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投入是什么?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投入是什么?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你真的愿意投入吗?

一般是这样的顺序,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可以的话,最容易投入钱,各种培训班随便上。但这种投入,实在是最末一等。真正对孩子关心的话,是要投入自己的时间陪孩子,你愿意耐心的听他说话,愿意在你忙事情的时候被他打断,只是兴冲冲跑过来告诉你他完成了一个小手工,愿意在孩子邀请你玩游戏的时候能够陪着他一起玩;愿意陪孩子下棋,陪他放风筝,愿意听他讲幼儿园的事情,愿意给他洗澡,亲亲他,拥抱他。。。。。

很多父母其实做不到这一点,太多的时间献给手机、电视、赚钱、包括沉溺在自己的坏情绪中。

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真正成熟的人,会成熟到重新看起童话书,而孩子正是身边最好的童话。最重要的是,这种陪伴的过程,正是最好的心智教育,这中间的情感交流,词句的应用,心理健康基础的注入,都是无形而有力的,与所有外在的教育比起来,父母陪伴孩子而建立起的亲情纽带,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安全与掌控感,都是无可比拟的。

第三阶段,比陪伴更高级的是父母的学习,陪伴已经很好,如果想让陪伴的质量更好,父母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从而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深刻的理解孩子,更有方法地和孩子互动。从长远来说 ,孩子在小学后期可能和父母就有了距离,原因之一,正是孩子疯狂增长的知识让父母无法有效呼应,孩子至少在知识方向会失去和父母交流的动力,初中以后,父母会觉得与孩子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没有办法走进孩子内心。所以,教育孩子,是父母离开学校后,第二次学习最好的契机与动力。

第四阶段,学习其实是容易的,但我们学习了知识,往往用来去“征服”别人,好比一个媳妇学了育儿知识,越发觉得婆婆带孩子的方法不对,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何况现在还有“理论宝剑”,这个时候,她所学的知识非但没有帮助到她,还给她带来了恶劣的情绪。

所以说,第四个阶段,我们通过学习要实现自我改变,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完善起来,这也可以说是最辛苦最艰难的一个阶段。但有一句话,我们可铭记: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你要帮助孩子,你自己在行为模式,在个人人格的完善上,是应该不断努力的。

无数成人会发现,自己对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喜欢的地访,讨厌他们暴臊的脾气,喜怒无常的坏情绪,却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父母很像,也就是经常说的“我成为了我最讨厌的人”。

所以,对孩子教育投入的最高阶段,是通过学习改变自己。

家长朋友们,投入钱、投入时间、投入学习,投入自我改变,你在哪个阶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