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今天,是2018年8月1日,“八一”建軍節。

遙想當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華民族了陷入了深深的苦難。

國破家忘的危難之際,一些青年人毅然加入到了抗擊侵略者的隊伍中去,

懷揣著一份對家園的愛而浴血奮戰,不畏犧牲。

正是因為有無數的軍人浴血奮戰,奮勇抵抗,才有了今天的繁榮安康。

70多年過去了,作為參與者,那些老兵,曾經的民族脊樑,他們還好嗎?

《山河之愛》

攝影丨賀飛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陸朝儒,91歲,騰衝人,預備二師六團。大哥被日本人殺害,為報國仇家恨,十六歲自願當兵,常跟孫子講述當年。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周述興,91歲,92軍77師師部運輸連,受傷治癒後到67軍21師 61團2營4連2排,在宜昌一代打游擊,退役後一直在老家務農,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江用之,88歲,新一軍38師防毒排。他經常把勳章拿出來戴一戴,回憶那難忘的時光。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代光榮 ,96歲,自貢人,新六軍22師戰車營4營戰袍連。四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戰後一直在家務農。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劉志成,92歲,新六軍22師獨立炮兵指揮部2營, 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去一次北京。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易俊良,89歲,軍政部學兵總隊工兵營3連4排。 退伍後回到老家,他最珍貴的收藏是一塊戰時保留下來的指南針。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先金玉,83歲,54軍168師694團2營4連1排1班。鄰居們都知道他打過鬼子,對他特別尊敬。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王俊傑(已故),100歲,黃埔軍校畢業後便投入了抗戰。他與老伴持榮譽證書合影,老伴剛剛去世。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餘柱海,91歲,93軍10師 28團2營5連1排1班,戰後一直務農為生。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蔣宣雨,98歲,四川安嶽人,新一軍敢死隊,重機槍手,數次與日軍正面拼殺,一隻眼睛失明,靠木棒行走,身體很差,獨自生活在養老院。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韋孝倫,四川遂寧人,95歲,駐印軍防炮連,參加過攻打八莫和臘戌戰役,後來加入解放軍。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張義聲,100歲,抗戰前在美國學習飛行,抗戰中擔任美國第十八航空大隊(飛虎隊)的飛行員,駕駛B25轟炸機往來於駝峰航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楊樹藩,90歲。身份一直未得到認可,在作者幫忙下證實了老兵身份,老兵不停感激, “…這下我可以死去了!”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楊在然,92歲,71軍88師264團,打過鬆山戰役。老人常在書畫中表達當年的壯志雄心。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張炳芝,92歲,遠征軍新28師。騰衝淪陷後,她和一些同學投筆從戎,在滇西大反攻中參加了松山戰役,是騰衝唯一健在抗戰女兵。過去神經受到刺激,敬禮時卻神色威嚴。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陸成棟,93歲,71軍36師107團團部,看到日軍暴行與老師一起參軍,戰後做了小學教師。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李芳公,94歲,河南孟州人。家中獨子,目睹日本人在家鄉燒殺搶,氣憤之下參加了八路軍,戰鬥中失去一隻眼睛。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何玉金,89歲,71軍81師機槍班長。14歲時,牽來家裡的一匹騾子就來報名,他說“騾子我不要了!我想當民夫,我就想加入軍隊!”參軍熱情感動了現場人員,隨即讓他參軍。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段學秀,91歲,龍潞游擊隊班長,14歲參軍在龍陵、芒市一帶作戰。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朱鳳儒,92歲,雲南保山施甸人,龍潞抗日遊擊隊司令朱嘉錫警衛,與各民族游擊隊一起在怒江邊襲擾日軍。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周秀英,88歲,45軍125師戰地醫院,護士長。志願者送了一箱牛奶給老人,讓老人感動得流淚。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段紹舜,93歲,雲南施甸人,60軍184師副班長,17歲自願參軍。老人看到關於日本對抗中國的新聞仍氣憤不已。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高田富,91歲,山西晉城人,22旅66團徐向前部。幼時目睹二哥和鄉親被日本人殘忍殺害,悲憤之下加入八路軍,為哥哥和鄉親們報仇。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盧彩文,90歲,第11集團軍總司令部少尉參謀,負責收集日軍情報,戰後回家教書。2016年獲邀赴京參加了9.3大閱兵。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王相臣,103歲,58軍少尉排長。高中畢業自願參軍,徒步從保山徒步上昆明考入軍校,在湖南衡陽、貴州一帶作戰,戰後回鄉務農。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葛連堂,97歲(已故),山西人 ,屬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129師第7旅20團奇兵連。他為不損軍人尊嚴,堅持拔出胃管站立拍照,令在場人員感動,一個月後老人去世。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李會映,91歲,騰衝人,16歲入伍預備2師,因射擊天賦秉異,贏得軍事比賽,成為一名狙擊士兵。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張正香,90歲,預備二師4團2營4連步兵。現居騰衝曲石,家教甚嚴,子女皆繼承光榮傳統。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李廷華,100歲,樂山人,第 79 軍軍部通信上等兵。老人在百歲生日時突然高聲喊到 “希望大家生活好!”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楊全宗,89歲,四川仁壽人,1944年投筆從戎,考錄到遠征軍203師607團1營機槍連1排1班。現獨居棚戶區。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苟德明,89歲,四川峨眉人,第200師599團1營機槍連2排4班 , 任重機槍手,松山 ( 大亞囗丶龍坡丶沙壩丶恵通橋 ) 對日作戰。一家人中三人殘疾。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馬國強,93歲,射洪人。新一軍30師88團傘兵隊上等兵。其老兵身份剛剛獲得認定。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蔡開順,93歲(已故),四川合川市萬壽鄉人。第二軍33師99團衛生隊,戰後未能回到家鄉,落戶在芒市遮放弄丘,略微失智,但依然能行軍禮。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辛岐山,93歲,蒲漂王頭寨人。1943年,讀高中的17歲的辛岐山毅然投筆從戎,參加抗日軍隊,從此,在抗日運輸線上生死較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吳正春,93歲,53軍134師。參加過對日高黎貢山戰役、松山戰役、騰衝保衛戰、密支那戰役。“那個時候都是咬了牙與他們拼命,敵人這麼兇殘,我們不厲害不行。”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趙明高,92歲,雲南保山一中退休教師。1941年在浙江筧橋航校學習飛行後駐紮銅梁。每天在樹下畫畫寫生,立志在去世前畫滿十萬張。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許本禎,96歲,第六軍39師116團。在雲南驛為飛虎隊所在機場執行保衛任務。老人心態好,“我還小呢”他經常說。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佘伯華,95歲,安嶽人。1938年考入合川黃埔特訓班,少校,參加第一次遠征入緬作戰。2016年去逝。

······

攝影師 賀飛 是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教師,從2014年開始,他作為志願者開始用相機記錄參加抗戰的老兵。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賀飛

到現在的4年間,賀飛拍攝了一百二十餘位老兵,為許多老兵留下了最後的影像,到現在其中有一半已經過世。

“抗戰的慘烈程度是現代活在娛樂世界的年輕人不能想象的,那時自願參軍需要巨大的勇氣,特別是中日實力對比巨大的情況下,都知道是去送死,但仍然要去,甚至爭著去。”

走過兩萬公里的山路,他拍下124位抗戰老兵的肖像

抗日戰爭時期,愛國志士王建堂出征前,他的父親給他寫的一面“死”字旗。

這些老兵每個人都充滿了故事,對於往事,他們不後悔,很多人表示,現在國家需要他們,他們依然會選擇站出來......

致敬中國老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