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防部長突然指責伊朗是地區威脅,這是說錯話了嗎?還是在爲法國退出伊核協議熱身?

新文化街男孩


伊朗核協議簽訂後,在經濟層面上,法國是得了很多實惠的。但隨著伊朗在核協議上的鬆綁,伊朗在中東地區積極擴張影響力,導致中東地緣發生變化,尤其是其與俄羅斯的越走越近,促使地中海東海岸軍事力量的對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在軍事、地緣上的變化,也挑戰了歐洲、法國的利益。


其實從最近各方的動態來看,不僅是法國,連德國都開始關注中東地區。9月中旬在伊德利卜局勢最緊張的時候,德國表態將考慮參加美國、英國、法國組成的打擊敘利亞小組,再之後,便是德國防長訪問中東幾國,並且做出了考慮在中東地區新建軍事基地的表態。

1.伊朗在中東地緣軍事上的擴張,尤其是和俄羅斯的走近,促使法德為首的歐盟開始戰略焦慮。

法德先後介入中東地區,折射出的是整個歐盟對中東局勢的擔憂。如果說在經濟層面,伊朗核協議使歐洲獲益匪淺,但在軍事安全和地緣政治上,伊朗的中東什葉派之弧戰略和俄羅斯新中東政策的實施和結合,導致了歐盟的擔憂。這促使歐盟在中東地區,尤其是地中海東岸的安保線上,需要依賴美國的軍事力量。

在9月初,法國和英國媒體就披露,伊朗在給伊拉克境內什葉派民兵提供彈道導彈、並且在敘利亞境內、黎巴嫩境內直接修建導彈工廠。西方媒體的這種報道,折射出的就是西方對伊朗軍事力量的擔憂。而伊朗由於自身處境,在9月中旬和10月1日,分別高調的從本土發射了精確制導的彈道導彈,對伊拉克境內的伊朗庫爾德武裝、敘利亞境內的極端分子進行了打擊,伊朗這樣彈道導彈力量的展示,引起擔憂的絕不僅僅是以色列和美國。作為美國盟友的法國和德國,恐怕也是有所考慮。因為很明顯,美國一旦和伊朗徹底撕破臉,武力相向,殃及的一定最先是歐洲。法國和德國作為其盟友,必須服從美國這一戰車的意志。



2.伊朗和俄羅斯一同構築的能源體系挑戰歐洲的能源多元化戰略,促使法國開始在伊朗核協議上是否鬆動。

歐洲為了擺脫被俄羅斯的能源束縛,近幾年開始積極的實施能源多元化戰略。敘利亞危機爆發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沙特和伊朗分別主導的一條通向歐洲的能源通道之爭。隨著敘利亞局勢想著伊朗和俄羅斯方向傾斜,什葉派能源通道顯然佔據了上風。但讓歐洲擔憂的是,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導致伊朗和美國的關係重新恢復從前敵對狀態,即便什葉派能源通道完成,由於美伊關係的不穩定伊朗還是會以此要挾歐洲,這和伊朗動不動就要挾控制霍爾木茲海峽一樣。同時伊朗和俄羅斯的走近和同盟體系的建立,導致即便由伊朗到歐洲的能源通道完成,歐洲還是沒辦法擺脫俄羅斯在能源上的卡脖子,這就導致了以法德為首的歐盟在能源佈局上將伊朗推向對面,而是向沙特和美國靠攏。這也就是歐洲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態度。


除此之外,伊朗核協議簽訂後歐洲在伊朗所能獲得的實惠,都已經開始消失。在美國的制裁壓力下,歐洲各個巨頭都開始撤出伊朗市場,即便是有德法政府在背書也不起作用。顯然從現實角度而言,退出伊朗核協議,待伊朗在各個方面妥協之後再加入,其實更加符合法國和德國為首的歐盟的利益。


