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關於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

評選結果的公示

為充分發揮身邊好人的示範引領作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文明辦組織開展了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推薦評選活動。經各縣市區和部門審核把關、擇優推薦,市文明辦組織綜合評議,共選出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候選人32名,現予以公示,面向社會接受群眾監督。

公示時間:2018年9月29日—2018年10月1日,監督電話:6789691,郵箱:[email protected]

煙臺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9月29日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名單

孫海勇 煙臺公交集團第二汽車公司公交司機

王美玲 煙臺市芝罘區毓璜頂街道海防營社區居民

楊希勇 山東三和德通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

於佔芬 煙臺市紅色先鋒公益服務中心主任

王愛華 煙臺市福山區物價局價格科副科長

張麗君 煙臺市福山區門樓鎮邱家莊村民

夏明玉 煙臺市萊山公路管理局工程科科員

孫國興 煙臺市萊山區萊山街道東莊村村民

劉伊明 煙臺市牟平區姜格莊街道東念村退休教師

彭熙君 煙臺彭氏菜根香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於建超 煙臺市牟平區個體鈑金工人

李仁香 煙臺市牟平區莒格莊鎮張皮村村民

張 凱 煙臺市牟平區觀水鎮居民

王桂林 煙臺市公安局昆嵛區分局派出所輔警

李曉朋 海陽市留格莊鎮院下村村民

隋一丹 萊陽市高格莊鎮殘聯專職幹事

王福高 棲霞市農村經濟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陶淑安 蓬萊市登州街道開發小區居民

宋強章 蓬萊市村裡集鎮王莊小學校長

鄒廣琪 蓬萊市蓬萊閣街道鄒於村漁民

考書慧 山東金都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收銀員

王秀志 山東黃金礦業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嶽 輝 招遠市盛蘭愛心志願者服務大隊大隊長

邵春希 萊州市郭家店鎮羅家村村民

王 芳 萊州市永安路街道海廟姜家村村民

施丕良、施丕剛、施瑞安 萊州市三山島街道三山島村漁民

1.孫海勇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孫海勇

孫海勇,男,1977年9月出生,煙臺公交集團第二汽車公司公交司機。2018年8月1日上午,孫海勇在駕駛42路公交車行至火車站附近時,車上一位女乘客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孫師傅聞訊趕緊靠邊停車,意識到情況緊急,為爭取時間,他疏散車上乘客,在一位乘客的建議下,決定駕公交車將病人送到附近的海洋醫院救治。在到達海洋醫院得知醫院沒有營業後,孫海勇當即決定以最快的速度將暈倒乘客送往煙臺山醫院救治。路口執勤的交警看到這一情況,立即駕警車鳴笛開道,在警車護送下,公交車一路暢通,僅用時6分鐘就到達煙臺山醫院,孫海勇為乘客辦理了掛號手續,病人甦醒後,他默默地離開了現場。

2.王美玲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王美玲

王美玲,女,1960年6月出生,煙臺市芝罘區毓璜頂街道海防營社區居民。從1982年開始,她就義務照顧孤寡老人,當時社區中一對無兒無女的趙氏夫婦孤苦無依,她就常到老人家中探望,給老人收拾房間、做飯、洗衣,也常常帶著自己的孩子到老人家陪伴他們,讓老人能享受到兒孫繞膝的晚年生活。她把老人當自己父母對待,照顧了他們15年,一直到老人去世。30年來,王美玲每當聽聞到有老人生活困難、無人照顧,她都會抽空去老人家中看望,並盡最大能力給予他們幫助。她還成立了美玲廣場舞蹈隊,義務教老人健身操、廣場舞等,舞蹈隊由最初十幾人壯大到200餘人,定期帶領團隊到各個養老院慰問演出,給那裡的老人帶來歡樂,成為老人眼中的“親閨女”。

3.楊希勇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楊希勇

楊希勇,男,1972年6月出生,山東三和德通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執業二十年來,始終堅持以自己的專業知識,義務幫助弱勢群體。2017年和2018年的春節期間,他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把律師工作“搬”到了社區,“搬”到了街邊,“搬”到了工地,免費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在他的幫助下,超過1300名農民工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數額達1991萬元。同時,他積極建言獻策、為民普法,義務為信訪部門與高校牽線搭橋,推動重大疑難信訪案件的化解工作,僅半年時間就化解了十多起信訪“骨頭案”。此外,他以實際行動感恩回報社會,2015年以來累計向弱勢群體捐款近20萬元。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全國優秀律師”等榮譽稱號。

