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 行动带来改变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进入九月,难熬的酷暑即将过去,天气终于凉快下来。“全球气候峰会”正在美国加州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世界各国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背后是今年这个注定让人难忘的夏天。

从国内到国外,从亚洲到欧洲到北美洲再到北极圈,热浪席卷了全球,各地的最高温屡屡突破历史记录。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全球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下,各地的野火、干旱、气候灾害不断。但在热浪下最首当其冲的,也是反映最强烈的要数“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冰冻圈了。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大面积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更严峻的是冰川灾害频频发生……

瑞士:高温下,全国最高峰易主

据英国《卫报》报道,今年夏天,瑞典最高峰——喀布内卡塞山(Kebnekaise)的南峰冰川,由于受到北极地区破纪录高温的影响持续消融,已不再是瑞典全国最高峰。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斯德哥尔摩大学地理学教授在喀布内卡塞山南峰顶端测量山体高度(图片来源:法新社)

喀布内卡塞山南峰被冰川覆盖,北峰并无覆冰。过去二十年里,南峰冰川的高度以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到2017年,南北峰海拔差异仅为两米。而最近一次测量数据显示,南北峰海拔差异只剩20厘米。研究者称,今年夏天南峰海拔会因冰雪消融而低于北峰。

“喀布内卡塞山南峰冰川的消融是全球冰川现状的标志性反映,冰雪的消融会影响到包括植物、动物、气候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斯德哥尔摩大学地理学教授兼塔法拉(Tarfala)研究站负责人洛斯奎斯特说道。

瑞典天气与气候中心的气象学家马丁海德伯格指出,如今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概率比20世纪中后期高出100倍。要真正地减缓冰川融化,巴黎协定的2摄氏度温控目标仍不足以应对这些影响。国际社会必须制定更加严格、有效的气候治理目标,仅仅致力于现有的目标的话,冰川将最终从地球上消失

加拿大:四天高温,融出十个西湖

今年七月,位于加拿大西部克鲁瓦尼国家公园的洛厄尔冰川附近的气温达到了29摄氏度,比该地区平均日高温高出约8摄氏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卫星同时捕捉到洛厄尔冰川上的多年积雪在四天之内大量融化的画面。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2018年7月22日洛厄尔冰川卫星图(图片来源:NASA)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2018年7月26日洛厄尔冰川卫星图(图片来源:NASA)

在NASA提供的冰川卫星图片中,浅蓝色区域代表冰冻水,深蓝色区域表示冰川融水,四天的极端高温天气使得冰川大规模地融化。融水在冰川附近的低洼处汇集,形成了一个25平方英里(相当于64.7平方公里,面积约10个西湖大小)的“冰雪沼泽”,半个月后“沼泽”里的水就会全部蒸发,消失不见。

加拿大的冰川科学家Mauri Pelto 指出,洛厄尔冰川在过去三十年里退缩了足足三千米,未来该冰川融化速度和规模将会越来越大。

中国、巴基斯坦:冰湖溃决

8月10日,位于新疆喀喇昆仑山高海拔区的克亚吉尔冰川堰塞湖在持续高温下发生溃决,使3500万立方米的融雪性洪水倾泄到下游(点击查看 )。所幸当地政府提前做了预警预案,迅速转移了下游群众,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同样的灾害,巴基斯坦的居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炎热的七月,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遭遇了一次冰湖溃决。兴都库什山脉脚下的Badswat村被洪水淹没,房屋,道路,桥梁,庄稼和树木被卷入湍急的流水中。近千名村民被撤离至高地,被迫暂时生活在临时帐篷内。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Badswat村房屋被洪水淹没情形(图片来源:今日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全球极地地区外现存冰川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巴基斯坦气象局(PMD)的数据显示在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区域的冰川就超过了7200条。这些冰川是整个印度河水系的源头,支撑着1.8亿巴基斯坦居民的生活用水。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商贩从冰川上凿下冰块作为饮用水售卖(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但在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影响下,当地的冰川形态发生大规模改变,对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World Wide for Nature国际组织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区域负责人Babar Khan指出,异常的气候模式早就预示了这次冰湖溃堤。

