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京東、阿里巴巴爲什麼爭相布局社區小店?

苏宁、京东、阿里巴巴为什么争相布局社区小店?

凡是帶有社區性質的入口,都是未來“新零售”的必爭之路,社區便利、社區生鮮、社區藥房。

——衛哲

苏宁、京东、阿里巴巴为什么争相布局社区小店?

互聯網優化的商品的購買效率,新零售要把優化的效率返還給消費者,因為在效率沒有提升的時候,為了提升用戶價值、用戶體驗,商家要貼很多錢,當新零售提升了效率以後,應該把效率中的大部分盈利返還給C端用戶。

一個社區便利店一個月不重複的人流在五千到一萬人是很正常,也就是月獲客量在五千到一萬人,獲客成本為零,如果鼓勵客戶到門店自提,物流成本也沒有了。社區便利店很多是24小時營業的,它的便捷性,以及對客戶服務響應速度,對應了“多快好省”中的“快”,是任何電商沒法競爭的。電商要做到一小時送達需要很高的成本,而便利店與消費者保持在500米的距離,可以做到10分鐘、30分鐘,要麼你過來自提,要麼我給你送過去。

“多快好省”中的“好”,便利店也具備。便利店已經在供應商端積累了很多好的合作關係,甚至具有一定的規模。

苏宁、京东、阿里巴巴为什么争相布局社区小店?

但便利店有兩個痛苦,一是產品數量很有限,消費者在“多”這方面滿足是不夠的;二是便利店賣的東西賣得很貴,“省”這個字也做不到。

我們現在推的模型是,前面是一個便利店,上面有一個虛擬的、類似美國好市多(Costco)這樣的倉儲式零售商,我們的商品可以做到幾千個,甚至上萬個,因為它們不再佔用門店的展示面積和門店的庫存。我的獲客成本本來就低,我再跟著2B補貨,把消費者預定的大宗商品也送到門店,物流成本也會降低。

基於這麼低的獲客成本和物流成本,是不是可以讓消費者享受到比電商更低的加價率?傳統零售不斷加價的原因,是要頂住租金、人工的上漲,加價率沒有20%至30%,傳統零售沒有法做。電商現在的加價率其實也要20%至30%,不然會虧錢。但新零售可以爭取把產品的加價率控制在8%至10%,“省”這個字就有了。

“快”,只要願意多走幾步路,自提比別人送貨還要快。或者增加少量成本,能夠做到500米遞送的話,這種速度一定是電商做不到的。

“多”,標準化的很多產品,我通過虛擬店向我的用戶展示,豐富度就夠了。

“好”,社區便利這種體系和上游品牌商已經建立一定關係了,品質優於傳統零售,不亞於電商。

所以這樣消費者“多快好省”的體驗都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這個提高的前提是效率提高,加價率低,並且沒有增加很多成本。所以,效率決定成本,成本決定價格,這是我們心目中的新零售。

苏宁、京东、阿里巴巴为什么争相布局社区小店?

新零售的結果是什麼呢?消費者滿意,效率提高,營業額也跟著提高。很多社區便利店一個月營業額在15萬到20萬,我們現在目標是要讓一個社區便利店,一個月做200萬到300萬的營業額,新零售要做互聯網的乘法,而不是簡單的加法。

我這麼一說,很多傳統零售商腿都軟了。一個社區便利店服務一萬人通常不是問題,我們來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社區便利店有一萬會員,一個月200萬元營業額是什麼概念呢?是不是2000人,每個人花1千元,就是200萬元了?

所以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在一萬人裡抓住20%的會員或用戶,使他們在你這每月消費1千塊。而你這1千塊的加價率很低,他們為什麼沒有理由把從傳統零售和互聯網電商零售中1千塊的蛋糕,留給新零售呢?現在一二線城市,一個家庭每月的消費品低於2千塊沒法活,所以這個目標並不難。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傳統零售都能夠轉化為新零售,有些傳統零售就應該被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取代。比如柯達連鎖沖印店,它沒法轉成新零售。

而剛剛例舉的社區便利店,是我們看到的具備向新零售轉型的原有業態之一。京東、阿里現在也反過來拼命去開線下小店。我們也看好社區生鮮、社區藥房。

社區為什麼變得這麼重要?互聯網講究入口,人居住的入口就是社區,你在社區把位置卡住了,他就沒有機會去傳統零售大店。也就是說,

如果社區小店的體驗、產品豐富度、價格能夠跟大店一樣,消費者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所以,凡是帶有社區性質的入口,都是新零售必爭之地,社區便利、社區生鮮、社區藥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