中評軍事


法國防長的這一表態,不代表法國開始敵視伊朗。我們在看新聞的時候,應將所有內容和細節抓住。


所謂法國指責伊朗是地區威脅是媒體的一個斷章取義

這則新聞發生在本月2號,是這位女防長和美國防長瘋狗馬蒂斯在會晤之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說的。

這位女防長的表態之中有幾個核心的新聞點:

1、法國和美國都認為,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是一個地區威脅,這裡並沒有直接說伊朗是威脅。


2、法國認為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議題。


3、法國認為與伊朗展開的對話與談判應該著手其武器項目和伊朗在該地區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從以上三點已經可以看到,法國在美國面前,已經在很努力地找與美國的共同點,但是極盡全力地保留自己與伊朗的共性,否則法國可以直接順著美國的一貫立場背書,認為伊朗的政權是邪惡的,伊朗的行為是流氓的,伊朗的政權需要被推翻等等。七師弟認為,

法國如此曖昧的表態,只是將矛盾衝突的點鎖定在伊朗的彈道導彈,而避免評論和表態對於伊朗政權的態度,這已經是最大的妥協。

彈道導彈嘛,大家都會常規地反對一下,就連我們也會反對某鄰國大力發展彈道導彈。

而且伊朗的導彈也確實高調了一點,十月1日伊朗向敘利亞東部發射的若干枚導彈,導彈的彈身上就用伊朗文和宗教的方式寫上了“美國之死”“沙特之亡”等類的詞語,相當高調。


法國依然支持伊核協議

不過媒體遺漏的,恰恰就是法國防長關於伊核協議的表態,這位女防長在被問及伊核協議的問題時,提出了這樣幾個關鍵點:

1、伊朗協議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協議,但是法國認為這是一個目前值得保留的協議。

2、法國認為伊核協議可以有效緩解伊朗的核武器進程,對於地域和平是有諸多有利。

馬克龍欲構建歐洲利益框架下的伊朗和平協議

伊朗對於歐洲的經濟運行有著諸多重要性,這個七師弟已經論證過了。在美國一方面既擺脫歐洲利益考量,同時又虎視眈眈伊朗的情況下,七師弟的預判基本應驗了,那就是歐洲將逐步站出來在世界舞臺發聲和工作,馬克龍近期在諸多場合一直在表示,法國將努力在維持伊核協議的同時,爭取在更大的框架下構建新版的伊核協議,而更細緻的伊朗核進程監督和彈道導彈限制,都在法國未來構想的框架之下。


七師弟


法國與伊朗的關係確實是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但還談不上緊張,現在說法國退出伊核協議,還言之過早——還要看法國接下來的動作。美國防長馬蒂斯跑到法國,目的之一就是在為建立“反伊聯盟”做工作,現在看來,法國至少是還沒答應。先說兩個消息:

10月2日,法新社的報道,法國當天宣佈凍結伊朗情報與國家安全部及兩名伊朗男子的資產。

10月2日,法國國防部長帕利表示,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確實是一個威脅,伊朗在整個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


從這兩個消息內容來看,法國在伊朗問題上的態度似乎“有所鬆動”。帕利表示,這些問題(伊朗彈道導彈、地區影響力)應該成為與伊朗談判討論的重點。10月2日,帕利與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舉行了會談,在聯合記者會上,帕利做出了上述表態。顯然,帕利擔心的是伊朗不斷提高的軍事實力、在中東地區日益提高的影響力。實際上,法國始終擔心伊朗的軍事實力以及地區影響力。

在5月8日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之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曾提了個“折中方案”,結果胎死腹中。從馬克龍的提案,就能夠看出來:法國是既想維護伊核協議(伊核協議對歐盟極為有利),又不想讓伊朗成為中東地區是霸主(限制其發展也是歐盟想要的)。只不過是受形勢所迫(就是受利益驅使),歐盟最終選擇了維護伊核協議。但有一點需要說明:維護伊核協議可不等於無條件支持伊朗。



