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什么是八百流沙?

一段全程400公里(八百里)的极限挑战赛

想要做成什么样,没有人能把它解释的很清楚

就连创始人对八百流沙赛事也不希望给它一个框框,一个固定的含义

让八百流沙自然地生长,只是等待岁月来刻画一道道跑痕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客观讲,八百流沙是国内目前第一个最长距离、强度最大的专业极限越野跑比赛。赛事采用国际专业标准,运用卫星定位手段保障赛事,赛程设有7大休息站,26个检查站。参赛选手不设强制休息时间,全程采取自导航、自负重、自补给,需要在150小时关门时间内完成八百里的越野穿越

我们把它称之为勇士的游戏

把完赛的跑者称之为八百流沙真英雄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这是很多越野跑者的梦想,当然大部分人都是想想

毕竟八百流沙这项艰苦卓绝的赛事绝对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它对跑者的心理及体力是巨大的考验和折磨,普通的跑者身体是承受不了这样的高强度

就连越野跑大咖在赛程中都会出现幻觉,多数人看到的幻觉诸如补给点,打卡站这种幻象

这届八百流沙已经是包括测线赛在内的第5届了

有的大咖是5届元老,有的是第一次参赛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2018八百流沙总共有57人名跑者参加,分成了31人个人赛和13支双人团队赛

凡是参加这个比赛的选手都算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

这就会让人感慨,在自己老去前能不能成为精英

我分析了一下参赛者们的数据

全部57人的平均年龄是40.26岁,勇士中年龄最小的是赵家驹23岁,年龄最大的是田雨59岁。30岁以下有6位选手,30-39岁有22人,40-49岁有20人,50岁以上有9人

不难看出这种极限赛在年龄上给了很多跑者机会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这些跑者的共同特点还有什么?

他们都是参加过100公里以上超级越野跑的好手,月跑量至少都在每月200公里以上,月跑量400公里是个很正常的训练水平

当然也有跑量堆积大的,比如34岁的马毅,从报名到比赛将近3个月平均月跑量600公里以上,他自己统计在112天里总共跑了2000公里

还有很多选手是以赛代练,比如小太阳姚佳之前参加了330公里的乌蒙山超级越野赛后,紧接着又参加了一场环贡嘎山百公里越野,9天时间将近440公里的征程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他们的体力和毅力确实超乎常人

其实越野赛和马拉松的区别很大,需要身体具备持久的耐力,包括心理,身体代谢吸收能力

城市马拉松有非常好的赛道补给,越野赛首先补给点就没有那么多,如果像八百流沙这样的赛事需要自补给,那么连导航都需要自己搞定,迷路自然就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无疑又增加了参与的难度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即使是这样,为什么还有不少人对它心驰神往呢?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

在我看来,它的独特性会使人在原始环境下变得更加纯粹

抛开时间长河的定位,我们的越野过程体验和古人没有太大分别

不管装备补给有多好,人的意志力也是比赛本身最需要的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越野的魅力,看来也只有亲身参与了,才能够深刻体会

相信这个赛道会吸引越来越多越野勇士参加

中国的越野运动正在悄然兴起

中国的跑野氛围正在孵化更多的跑野强者

本届八百流沙的冠亚军都由中国跑者获得,说明了我们越野实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四十不惑、四百不惧,四千不弃

梦想就在那里,有胆量的话,在有生之年,试试

有生之年,八百流沙,超长极限越野跑会让人痴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