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有多可怕?真的必須戒掉嗎?專家告訴你真相

原標題:醬油有多可怕?真的必須戒掉嗎?

最近有朋友看到一篇微信文章,說醬油必須戒掉!然後她上網一查,嚇壞了:醬油的危害真多啊……然後她趕緊聯繫了我,緊張地問:我家東北人,一直特喜歡吃醬油。到底醬油還能不能吃了?

我安慰她說:你先彆著急,說說你都聽說醬油有什麼危害?她說,總結起來大概有這麼幾條:首先,醬油中含有致癌物“亞硝胺”;其次,醬油中含有致癌物“氯丙醇”;第三,醬油中含有防腐劑;第四,醬油中含有大量黑色素;第五,醬油會讓皮膚變黑,讓疤痕顏色加深;第六,醬油中含有太多的鹽。

好吧,我一條一條給大家解釋一下,到底哪些說法是真相呢?


醬油有多可怕?真的必須戒掉嗎?專家告訴你真相


一、有關致癌物“亞硝胺”

事實上,產生大量的亞硝胺需要幾個條件,一是足夠多的亞硝酸(鹽),二是足夠多的蛋白質分解產物胺類,三是酸性條件促進這個反應的發生。

但是醬油並不是產生亞硝胺的合適基質。雖然在醬油的釀造過程中,微生物分解黃豆和麵粉中的蛋白質,的確可以產生較多的胺類物質。不過,黃豆和麵粉都不含大量的亞硝酸鹽,製作醬油也不添加亞硝酸鈉等配料,所以它們之間缺乏反應物。同時,醬油也不是一個明顯呈酸性的食品,所以難以合成很多亞硝胺。

至今為止還沒聽說醬油含大量亞硝胺的文獻報道,各國醬油相關標準中也沒有這個項目的限量。

 友情提示

需要考慮亞硝胺問題的是各種海鮮河鮮乾製品、醃製品,以及香腸火腿等肉類加工品。

二、有關致癌物“氯丙醇”

的確,早在1999年,國際上就有關於醬油中含氯丙醇這類有毒物質的報道。但是,這種物質並不出現在釀造醬油中,而是存在於“化學水解醬油”中。認為凡是醬油都含氯丙醇,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由於釀造醬油的生產流程慢、成本高,於是多年前國際上就有了“化學水解醬油”的工藝。如果用酸水解等方法來降解原料中的蛋白質,生產醬油的速度是很快,但是容易產生氯丙醇類有毒物質。按GB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的液態調味品中,3-氯-1、2-丙二醇(醬油中氯丙醇的主要類型)含量應低於0.4mg/kg。

也有一些產品屬於“配製醬油”,它的主要部分還是釀造醬油,但是又加了一些糖、增味劑、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其它增鮮配料,看起來也和醬油樣子差不多,用於烹調調味。它們所含的“酸水解植物蛋白”也有產生氯丙醇的風險。不過,只要嚴格控制生產工藝和添加量,就可以讓有害成分的含量低於國家標準,消費者不必過於恐懼。

 友情提示

如果恐懼這個成分,那麼在購買醬油時,可以優先選擇標有“釀造醬油”字樣的產品。標籤上註明,它適用的產品標準號是GB18186-2000 (釀造醬油)。

三、有關醬油中的防腐劑

鹽是一種自古應用的防腐劑,如果醬油中鹽足夠多,就不需要再添加其它防腐劑了。但是由於消費者並不希望醬油中含有過多的鹽,而醬油開封之後也不可能幾天用完,因此目前多數醬油產品中需要加入少量國家許可使用的防腐劑,如苯甲酸鈉、山梨酸鉀、脫氫乙酸鈉等。這是因為其中所含的鹽濃度,不足以在幾個月的時間中抑制所有微生物的生長。如果不加防腐劑,表面上就容易長黴、長醭。

不過,消費者根本無需擔心防腐劑添加超標。因為和其它食品相比,醬油本身已經有相當強的抑菌能力,再稍微補一點防腐劑就足夠了,遠遠不會達到有害健康的劑量。

友情提示

不必因為“不加防腐劑”的說法而購買某種醬油,其實可能就是多加了一些鹽,未必有利於健康。

四、有關醬油中的黑色素

醬油的顏色的確很深,這是因為在釀造過程中發生的“美拉德反應”導致色素生成。這和烤麵包時表皮顏色會變深、咖啡加工後顏色會變褐是一個道理。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這種色素是無礙健康的。

不過,老抽醬油為了提高上色能力,會額外添加“焦糖色素”。炒糖色、做糖葫蘆的時候,發現顏色變深,就是“焦糖化反應”的結果,產生的就是焦糖色素。少量合格的焦糖色素也是無需擔心毒性的。如果醬油裡這點焦糖色素都需要擔心,那可樂飲料中大劑量的焦糖色素就更讓人憂心了。

友情提示

如果您實在介意焦糖色素的話,可以直接購買生抽醬油。它顏色比較淺,適合用於炒菜和涼拌菜。

醬油有多可怕?真的必須戒掉嗎?專家告訴你真相


五、有關醬油與皮膚的顏色

醬油會讓皮膚變黑,讓疤痕顏色加深這個謠言,流傳已久。但從未有研究證據,也從未有病例報告。

每天不過用兩勺醬油而已,這裡的美拉德反應色素和焦糖色素本來就很微量,這種大分子在人體中的吸收率又很低,然後再分佈到全身各組織當中,更是微乎其微。它們怎麼就會專門聚集到傷口部位呢?根本沒有這種機制。

 六、有關醬油中的鹽

含有太多的鹽,倒真是醬油的硬傷。醬油的鈉含量大約是800mg/15克(產品標籤上的1份,大致是一次的用量),換算成鹽含量大約是13.5%。但是,不用醬油,您也需要放鹽吧?食用鹽的鹽(氯化鈉)含量,可是99%以上啊!大家基本每天都在食用但對健康並無礙,所以請別擔心醬油中的含鹽量了。只要把鹽的攝入總量控制好就可以了。至於具體是吃鹽,還是食用醬油、蠔油或者醬豆腐,按您的口味就好。

用醬油替代一部分鹽,並沒有什麼害處。醬油中含有氨基酸、鉀、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營養素,如果在鹽的攝入總量不變的前提下,用醬油部分替代食用鹽,多少還能額外撈到一點風味物質和營養素呢。(範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