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有名的無題詩,是寫和女道士的關係嗎?

李商隱最有名的無題詩,是寫和女道士的關係嗎?

李白的詩與杜甫的詩意象用得比較少,標誌主義最大的特徵就是用許多意象來論述,而不是直接書寫。我覺得李商隱很了不得的當地是他能夠在意象與實際的描繪傍邊有一點遊離。“相見時難別亦難,春風無力百花殘”,是一個直接描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標誌,然後又轉回來,在這兒能夠看到他一向在做遲疑。“曉鏡但愁雲鬢改”,“曉”是早上,早上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鬢角現已呈現了白色的頭髮,有一點哀傷,又回到了對本身的描繪。“夜吟應覺月光寒”,到晚上很晚的時分,還在那兒唸詩,應該感覺到照在身上的月光現已是十分冰冷了。

“曉鏡但愁”與“夜吟應覺”都是在講春蠶與蠟炬,這是一個對生命有所留戀的人。他滿懷熱心,遽然發現前面有終結點。“曉鏡但愁雲鬢改”,感覺到時刻不多了,“夜吟應覺月光寒”,自己還在寫詩。寫詩就是李商隱的春蠶跟蠟炬,他終身就是要把詩寫完。這兒又有一點抽離,似乎是別的一個人在說,月光這麼冷,夜晚這麼冷,你還在那兒寫詩。似乎是在遭受痛苦,但由於前面有春蠶、蠟炬,咱們只覺得是由於熱心。這兩句詩是詩人熱心的表達。

李商隱最有名的無題詩,是寫和女道士的聯繫嗎?是寫跟宮女的聯繫嗎?我覺得今日咱們大能夠把這些標題做更斗膽的假定與轉換。我信任裡邊有一個自己的肉身存在,“深知身在情長在”恐怕是真實的主題,他留戀的目標一向是與自己生命的關聯性。

李商隱的私情詩才會有巨大的位置。曩昔文學史上將他的詩稱為豔情詩,“豔情”這兩個字在咱們的文明傍邊,有降低的含義。一個人好好的,不去談忠孝,而是去寫豔情,其實有看不起的含義在裡邊。

李商隱一切的豔情詩都是無題,如同沒有目標,或許目標不清楚,這就更麻煩了。曾經的那些註解十分風趣,有人說他是跟女道士談戀愛,還有人說他是在悄悄跟後宮的宮女談戀愛,到現在都不知道到底是誰。李商隱愛的目標到底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