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里的亞鐵氰化鉀爲何物?「謠鹽」真相在這裡

近日,一則《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的帖子在網絡和朋友圈迅速流傳。文章中某教授以“親身經歷”指出國產食鹽含有亞鐵氰化鉀,食用後會對人體的肝臟、腎臟造成危害。實際上有關食鹽添加劑(亞鐵氰化鉀)有毒的傳言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均出現過,甚至有文章指出,“歐美人不吃亞鐵氰化鉀”、“奧運會、世博會特供食鹽及出口食鹽均不含亞鐵氰化鉀”。那麼亞鐵氰化鉀是什麼?國產食鹽真的有毒嗎?

亞鐵氰化鉀是合法添加劑 國際通用

據瞭解,亞鐵氰化鉀,俗名黃血鹽鉀、黃血鹽,是一種淺黃色結晶顆粒,其作為抗結劑加入食鹽中,作用主要是防止食鹽結塊。專家指出,我國在鹽中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可以作為抗結劑使用的一共有5種,即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檸檬酸鐵銨、二氧化硅和硅酸鈣。選擇亞鐵氰化鉀或者亞鐵氰化鈉,是因為它的效果好,價格也便宜。>>>

不僅是我國製鹽行業添加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作為食鹽抗結劑,其他國家生產的食鹽也含有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這樣的抗結劑。目前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均允許使用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國際標準也允許使用。

亞鐵氰化鉀的性質穩定 放心食用

至於網友擔心的亞鐵氰化鉀的高溫毒性,在央視2017年所做的實地採訪中,專家就指出,亞鐵氰化鉀本身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只有在4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下才能分解出有毒的氰化物。我們日常做飯、做菜到200(攝氏)度的時候菜就已經要燒焦了,即便是爆炒也達不到讓亞鐵氰化鉀分解出有毒氰化物的條件。

可見,在日常生活中讓“亞鐵氰化鉀高溫劇毒”的可能性很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的評估數據,亞鐵氰化鉀的終生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0.025毫克。而我國食鹽中亞鐵氰化鉀的最大添加量為每公斤10毫克。那麼即使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在高溫的狀態下真的分解出氰化鉀,一個60公斤重的人每天至少要吃150克鹽,才有可能出現問題。>>>

2018年2月7日,全國鹽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指出,目前我國製鹽行業在食鹽中添加抗結劑“亞鐵氰化鉀”,是嚴格按照原國家衛計委發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執行的,我國食鹽安全是有保障的。


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為何物?“謠鹽”真相在這裡


原汁原味食鹽隨處可見 選擇多樣

亞鐵氰化鉀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抗結劑,確保添加劑量完全可以保證長期食用的安全。而且隨著綠色生活理念越來越被大眾接受,除了井礦鹽等容易結塊的鹽添加亞鐵氰化鉀外,越來越多的鹽品都減少抗結劑的使用,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謠鹽”老梗新傳 注意甄別

根據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大數據庫顯示,有關“食鹽添加劑有毒”的傳言在2009年、2017年、2018年2月就曾反覆出現過,涉及到的有毒添加劑包括碘酸鉀、亞鐵氰化鉀等,造謠套路均是增加親身體驗、緊急提示等,忽悠了不少“寧可信其有”的網友。對此,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www.piyao.org.cn)提示網友,相信權威發佈,注意甄別謠言,不信謠不傳謠。(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綜合 資料來源: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中新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