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馬雲出生在人口小國,會怎麼樣?

如果马云出生在人口小国,会怎么样?

現在在中國有很多生意都比較好做,而這些生意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跟人多有關。比如說電子商務,馬雲所從事的行業就是電子商務。如果馬雲出生在一個人口小國會怎麼樣?

如果马云出生在人口小国,会怎么样?

全世界範圍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紅紅火火的地方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在美國,另外一個就是在中國。為什麼?這其中的原因也並不複雜,就是因為人多,全世界範圍之內使用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的人數是最多的,可以說是遙遙領先於使用其他語言的人數。而人一多做生意就好做了。這其中的道理就是規模經濟這四個字。人多銷售量大,就可以讓生產和服務的平均成本被攤薄。同樣的道理,在中國快遞業也非常發達,出國的朋友可能都會發現,在其他國家快遞業就沒有那麼發達,而在中國快遞業可以說是紅紅火火,特別是在人口密度比較高,人口眾多的地方,比如說長三角,甚至可以實現長三角包郵。

如果马云出生在人口小国,会怎么样?

還有一個例子也比較好玩,叫安全扣。大家知道有很多汽車,當你不繫安全帶的時候,它會發出一種非常刺耳的聲音。而在中國有很多人不喜歡系安全帶,當然這是要批評的。但是有趣的是在中國就有這樣一種產品叫安全扣。你把這東西往安全帶的那個插口裡插上去,這個汽車就不叫了。很多老外到中國來看不懂了,說這樣的商品怎麼能叫安全扣?它應該叫不安全扣才對。可是就這麼一種很奇怪的商品。在中國居然存在,而且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樣式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偏好。不難理解,這也跟中國人多有關。恰恰是因為人多才能支撐這樣的商品的存在,同時也才可以允許這麼小的一種產品,有各種各樣的樣式。

規模經濟的道理無處不在。規模經濟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比如說在中國,我們要發展一些戰略性的產業,大飛機,航空航天,大型的計算機,這些東西在一個人口小國,哪怕人均GDP非常高,都很難發展。因為國內的市場太小,可以動用的資源從總量上來講不夠大,只有一個足夠大的國家,才可以舉全國之力來發展類似的戰略性產業。就以大飛機為例好了。大家知道,現在世界上已經有一些廠商在生產大飛機,其中主要就是美國的波音和歐洲的空中客車,人家已經在生產了。如果你也想生產,那你想你把飛機賣給誰?你只能首先賣給自己本國的消費者。可是如果本國的市場不夠大的話,那麼你的飛機生產數量就不可能太高,這個時候成本就會非常貴,以使得自己沒有辦法跟既有的廠商進行競爭。而在中國這樣的問題就會比較小一點,因為我們有一個足夠大的國內市場。

也同樣是因為人口眾多的原因,技術的創新也會比較容易。其實我前面所舉到的安全扣的例子,它就是一個創新。這個例子還不夠說明問題。大家如果看看自己的周邊,就會發現現在新的手機款式,新的汽車款式,都紛紛首先出現在中國市場上,這個也跟人多有關。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機和汽車消費市場之一,而現在的一些產業創新週期越來越短。所以從生產者的角度來講,如果他把產品的創新中心放在人口眾多的消費市場上,就可以儘快的回收自己創新的成本,這就是中國擁有的一個巨大的優勢。讓我們再來說說服務業。服務業的生產特別依賴於本國市場,這個時候人多就更加重要了。比如說中國現在的電影市場成長非常迅速,中國很快就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影票房市場。這樣的一個巨大的市場,對文化產業的生產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马云出生在人口小国,会怎么样?

湖南衛視有一檔節目叫我是歌手,看過我是歌手這個節目的朋友們應該會注意到,以前這檔節目邀請了韓國的歌手參加,但是最近他們的邀請對象已經開始出現歐美一線的歌手了。為什麼能夠做到這樣?其實也不難理解,恰恰是因為人多,中國的電視節目的廣告收入就可以非常大,這就可以支撐去邀請一線的明星的一個演出費用。不僅如此,一個大的國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處,就是分散風險。中國有一些古話,比如說東方不亮西方亮,比如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早在古代的時候,中國就存在這樣的現象,有的地方在鬧饑荒,而另外一些地方在豐收,這樣的話,全國可以在不同地區之間調配糧食。

再比如說自然災害,有些地方在發生嚴重的地震。如果這個地震的災區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那就非常麻煩了。但是對於一個大的國家來講,就可以用全國的力量來幫助這個自然災害發生的地區。這個時候整個國家可能所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小。同樣的道理,在現代經濟增長當中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有的地區經濟增長速度非常快,而有的地方經濟在衰退,這個時候全國各地之間平均一下,經濟增長的波動性就會比較小,這些都是成為一個大國的好處。

當然大國也有大國的苦惱,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存在著非常大的地區之間的自然條件的差異,這個時候就會影響到這個國家的政治上的統一。還有地區和地區之間的發展的不平衡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一個大國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