现问题,在现场思考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

三宅一生说,我的处事原则是直面问题。并且,他认为,日本的美学离不开手艺与头脑的结合。

这就是日本的匠人文化。离开现场,他们几乎无法进行很好的思考。

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期,甚至是遇到巨大挑战,不妨回归原点,直面问题,这样做也许能看到一线希望。

NHK:Issey Miyake: Design for Feel(三宅一生:为设计而生),2015。

甲和灯禅意生活平台独家特约专栏


雪月花辑|三宅一生的初心与原点:一块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