在灾害发生两周前,该地区气温明显升高,白天炎热而夜晚温度骤降。在过去100年,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的冬季不断缩短,夏季越来越长,原来从11月至1月是冬季降雪的月份,而今年的降雪在4月份,雪还来不及形成冰就融化了。过去50年来,7000多条冰川全部呈退缩趋势,只有120条冰川没有显示消融的迹象。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图左下角为在冰川脚下的Miragram村庄(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巴基斯坦气象局局长指出,照现在的趋势和情形看,未来冰川溃决导致洪水的可能性依旧非常大。长期过度砍伐树木使得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大气温度变化下,温度明显上升,冰川加速融化。

过去80年来,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1.4摄氏度,而海拔较低的信德省,旁遮普省,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平均温度上升只有0.6摄氏度。由于高温,冰川融化形成冰湖,而冰湖周围的冰坝和石块很容易自然溃决,使得冰湖随着流冰骤然下泄。

对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来说,这次冰湖溃堤或许只是大自然的一个警告,提高当地对气温,对冰川消融现状的重视,提醒他们为将来的溃堤做好准备。

瑞士:小型冰川熬不过夏季,开始研究蓄水工程

据瑞士媒体报道,从2001年起瑞士的冰川彻底停止增长,全国1500余条冰川开始缓慢退缩,直至消失。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表示,如果有积雪覆盖其60%以上的表面积,冰川存活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过去几年,由于冬季积雪覆盖,高温并没有对瑞士冰川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2017年的极端高温和干旱让积雪完全丧失了保护作用,今年情况可能更糟。

诸如瑞士圣加仑州皮措尔冰川这样的小型冰川,由于积雪覆盖不足,直接受到阳光和高温的影响,几乎没有可能熬过今年夏季末。如果能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2摄氏度温控目标,截至2100年瑞士30%的冰川能存活。

冰川融化不仅仅是一个冰川研究课题,冰川水进入河流系统,影响水的流速,直接关系到自然灾害、灾害预防、供电、水上交通,旅游等方方面面。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为了精确了解冰川消失的速度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瑞士的科学家们展开GLAMOS项目(Swiss Glacier Monitoring Network External Project),计划整理出全国1500条冰川的厚度,宽度等各项具体参数,将数据用于全程跟踪冰川厚度、融水流向变化,以便进行冰川学研究。

研究显示,普莱莫纳特冰川在2011夏季退缩2米,预计从2040年起迅速退缩,在本世纪末将完全消失。尽管将来大部分时间水资源充足,但是夏天会有间歇性干旱发生。

为此,专家提出蓄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过去,水库主要用于水力发电,在干旱期间,它还将用于灌溉,甚至充当饮用水。另外为了应对干旱情况,瑞士的水资源管理也将提上日程,详细规划水资源分配情况。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GIF展示了冰川跃动退缩过程

冰冻圈是地球的天然固体水库。冰冻圈内的水体参与地球水循环,影响全球和区域海平面、气候、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球持续升温下,冰川融化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且这一过程不可逆转。如果有一天冰川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文中国外案例均来自外媒编译,了解详情请查看:

瑞典: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aug/01/swedens-highest-point-set-to-lose-title-as-glacier-melts

https://www.straitstimes.com/world/europe/melting-of-swedish-glacier-builds-up-climate-change-fears

加拿大:

https://mashable.com/article/lowell-glacier-melting-snow-nasa-photos/#sjIeWjF1aPq3

巴基斯坦:

https://uk.reuters.com/article/pakistan-glacier-floods/feature-villagers-living-between-life-and-death-as-pakistans-glaciers-melt-idUKL5N1UM7KA

https://www.pakistantoday.com.pk/2018/07/20/glacier-melting-in-gilgit-baltistan/

瑞士:

https://www.swissinfo.ch/eng/climate-crisis_observing-the--inexorable-death--of-glaciers-in-real-time/44341028

https://www.swissinfo.ch/eng/climate-change_scientist-predicts-30--of-swiss-glacier-ice-could-be-saved/44333342

在席卷全球的热浪中,最先“倒下”的其实是冰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