法國防長帕利在聯合記者會上也提到了必須維護伊核協議:伊核協議不完美,但須保留,並將盡最大努力讓伊朗繼續執行這一協議。馬克龍的“折中提案”:繼續談判,重籤一份新的伊核協議,包括2025年後伊朗核活動問題、彈道導彈計劃以及中東地區的一些熱點問題。實際上,不只是法國關注伊朗、中東問題,英國、德國的目光也緊盯著中東地區。在英、法表態“可能參與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之後,德國也站了出來——表態“考量參與”,德國防長訪問中東國家,考慮在中東地區建立軍事基地。


伊朗導彈圖譜

英、法、德顯然是想擴大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歐盟的三駕馬車(英國脫歐,已算不上)主要目標針對的是俄羅斯,另一方面也有阻止伊朗擴大影響力的用意。伊朗與俄羅斯的合作,努力擴大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這無疑會威脅到歐盟的利益,包括法國在內。帕利的言論體現出的是法國或者說是歐盟的擔憂,同時也透露出另一層意思:法國等歐洲國家要的是伊核協議,一個更符合歐盟利益的伊核協議,歐盟支持的是伊核協議,而不是伊朗。


從這兩個消息上來看,法國這是有意在敲打、警告伊朗——就在帕利這番表態之前,伊朗發射彈道導彈打擊了位於伊拉克境內的伊朗庫爾德武裝。伊朗的軍事行動讓歐盟感到擔憂,適時敲打一下,這是必然的事。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儘管很多歐盟企業陸續撤出伊朗,歐盟也會繼續堅持伊核協議,一方面是出於歐盟能源多元化的考慮,另一方面是出於歐盟的戰略考量。局勢發展到現在,已不僅僅是經濟利益的問題了,更牽涉到未來世界格局的問題。


這兩件事,儒道之主認為,還不能看作是為法國退出伊核協議“預熱”。但法國的態度無疑是已經發生了些細微的變化——堅持伊核協議沒變,多了個對伊朗“適當”的敲打。法國是否會退出伊核協議,還要看後續的局勢發展,但個人並不認為法國會當這個“出頭鳥”,最有可能先退出伊核協議的國家是一向唯美國馬首是瞻的英國——退出伊核協議,對歐盟國家來說也是一大難題。

法國等歐盟國家更想要的是限制伊朗軍事能力的新伊核協議,這與美國沒什麼區別,但有一點不同:美國不擔心伊朗重啟核計劃,歐盟不僅擔心伊朗擁核,還擔心與伊朗發生戰爭、中東大亂、難民問題等等。一個相對穩定的中東,符合歐盟的利益,所以才有了歐盟堅決反對美國遷館耶路撒冷、撕毀伊核協議,甚至是不惜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利益,是決定法國等立場的唯一風向標,不僅包括經濟,還包括戰略利益、國際影響力等等。



儒道之主


實際上,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伊朗始終承諾繼續遵守核協議,不是伊朗怕美國,而是想通過核協議牽制歐洲。因為伊朗不僅有歐洲的投資企業,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伊朗退出核協議,勢必重啟核計劃,那將會遭到以色列和美國的軍事打擊。以伊朗的軍事實力和彈道導彈,完全可以覆蓋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並且還有一張牌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中東就會陷入劇烈的動盪和混亂之中,難民將是歐洲最大的難題。


從伊朗方面講,歐洲絕不會退出核協議棄伊朗不管的。美國退出核協議到蓬佩奧提出的12條,伊朗反應並不激烈,反而對歐洲提出3條意見,認為歐洲對伊朗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措施。在美國宣佈要限制伊朗石油出口時,魯哈尼之所以在訪歐時聲稱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其實就是有意在警告歐洲。如果歐洲在核協議上妥協,那麼伊朗會做最壞的打算。

