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奇書《菜根譚》十句經典名言,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菜根譚》由明代洪應明收集編著。全書採用語錄體,分上、下兩卷,有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五項,共計360條,每條均由排比或對仗的短句組成。

1、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做了壞事而怕別人知道,說明其人還有羞恥之心,還有成為善人的可能;做了善事而其目的卻是急於張揚,那他在行善的同時也埋下了罪惡的根源。

2、語云猛獸易伏,人心難降;溪壑易填,人心難滿。”信哉!

有一句話說:“兇猛的野獸容易降伏,但人的內心卻很難收伏,溪流溝壑容易填平,但人的慾望卻永遠無法滿足。”這確實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處世奇書《菜根譚》十句經典名言,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3、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汙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立身處世不要過於清高自負,對於一切醜陋、骯髒的東西要能用平常心來接受,與人交往不要把界線劃得太過分明,對於一切善良、邪惡、聰慧、愚蠢都要能夠有所包容。

4、自老視少,可以消奔馳角逐之心;自瘁視榮,可以絕紛華靡麗之念。

如果以老年人的眼光去審視春少青年時光,就會在不覺間熄滅自己的爭名奪利之心,如果從困頓窮苦的角度去看待富貴榮華,就可以斷絕奢華享樂的慾念。

處世奇書《菜根譚》十句經典名言,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5、魚得水遊,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識此可以超物累,可以樂天機。

魚因為有水才能暢遊,但是魚兒卻並未意識到水的存在,鳥因為有風才能自由飛翔,但是鳥兒卻並未在意它所憑藉的風力。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擺脫外物的束縛,可以領悟到自然天成的樂趣。

6、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憂,可以消躁急之念。【譯文】潛伏得越久的鳥兒飛得越高,盛開得越早的花兒謝得越快。知道了這個道理就再也不必為久居下潦而憂心,同時也可以打消焦躁激進的念頭。

處世奇書《菜根譚》十句經典名言,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7、天地中萬物,人倫中萬情,世界中萬事,以俗眼觀,紛紛各異;以道眼觀,種種是常。何煩分別,何用取捨?

宇宙中的各種事物,世間的各種人情,天地中的各種事情,用凡俗的眼光來看是大相徑庭的,但是用大道一統的眼光去看所有這些都屬平常。有什麼可以區別的?有什麼值得取捨的呢?

8、遇病而後思強之為寶,處亂而後思平之為福,非蚤智也;倖福而先知其為禍之本,貪生而先知其為死之因,其卓見乎。

疾病纏身之後才知道身體強壯的寶貴,飽嘗顛沛流離之苦後才知道平靜生活的幸福,這些都是沒有先見之明的表現。處於幸福安樂的環境中卻清醒地意識到這是招致禍患的根源,雖然貪圖生的快樂,卻明白地知道這也是走向死亡的必經之路,這樣才是有卓越遠見的人。

處世奇書《菜根譚》十句經典名言,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9、人生福境禍區,皆念想造成。故釋氏雲:“利慾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為苦海。

人生所謂的幸福和災禍都是由人的意念造成的。所以,佛經有云:“強烈的物質慾望就是火坑,沉溺在追歡逐愛之中就已經深陷苦海了。

10、無風月花柳,不成造化;無情慾嗜好,不成心體。只以我轉物,不以物役我,則嗜慾莫非天機,塵情即是理境矣。

沒有風清月朗、花紅柳綠,就無以體現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沒有七情六慾、喜好憎惡,就不能成就人的真心本體。只要我能夠自如地操縱萬物,而不由萬物來驅使自己,那麼所有的嗜好慾望就無一不顯現出自然的機趣,所有的世俗塵情無一不順理成章變為理想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