4.於佔芬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於佔芬

於佔芬,女,1945年3月出生,煙臺市紅色先鋒公益服務中心主任。退休後她一頭扎進了社區志願服務工作,一干就是十二年。搬家到萊山區後仍心繫芝罘區的大海陽社區建設,十二年如一日每天乘公交車2小時往返社區和家之間。她發起成立煙臺市紅色先鋒公益服務中心。2016年底,在帶領團隊成員走訪過程中發現,社區內部分孤寡失獨、高齡失能老人以及殘疾人存在“做飯難”的問題。經社區黨委研究後,決定由紅色先鋒公益服務中心牽頭,開展精準養老服務項目。於佔芬帶領這社區的志願者多次開會討論這一服務項目的各個環節,包括招募志願者、建立服務對象聯繫檔案、完善食品公開制度等,經過5個月的籌備,目前社區的“我家黨員廚房”運營良好,深受百姓歡迎。

5.王愛華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王愛華

王愛華,女,1970年6月出生,煙臺市福山區物價局價格科副科長。幾年前,80多歲的母親先後患上腦瘤、結腸癌,醫生診斷需要做開顱手術,在開顱手術後不到三個月又做了結腸手術。母親剛出院,父親又因病住院,她一邊伺候母親,一邊還要到醫院裡照顧父親,跑前跑後,身心疲憊,但她始終默默辛勞、無怨無悔。在照料父母的同時還要精心服侍她的公婆和婆婆的父親。為了不耽誤工作,王愛華每天一大早出門買菜,下班回家做飯,奔波於3個家庭,分別照顧老少3代人。老人想吃啥,她總是想方設法滿足,從不嫌麻煩。

6.張麗君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張麗君

張麗君,女,1945年12月出生,煙臺市福山區門樓鎮邱家莊村民。張麗君的婆婆今年98歲,張麗君不放心讓老人自己一個人居住,為了方便照顧,她索性搬到了婆婆的臥室與老人同住。婆婆因肺病在呼吸時會發出強烈的喘氣聲,張麗君因此睡不好覺,但她毫不在意的說“早就習慣了,現在不聽著她的喘我還睡不著了,不踏實。”幾十年來,她堅持為婆婆洗澡、梳頭、理髮、剪指甲,悉心照料婆婆的飲食起居。平時只要天氣好,張麗君每天上午都會帶婆婆出門曬太陽;一日三餐注重營養搭配,根據老人的口味調理伙食;在老人生病時忙前忙後,把口服藥碾磨成粉以方便婆婆吞嚥;每晚睡前,都給婆婆擦臉洗腳,精心侍候,從不厭煩。張麗君五十多年如一日的贍養老人,受到了鄉親鄰里們的一致稱讚。

7.夏明玉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夏明玉

夏明玉,男,1987年2月出生,煙臺市萊山公路管理局工程科科員。2018年4月底,觀海路進行中修工程,為保障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安全通暢出行,工程工期縮短為原計劃的三分之一,原本工地離家並不算遠的夏明玉,毅然搬起鋪蓋住到了工地。身為工程一線的技術人員,為了保證工期和施工質量,每天在2公里的施工區域來回工作,最少是十趟八趟。由於工地晝夜施工,不能正常規律作息,有一次因過度勞累,他暈倒在了工地上。醫生建議他立即回家休息,但他說:“在這工期非常緊張的時刻,自己不可以倒下,對於工程來說,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經過簡短的治療後,他又迅速投入到了工程一線……

8.孫國興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孫國興

孫國興,男,1941年11月出生,煙臺市萊山區萊山街道東莊村村民。為了生病的母親,他放棄在外的工作機會,自學推拿,治好母親頑疾。之後五十餘載,他治病救人,分文不取。五十多年來,老人已經記不清給多少人進行過推拿治療,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要數萊山區友誼村的一位大嫂,一隻胳膊已經兩年不能動了,去過多次醫院也沒好轉,一次偶然的機會從親戚那裡得知孫國興會推拿治療,經過長達四十多天的推拿治療,大嫂的胳膊竟漸漸地好了起來。很多人都曾問過孫國興為什麼不通過推拿治療收取一些費用,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孫國興說:“我不能違背自己的初心,當初學習推拿就是想治好母親的病,並不想靠此發財。能用自己的技術幫助更多的人,我很滿足。”

9.劉伊明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劉伊明

劉伊明,男,1949年9月出生,煙臺市牟平區姜格莊街道東念村退休教師。2018年6月8日,劉伊明乘車到牟平口腔醫院檢查牙齒,下車後在公交站北側的一個公廁內,發現一個棕色的錢包,找公廁內沒有其他人,他便打開錢包查找失主信息,看到包內有厚厚的一沓百元大鈔,劉伊明二話不說立即把錢包送到附近派出所。民警瞭解情況後,從錢包獲取身份證信息聯繫到失主。失主說:“這次打算談一筆生意,一時大意丟了錢包,包裡有一萬五六千的現金,還有銀行卡、身份證、欠條等,一旦丟失就麻煩了。”失主見到劉伊明後,非要拿出1000元錢作為感謝費,但被劉伊明婉言謝絕了。