從歐洲方面講,即要維持核協議,又不願意使美歐關係徹底決裂。這裡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國家俄羅斯,憑普京的雄心勃勃,歐洲離了美國是萬萬阻擋不了俄羅斯的。但是隨著11月5日越來越近,不給好處怕伊朗到時候真的“破罐破摔”,哈梅內伊早前就說過考慮要退出核協議,於在9月24日聯大會召開之際,英法德中俄伊聯合發表聲明,繼續維護核協議,同時歐盟與伊朗建立繞開美元的石油交易支付系統,以規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然而歐盟的這一舉動,必將會引起美國的強烈不滿
。美國防長馬蒂斯訪法就有試探的味道,看一看法國到底對伊朗是持什麼態度?於是法國防長便指出了伊朗的彈道導道對地區的和平和穩定構成了威脅。這也從側面上反映了法國對美國和伊朗很糾結。

其實美國退出核協議,其核心就是伊朗的彈道導彈和在中東的軍事活動,即出兵敘利亞和什葉派之弧。在2015年核協議簽訂後,伊朗的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流星和泥石兩大系列導彈技術突飛猛進,伊朗成了中東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因此伊朗便有了足夠的底氣進行軍事擴張。從敘利亞到也門胡塞和黎巴嫩真主黨,伊朗對外的軍事輸出異常頻繁。不僅引起了以色列、美國和中東其他國家的擔憂,也引起了歐盟的擔憂。照此發展下去,伊朗便成了中東不穩定因素。


我們說伊朗核協議是敘利亞問題的繼續。俄羅斯與土耳其9月17日達成政治解決伊德利卜意見後,在聯大會上敘利亞外長卻要求美國、土耳其和法國撤出敘利亞,並沒有包括俄羅斯和伊朗。法國不僅被邊緣化,而且要求撤出。從另一個角度講,敘政府也是代表俄羅斯和伊朗在發聲。做為俄羅斯無法撼動,做為伊朗就不是那回事了,伊朗到變得理直氣壯了。法國防長指責伊朗,還是針對敘利亞。

法國防長不是說錯話,也不是針對核協議,而是針對歐盟在敘利亞的利益。


適情雅趣



法國突然公開指責伊朗是地區威脅,意味著被伊朗與國際社會譽為最力挺伊朗保留伊核協議的帶頭人法國已經不屑於再演戲了,暴露了狐狸的尾巴——法國對伊核協議的真實立場跟美國如出一轍!伊朗寄希望於歐洲三大國的幻想徹底破滅了!法國這麼做,一方面認為伊朗的彈道導彈對歐洲是巨大的威脅,另一方面緊跟美國,假借美國的實力與威力來維持法國搖搖欲墜的世界大國的影響力與地位。



1.5月8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史上最高級別的制裁,以及對違反美國禁令繼續與美國做生意的外國企業、個人實施二級制裁。歐洲三大國法國、德國、英國隨即多次表態力挺伊朗保留伊核協議,特別是法國還因此批評美國。在伊朗與國際社會看來,法國、德國、英國是保留伊核協議的中堅力量,歐美的裂痕在加劇。


在以往的相關分析中,我早就指出,法國、德國、英國對伊核協議的立場其實跟美國是一樣的,只是為了讓伊朗就範,歐美演雙簧,美國扮黑臉,法德英扮紅臉,雙管齊下,紅黃雙擊,使伊朗喪失迴旋的餘地,最終不得不向美國屈從。



2.10月2日,法國國防部長帕裡在與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舉行會晤時公開宣稱,伊朗的彈道導彈對歐洲構成了威脅,伊朗是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威脅。很多人深感意外,其實,這才是法國對伊朗,對伊核協議的真實立場,展示了真面目。


美國對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非常不強,一直想方設法解除,這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提出的對伊朗十二項要求體現得非常明顯。法國也認為伊朗的彈道導彈對歐洲構成了威脅。伊朗的流星、泥石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為3000公里,一如果部署在伊朗西部,不僅覆蓋了德國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羅馬,還能打到法國東部邊境。對於歐盟,這是潛在的威脅,儘管伊朗的彈道導彈主要是威懾、打擊中東地區的宿敵。


