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第二彈:監管部門開始出手

近期行業狀況頻出的情況下,各級的監管部門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在地方首先各自出臺政策維穩以外,全國性的互金整治小組也在結合局勢加強研究進一步的政策。

上週我們整理了相關的政策,作為政府出擊的第一彈,週末第二彈出臺!

8月12日,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再次召開會議,分析當前的風險,制定了化解當前風險為重點的工作目標,同時列出了10項舉措。

第一項:要暢通出借人投訴維權渠道,網貸機構建立溝通機制,地方政府設立溝通窗口,解釋政策,回應訴求。

這一點很顯然是針對最近這段時間出現的一些現象:

維權難,平臺出問題之後,投資人先是去平臺,有的平臺直接跑路,有的平臺性質惡劣,那麼用戶就會去報案或上訪,但是這之中的難度非常的大,比如杭州直接請去體育館,政府部門守衛森嚴,情緒激動著直接拖走等等事情屢見不鮮,地方政府不作為,投資人聚集北京,開始引起了一定的注意。

這都是最近這段時間真實發生的事,投資人中雷了之後,無路可走,慘不忍睹,有跳樓的,有整天整夜無眠的,絕望無助的;

如果政府部門能夠快速的解決與人民共同的渠道,那麼投資人會感覺多了一份依靠,不過拋開網貸這個事件不說,政府部門的溝通渠道的暢通性始終是一個大問題,這次能解決好嗎?

第二項:展開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引導機構合規經營和健康發展。

這一點以目前的實際狀況來說,基本上是沒有實施的空間。因為原來是地方出臺自己的政策,而後又說國家要統一的出臺政策,但是始終沒有政策出臺,所以無標準,就意味著無整改,這一點看來還要進一步的看國家會不會快速的出臺統一性的政策文件。

第三項:要多措並舉緩釋風險,指導網貸機構兼併重組,資產變現,與金融機構合作等多種市場手段緩釋流動性風險。

當前,流動性風險是網貸平臺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少平臺都是一點一點的被擠兌死的,在投資人都大量進行提現撤退的時候,平臺遲早會有枯竭的一天,也就慢慢的暴雷了。這一條還是反映出了政策性的內容慣說套話,實際怎樣來做,根本不知道。

第四項:要壓實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責任,已退出機構要依據破產法、公司法及有關監管要求制定清盤兌付方案,股東依法負連帶責任,相關部門監督執行,切實提高債務清償率。

網貸平臺最怕的就是跑路,那樣你人都找不到,報警之後最終也不會有太好的結果。這一點可以說就是針對的這種情況,明確責任了之後,股東逃不了。

第五項:規範網貸機構的退出行為。要報備,確保出借人合法權益。

近期大量的網貸平臺退出了這個行業,他們也知道做不下去了,真的是不給路走啊,退出又面臨著高逾期,無法處理,真的是一臉懵逼。如果有標準的流程,那麼平臺退出的壓力也會小點,投資人的損失可能也會小點。

第六項:惡意退出的平臺嚴厲打擊。就是那些跑路的,出逃國外的等等,抓回來嚴厲處罰,前段時間聯璧金融的人抓回來一個,也有一定的關注度,不過目前惡意跑路的平臺並不是很多了,但這一條也很必要。

第七項:加大對逃廢債行為的打擊。這一點其實是最近害了很多平臺的,網上現在已經形成了一股力量,他們是那些借錢不還的老賴,整天聚成群黑平臺,希望平臺早點死,自己不用還錢了,在加上國家對催收的限制,平臺確實是有點束手無策,所以逾期率大增,自己墊付到彈盡糧絕,無奈逾期或限制提現。

徵信確實是解決借貸市場的一劑良藥,但是中國的徵信太落後了,這次國家要平臺上報失信名單,並納入數據庫,以後對其有所限制,對老賴有了一定的震懾作用。希望能夠加大實施

第八項:加強投資人教育,風險識別。作為一個多年的投資者來說,這一點其實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大多數人只有投資理財的意識,但是沒有風險意識,即便你教育了半天,看到一個高收益的產品,還是會忍不住,最後可能上當了,所以只有一個人自己有意識了,才會去注意的,當然,最好的老師也可能是親身的經歷,經歷過這一波網貸的雷潮之後,可能會有一大部分人對風險有一點點認識了。

第九項:引導出借人理性維權。這一點其實是不存在的,涉及到錢上面,人們無法理智,最起碼當下是不理智的,因為中國人骨子裡似乎就沒有投資可以虧損,出借可能拿不回來的可能性,只知道保本保息。

但是國家現在有很多硬仗要打,所以後院不能起火,在美國的貿易戰面前,中國不能退縮,這個時候,國內堅決不能拖後腿,所以強調國內的安定還是非常必要的,就看大家有沒有為國接盤的決心了。

第十項:禁止新增網貸機構。這一點其實是從之前就一直在限制了,有通過地域的差距註冊大量公司來達到一個尋租目的的那些公司也都進入了拒絕備案的名單,所以這一點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總的來說這十條當中有幾點是切中當前一些現實的要害的,比如維權困難、老闆不作為、老賴惡意拖欠還款、平臺無整改標準等等。

所以按照政府管控的思路而不是市場化的思路來說,網貸平臺未來的路還有很長要走,而現在的關鍵是政府要先把路的雛形給描繪出來,也就是先把整改的標準,網貸備案、驗收的標準給制定出來,那麼平臺才能看到一個方向,否則,投資人恐慌,平臺逾期壓力大,老賴不還錢,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平臺死掉的!

行業第二彈:監管部門開始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