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筆下的龍鬚溝,北京最大的跳蚤市場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北京旅遊的好去處,北京地鐵五號線天壇東門站的金魚池,老舍筆下的龍鬚溝,養金魚的臭水溝,1950年版的北京地圖,天壇以北有條細長的龍鬚溝,從天橋自西向東匯進金魚池,可如今空有龍鬚溝、金魚池等地名卻不見水域。

老舍筆下的龍鬚溝,北京最大的跳蚤市場

即使現在還有一處小型池塘隱藏在金魚池樓群中,只見清澈見底的池水中金魚享受著午後的自由自在,而龍鬚溝裡的小妞子雕像就魚缸。矗立一旁註視著這裡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幸福生活可是他當年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歷史上金魚池其實比現在要大得多,歷史上金魚池其實比現在要大得多,相當於整個金魚池小區。金代建中都城時,在城南取土燒磚,窯坑積水後形成許多池塘,而這處池塘的水質最好,適宜金魚生長。

老舍筆下的龍鬚溝,北京最大的跳蚤市場

因此,直至清代,這裡都是飼養金魚之地。直到上世紀初,清室衰落,上游龍鬚溝匯入城市汙水和雨水後又無力整修,金魚池也荒廢成臭水坑,岸邊也淪為不折不扣的北京最大貧民窟。其實不用我都說您讀讀老舍先生的作品就知道新中國成立前,金魚池一帶有多慘。

老舍筆下的龍鬚溝,北京最大的跳蚤市場

當年龍鬚溝因髒臭名揚北京,老舍使它名揚全國。六十年後,人們對臭味漸漸淡忘。可能是為了重新刺激一下人們的嗅覺,30集電視連續劇《龍鬚溝》問世。應該說,無論電影還是連續劇拍得都很成功,劇中一個個真切感人的畫面,又龍鬚溝邊的人又帶回到童年時代。

老舍筆下的龍鬚溝,北京最大的跳蚤市場

1950年新中國開始對金魚池的改造,政府發動群眾力量疏通河道,龍鬚溝被改成了暗溝,金魚池重新變清成了可以划船的公園,但文革前由於北京連年缺水加上人口激增,金魚池公園被填平成了居民區,金魚池一帶已經都是平房了,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金魚池公園,老北京的跳蚤市場,金魚池地區雖窮卻不荒,看過老舍龍鬚溝的人都會記得,那裡的武行八座三教九流,其中不乏買賣人,而北京最大的跳蚤市場就坐落在龍鬚溝北岸的東曉市街,當年這裡的人氣可絲毫不讓如今的潘家園。

據《宸垣識略》記載:“東小市在半壁街南,

老舍筆下的龍鬚溝,北京最大的跳蚤市場

隙地十餘畝,每日寅卯二時,舊貨物者交易於此,惟估衣最多。”而1933年《北平地名典》中將這裡改稱東曉市,倒也名副其實——每天半夜到拂曉時分,都會有商販拿著舊貨、雜物到這裡擺攤售賣,形成街市,但到天明以後就散去了。一首竹枝詞寫道:曉市東西遙對峙,平民買賣鬧如蜂。萬般故物雜真贗,準備收攤九點鐘。

老舍筆下的龍鬚溝,北京最大的跳蚤市場

宣武門外的西曉市卻早已消失,崇文門外的東曉市則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後。據老人回憶,每天天不亮,有舊傢俱、舊衣物、舊炊具、古玩字畫、舊瓷器,甚至廢銅爛鐵,一個又一箇舊貨攤兒,一直從東曉市街延伸到蔥店前街、后街、東唐街、西唐街、章駒衚衕等多條街巷裡。而擺攤的也不光是白天打鼓的,也就是收舊貨販子,也有前朝有身份的人破落了,又愛面子不好意思光天化日之下賣東西,就半夜上這兒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