近年來,法國、英國的實力不升反降,其世界大國的影響力與地位搖搖欲墜,特別是法國2017年的GDP已被印度超越,過一兩年英國的GDP也將被印度超過。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中,法國、英國也來越邊緣化,再不力挽狂瀾必將喪失世界大國的地位,滄為歐洲大國。馬克馬上臺後,把重振法國的世界影響力作為重要的實政目標,但法國實力有限,靠自己是做不到的。於是,馬克龍把目光瞄準特朗普——法國爭當美國最親密的盟友,最得力的助手。通過捆綁美國,大樹底下好乘涼,以此維持法國的世界大國地位。為此,法國對美國亦步亦趨,跟隨美國空襲敘利亞,共同對付伊朗等等。今後,法國與英國為了美國的“最親密的盟友、最得力的助手”這一個地位而爭風吃醋,閃鬥不止。


飛狼


法國國防部長帕利

10月2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訪問法國,在與馬蒂斯會晤以後,法國國防部長帕利表示,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是一個威脅。請各位看官注意,法國國防部長並沒有指責伊朗是威脅,而是指責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是威脅。原因也很簡單,伊朗與歐盟近在咫尺,伊朗的彈道導彈如果發展起來,對歐盟威脅太大。在剛剛結束的聯合國大會上,英國、法國、德國的外長達成了為伊朗石油貿易建立一個結算系統,用以規避美國的經濟制裁。可見,法國國防部長稱伊朗彈道導彈計劃是威脅,既沒有說錯話,也不是為法國退出伊核協議熱身。

伊朗導彈

並且,法國國防部長帕利接下來表示,對待伊核問題上,法國與美國的態度不同,依舊認為應該留在2015年達成的伊核協議中。法國認為,儘管伊核協議不完美,卻能夠有效地延緩伊朗的核武計劃。如果沒有現在的伊核協議,那麼,伊朗將加快核武器的研發,後果非常嚴重!

法國一直主張留在伊核協議,法國總統馬克龍年輕氣盛,非常熱衷於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法國的影響力。在伊核問題上,馬克龍是挽救伊核協議最積極的支持者。馬克龍認為,各方應該繼續談判,在現有伊核協議的基礎上達成一個更廣泛的協議,不僅僅包含對伊朗核活動的監督,還應該包括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等內容!

法國總統馬克龍

如果伊核協議破裂,伊朗重啟核武計劃,勢必與美國的衝突加劇。不僅僅會影響法國的經濟利益,更可能產生更大規模的難民潮。敘利亞內戰產生了500萬難民,大部分湧向了歐洲,差一點造成歐盟四分五裂。如果伊朗動亂,產生的難民會遠遠超過敘利亞內戰,到時候可能將歐盟“淹沒”。所以,不論是法國總統馬克龍,還是德國總理默克爾都極力要求保留伊核協議。更何況,法國總統馬克龍還有一個“法蘭西強國夢”!

歡迎大家討論,伊核協議能否保留?


美國觀察室


這個問題的表述有斷章取義之嫌,法國的國防部長帕利在記者會上同時還表示:伊核協議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協議,但這一協議依然值得保留,法國在伊朗彈道導彈計劃上的立場沒有什麼不同。在伊朗問題上,法國和美國有共同利益,但也存在分歧,而法國外交的投機性也表露無遺。


在修訂伊朗核協議問題上,歐洲國家和美國早有共識。今年年初,英法德三國就成立了工作組與美國國務院就修訂伊朗核協議進行了工作層面的會談,並且達成了初步意見,即以限制伊朗彈道導彈開發為主的歐洲版“伊朗核協議”來換取美國留在該協議彙總。今年4月24日,馬克龍訪美為挽救伊朗核協議作最後的努力時就告訴媒體:現有伊核協議不充分應加入3項支柱內容,即限制伊朗2025年以後的核活動、彈道導彈項目和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4月29日,英法德三國首腦達成一致,伊朗核協議需要保留,但可作適當修訂,這也是歐洲國家此後的立場。只是後來由於特朗普一意孤行地採取單邊主義行動,歐洲國家在中俄力挺伊朗後,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而對美國作出了不同的表示。但是在遏制伊朗問題上,歐洲國家和美國還是有共同利益的,尤其是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對歐洲國家的威脅更大並且更直接,現在伊朗正在開發射程超過2500公里的流星4號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的本土,但攻擊美國在中東和歐洲的基地還是有可能的。