10.彭熙君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彭熙君

彭熙君,男,1973年5月出生,煙臺彭氏菜根香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自2001年創立公司以來,他主動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在同行內率先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平臺”,店內食品材料來源都讓百姓有據可查。創業初始,公司對韭菜的需求量特別大,但經瞭解當時市面上大部分韭菜的農藥殘留超標嚴重,得知這一問題後,彭熙君立即停止所有韭菜類食品的製作,用茭瓜代替,但顧客不滿意產品口感,一度影響了銷量。但他不為所動,堅持下架了所有的韭菜製品。他說:“我們就是不做、不賣,也不能使用質量不達標的原材料!”後經反覆考察,彭熙君發現濰坊一處蔬菜基地的韭菜各方面指標都達到標準,立即拍板敲定其為長期供應商,並要求每次進貨出示檢驗報告。儘管韭菜的價格上漲了,但公司對韭菜製品的價格始終沒漲,企業慢慢做大,但他沒有忘記誠實守信四個字,單位內部定期舉辦以“誠信”為主題的培訓學習活動,增強單位職工的誠信意識,對職工拾金不昧等誠信行為給予表彰和獎勵。

11.於建超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於建超

於建超,男,1975年3月出生,煙臺市牟平區個體鈑金工人。2018年7月6日上午,在牟平區裡蹦島附近一群人在趕海,突然一位老太太大喊:“救人啊!”原來一趕海市民深陷海水漩渦,兩位市民接連下海搭救,卻無果且置身危險之中。危急關頭,正在趕海的於建超顧不得脫下衣服便直接跳進海里,他用力將三個人分離開來。第一位落水者脫離漩渦,逆著水流朝較高的地方游去,成功脫險。第二個落水者順著漩渦持續下陷,馬上就要看不見頭,於建超一把抓住了他的衣領,使出全身力氣,將他拖上岸來。此時的於建超連嗆了好幾口海水,體力有些不支,但他沒有絲毫鬆懈,立即跳進海里成功將第三位落水者救出。此時,由於體力透支,於建超全臉發紫,躺在水中,過了大約十幾分鍾才緩過來,沒打招呼就默默的離開了。

12.李仁香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李仁香

李仁香,女,1955年9月出生,煙臺市牟平區莒格莊鎮張皮村人。十多年前,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突然癱瘓了,李仁香當時60多歲,體弱多病,勞動能力弱,但她從來不叫苦叫累,不怕髒不怕臭,每天不厭其煩的給婆婆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因長期癱瘓在床,婆婆的胳膊經常軟軟的,不聽使喚,血液也不通,她便定期給婆婆按摩,讓她僅能動的上肢能夠活動活動。有一次,婆婆自己不小心從床上摔了下來,李仁香自責了好久,責怪自己太不細心,摔破的傷口化了膿,她堅持給婆婆清理傷口,擦洗藥水,直至婆婆傷口痊癒,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的意外。孝敬老人並不難,難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孝敬長輩。村裡人逢人就誇:“李仁香這麼大年紀除了要照顧家裡的農活,還要照顧年邁的婆婆真的很辛苦,老人辛虧有這麼個好兒媳婦兒。”

13.張凱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張凱(過世)

張凱,男,1963年12月出生,煙臺市牟平區觀水鎮居民,原牟平區科協主席。他先後無償獻血6次,資助5名貧困學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張凱也不忘繳納最後一筆黨費。2011年4月他不幸患上癌症,2018年病情加重的他開始冷靜考慮自己的後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只要自己的遺體器官還能發揮作用,我就捐出去。”性格豁達的張凱早就有捐獻自己遺體器官的想法,但家裡人一開始並不同意張凱捐獻遺體,勸說他只捐眼角膜。“當生命走到盡頭,我還能為社會做點啥?與其化為灰,不如再做點貢獻。普通老百姓都能捐遺體,領導幹部更要帶好頭。”張凱堅決地說,他執著地堅守自己的承諾。

14.王桂林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王桂林

王桂林,男,1989年10月出生,煙臺市公安局昆嵛區分局派出所輔警。2018年8月1日晚,王桂林攜家人到牟平區姜格莊鎮北海區域洗海澡時,發現遠處深水區有兩人溺水,並大聲呼救。王桂林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向呼救的方向邊奔邊遊。到達呼救水域時水深已達2米多,他發現其中一人已陷入昏迷狀態,身體僵直,另一人還在海水中忽浮忽沉。王桂林同隨後趕來的父親全力將二人推向淺水區,其中發現一個溺水者情況十分嚴重,便奮力奔向岸邊的沙灘上,運用在派出所防汛訓練中學到的急救知識,對溺水者進行了心肺復甦急救,直至這名溺水者口中吐出大量積水,人也慢慢恢復了意識,直到兩名溺水者均轉危為安,王桂林和家人才離開現場。