美國和歐洲對於伊朗核協議的態度是有根本不同的:特朗普不在乎伊朗退出,而歐洲國家則無法承受伊朗退出的嚴重後果。所以歐洲國家要力勸伊朗留在核協議中。法國退出核協議不符合歐洲國家的利益,只是希望在美國“極限施壓”下從現有的核協議框架下攫取更大的利益。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後,法國等歐洲國家的表現就是投機:

對伊朗口惠而實不至,在中俄拿出具體措施力挺後才從經濟措施上對伊朗給予了支持,但同時又在政治上希望能夠藉著美國的壓力從伊朗那獲得更多更大的安全利益。雖然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和歐洲的伊斯蘭化對法國等歐洲國家是個威脅,但是歐洲國家不希望也無法接受伊朗核協議破裂的嚴重後果,這就是歐洲國家對伊朗政策的底線,畢竟一個敘利亞的難民潮就讓歐洲難以承受,更何況由此可能產生的安全威脅呢?


美國國防部長此行是希望協調盟國對伊立場,而法國的表態則是雙方會談後對伊朗立場的新一輪試探,只是現在和蓬佩奧提出伊核協議“12條”的局勢不同,伊朗能作出多大讓步仍未可知。


雲霄飛翼78


說錯話是不可能的了。不過退出伊核協議也不是那麼隨意。

法國國防部長帕里斯(右)和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統一口徑,指責伊朗是地區威脅。


法國人歷來就最推崇實用主義,所以你很難看到法國人會為了所謂道義就能犧牲掉利益。二戰時候,英國碎了,蘇聯也碎了,但是法國為了保住巴黎不被擊碎,他們幾乎是囫圇個兒的投降給了納粹。你再看看七年前的薩科齊,前腳卡上校為了結交法國,對薩科齊一擲就是五千萬歐元,但是小薩後腳就蹦跳著把利比亞給擊碎了。伊朗人不會不知道法國人的尿性。所以對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盟三架馬車,伊朗應該是早有算盤——這幫人可以用但是不可以依靠。所以,伊朗對於歐盟的態度始終是耐人尋味的,他既表示伊朗沒有必要研發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彈道導彈——等於說伊朗並不打算對歐洲採取軍事上的威脅,但是伊朗始終不願意放棄這方面的權力,除了要鎮住自己的中東宿敵之外,也包含著伊朗對歐盟亮肌肉的潛在動機——也就是說,我伊朗雖然不打算軍事上威脅到你,但是我可以做到,因為美國每次軍事打擊他國的時候,你們歐洲從來都是和美國一丘之貉的。這種態度彰顯的是伊朗人的政治智慧,才不像卡上校,以自廢武功的方式求保命。

對法國人來說,其實也一樣——必要的時候可以以伊朗為籌碼和美國對賭博弈,2015年英國法國德國參與到了《伊核協議》的簽署,其實就是歐洲利用了伊朗在能源體系和區域影響力等方面的權重,勝了美國人一局。但是法國人不會為了所謂的國際道義,就把自己置於伊朗的能源威脅和軍事威脅之下。對於法國人來說,既能用伊朗來反制美國,也能借助美國來削平伊朗的稜角,才是上上之選。



為了拿下這支“上上籤”,法國可謂用心良苦。

在5月8日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一直到9月24日中英法德俄伊朗六國外長在紐約舉行的外長級別會議為止,法國都是堅決反對退出伊核協議的,兩個月前法德兩國還高調發布了歐盟阻斷法令。雖然這個法令並沒有阻斷歐盟企業出逃伊朗的風潮,但是似乎並沒有“動搖”到歐盟和美國倔強到底的決心,所以在此次六國外長會議上,歐洲三劍客中俄還一起商定了建立“獨立結算機制”來規避美國製裁,保護歐洲企業和伊朗之間的貿易關係。給人感覺法國歐盟那幫人這回真是要為伊朗而就義了。伊朗有沒有被感動到不清楚,但這條消息應該很是振奮了一些不明就裡的挺伊人士。然而才一個星期不到,形勢突然就逆轉了——

據法新社報道,法國國防部長弗洛倫斯.帕裡於10月2日在巴黎突然公開指責伊朗的核彈道導彈計劃項目是一個重大威脅,並稱伊朗的地區影響力讓人擔憂。這套說辭和當初特朗普執意退出伊核協議的說辭是何其相似。而就在同一天,法國宣佈凍結了伊朗的情報機構和國家安全部門的資產,理由是他們6月份參與策劃了對法國境內一個伊朗反對派組織的襲擊計劃。招呼也不打,說翻臉就翻臉?其實不然。

內塔尼亞胡在聯大會上展示伊朗的核倉庫照片


我相信伊朗對於法國的突然反水並不會覺得有多“突然”,因為伊朗非常清楚自己在歐盟心中的位置,而距離11月4日美國對伊朗能源出口的“清零計劃”已經日益臨近的背景下,這一天來得一點都不突然!當然,法國也不是挑頭的,事實上法國是看到了美國的起手式之後,才拿起磚頭跑到井邊的。這個起手式,我認為是9月27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聯大會上向全世界展示摩薩德查獲的“伊朗核材料倉庫照片”一事。美國只要把伊朗死死按在“秘密研發核武器違反了伊核協議”這一條上,伊朗就無法翻身。法國當然要跟進,這是法國人收穫一個“人畜無害的伊朗”的好機會。

但是前面也說了,法國不會輕易退出伊核協議。法國退出伊核協議,不僅意味著歐盟完全輸掉了和美國之間的角力 ,更意味著把伊朗推向極端。一個玩極端的伊朗,不知道歐盟能不能承受得住?能源危機加地區動盪引發的難民危機,甚至還有伊朗極端勢力對法國利益甚至法國本土的滲透破壞,法國人才不願意承受。而且法國退出不會產生太大的作用,因為中俄肯定會留在協議裡,這將極大的抵消法國退出所造成的影響。法國人最終要做的,和美國一樣,讓伊朗對當前的《伊核協議》做出足夠的修改和讓步,限制伊朗的導彈技術和有可能存在的核計劃,以及伊朗的地區影響力。這樣伊朗才能為法國所用又“人畜無害”。如果直接退出當前的《伊核協議》,法國立馬就喪失伊朗這枚棋子不說,你讓法國人從美國人那裡進口高價能源來補充自己的能源缺口,法國人心裡會願意嗎?鬼才信。別忘了,法國(歐盟)和美國及伊朗之間是三角關係,只會相互利用和彼此制衡,不會出現其中兩方聯合把一方弄死的情況,尤其是處於弱勢一方的歐盟,更不應該和最強的美國聯手弄死最弱的伊朗,這對歐盟來說是長遠的傷害。如果法國不信邪走了這一步,那就等著“美國優先”的特朗普一步步把歐盟忘死裡壓制吧。


獨釣寒江


法國是否退出伊核協議就看美國給法國在中東的利益或者說美國能給法國多少歐洲及世界的利益。隨著英國退出歐盟,英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直線下降,美國雖然沒有沒說,但是基本上英國算是從美國核心盟友圈中被剔除了,美國需要選擇新的盟友。從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美國一直希望將歐盟解散,英國的退出可以說是美國戰略的勝利,但並不一定是英國的勝利,從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與歐盟計劃組建自由貿易區就可以看出,英國經濟其實非常依賴歐盟,只是這一計劃已經被歐盟拒絕。

而且前段時間由於英國的軍費不足,英國的戰略核潛艇缺乏導彈而計劃“回港休整”,美國已經計劃讓法國的軍事力量來替代英國,成為美國新的戰略盟友。而且近幾年法國與美國的合作非常“密切”,從干預利比亞到敘利亞內戰,這其中都有法國、美國合作的身影,因此在一些關鍵時刻法國跳出來“迎合”美國其實非常正常。法國希望替代英國來與美國合作實現自身價值,為法國爭取更多的利益。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現在歐洲對伊朗的支持已經名存實亡,歐洲大多數的企業已經從伊朗撤出。伊核問題只是歐盟在政治立場上發聲的一個渠道,由於美國在經濟等領域對歐盟的“制裁”,讓歐洲明白必須組建一個“政治實體”來應對美國的挑戰。但是由於多個國家組建的歐盟內部政治立場並不一致,這給美國機會。

隨著德國在歐盟內部的權利越來越大,法國預見到了威脅,特朗普對馬克龍的試探就是對歐盟內部穩定的試探。隨著英國退出,法國與德國在歐盟的權利爭奪也是非常激烈的。

因此,在未來法國是否退出伊核協定要看美國給法國的利益及歐盟內部的協調。雖然近期法國凍結了伊朗情報部門的資產,但在短期內法國為了歐盟的利益不會從伊核協議中退出!


昨思今明未武


我本來對女性當國防部長並沒有偏見,但她的朝三暮四,讓法國人的“水性楊花”性格,在她的身上表露得活靈活現。

伊朗國慶閱兵遭遇恐怖襲擊,本就是沒臉的事,而又偏偏是革命衛隊遭襲,豈不更是丟臉?經過撥絲抽繭,終於發現襲擊組織者就躲在幼發拉底河營地,如果不予以打擊,怎麼還算是波斯人後裔?發幾顆導彈算什麼?你們又不提供飛機,伊朗就剩下幾千顆導彈了,不用它們用啥?

難道不僅恐怖分子害怕了,你法國也肝兒顫啦😊若不心虛,害怕為啥?

是不是感覺到伊朗不再是軟柿子了?是不是看到伊朗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和打擊敵人的本錢了?

是不是你的虛榮心開始發作了:一個被壓迫的民族就不該有反抗的力量?

所以,你就想到要投靠美國了;

想到了要用誣陷、栽贓的老手法,把伊朗妖魔化;

想到了自己以前為何那麼幼稚,竟然與價值觀完全不同的國家站在同一個立場;

想到了要揮舞大棒,實現你往日的榮光。

但不要忘記了,伊核協議是公平的,簽字雙方都受益,不是誰給誰的施捨。

不要忘記了,伊朗不是伊拉克和利比亞,強烈的宗教獻身精神,一定會讓任何侵略者臉上無光。

不要忘記了,伊朗是在應敘利亞'政府'之邀,打擊敘境內的恐怖分子,如果誤傷到你的人,也是活該。

和平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不是誰的恩賜,不是單方就能決定的,更不是喜歡顛倒黑白的國家所能左右的。

伊朗從來不怕威脅,伊朗從來不畏懼挑戰,伊朗一直站在'中東反恐第一線,伊朗一直在中東擁有話語權。

你法國的石油公司不是已經被美國嚇破了膽,草草退場了嗎?你們法國政府的'支持不也是在做表面文章。老牌殖民者的狼牙早點露出來吧,趁著美國大哥哥定的限期未到,你法國也能好好表現一場。

保衛自己的國土免受侵犯,伊朗沒有錯;

用一切手段,打擊自己國家的敵人,伊朗沒有錯;

反對國家分裂,穩定國內局勢,伊朗民選政府沒有錯;

幫助鄰國,恢復國內秩序,伊朗也沒錯。

該來的總要來,但結果一定不是你法國想象的那樣。

請法國不要再“猶抱琵琶半遮面”了。男人些好嗎!要麼支持反恐,支持伊核協議,要麼就退出,投到美國的懷抱,咱們戰場上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