15.李曉朋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李曉朋

李曉朋,男,1994年8月出生,海陽市留格莊鎮院下村村民。2018年7月16日,鄰居家裡的煤氣罐著火。聽到呼喊聲,他奮不顧身,趕忙跑去救火。而此時,屋裡的煤氣灶已經開始燃燒。在他返回屋子進行二次滅火時,煤氣管裡殘留的煤氣再一次噴出大火。他來不及躲閃,胳膊、脖子和腳等多處嚴重燒傷,被迅速送往醫院,經醫生檢查,他的胳膊、脖子和腳等多處嚴重燒傷,天氣炎熱傷口難癒合,經常化膿不止,面臨被感染的風險,並且燒傷的疤痕可能是永久性的。事後,有村民笑他傻,不值得這麼做。對此,他很坦然“我曾經是一名巨人,當國家和人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這是一名軍人的責任。”

16.隋一丹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隋一丹

隋一丹,女,1982年5月出生,萊陽市高格莊鎮殘聯專職幹事。2003年,隋一丹突染重病,幾乎喪失了行動能力,家庭困難的她在一家愛心企業援助下進行了治療,雖能夠站立起來,但右腿留下殘疾。2010年,隋一丹以優異成績被聘為高格莊鎮殘聯幹事。她騎著一輛電動車幾乎跑遍鎮上每戶殘疾人家裡宣傳政策。轄區內08年出生的小男孩劉子涵,在聽力言語方面有缺陷,父母離異,家庭困難,對孩子參加康復訓練查體事不上心。她便主動上門與小子涵家人溝通,傾心做通孩子家人工作,並積極對上爭取,為子涵申請國家補貼電子耳蝸植入機會。經過手術、語言、聽力訓練,子涵在語言交流方面得到很大改善,幾乎與正常孩子無異。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身邊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實現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強。

17.牟朝暉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牟朝暉

牟朝暉,女,1973年3月出生,棲霞市人民醫院產科副主任。2018年6月6日,一名精神與身體狀況均不佳的產婦被送到棲霞市人民醫院產科病房,剛值完夜班的牟朝暉,看到產婦的特殊情況後,便組織同事進行會診,經檢查發現,該產婦發生了臍帶脫垂,胎兒處境十分兇險,牟朝暉和同事立即展開爭分奪秒的搶救,經過剖腹產手術,成功將胎兒取出,化解了危險。經過夜班的辛苦工作和早上緊張的忙碌,牟朝暉在瞬間的放鬆後,因體力透支暈倒在手術檯上。隨後這一段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搶救臨產胎兒的視頻“刷爆”了微信圈,先後被眾多報紙、媒體轉載刊發,引起強烈反響。

18.王福高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王福高

王福高,男,1965年2月生,棲霞市農村經濟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福高的姐姐王美娟有個不幸的家庭,丈夫和公婆去世多年,留下她和智障女兒相依為命。2014年姐姐因車禍導致全身癱瘓,王福高承擔起照顧姐姐和撫養智障外甥女的重擔。為了讓姐姐儘快康復,他精心照顧姐姐日常生活的同時,每週請推拿師傅到家裡給姐姐做按摩和針灸。時間久了,王福高也成了半個醫生,他還買來醫書,自學推拿,每天早晚給姐姐按摩,幫助姐姐恢復到能夠簡單交流和下床活動。2017年姐姐舊病復發,不幸去世。王福高悲痛不已的同時,決心替姐姐撫養好外甥女,王福高自身患腦血栓,但仍無微不至照顧外甥女生活,教外甥女洗衣做飯等生活技能,逐步培養外甥女自立能力。面對親人遭遇不幸,王福高用不離不棄的堅守,演繹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動人篇章。

19.林海峰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林海峰

林海峰,男,1975年10月出生,棲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師。從1999年至今,林海峰累計無償獻血41000毫升,相當於正常成人全身血液的8倍。他是棲霞第一個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捐獻者,也是棲霞第一批將HLA分型相關資料輸入中國造血幹細胞資料庫的志願捐獻者之一。當得知血小板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供應緊張時,林海峰毅然決定定期捐獻血小板。二十年獻血之路,不管經歷怎樣的風雨坎坷,他始終堅守一份愛心、執著義務獻血,盡己所能的幫助急需救助的人。為讓更多人參與公益活動,他2013年3月份牽頭組建煙臺市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隊“紅色愛心之家”棲霞分隊、煙臺千祥公益發展中心棲霞支隊,積極協助紅十字會開展無償獻血、造血幹細胞標本採集,廣泛開展愛心救助、公益宣傳等活動,產生良好社會效應。他先後兩次被衛生部、紅十字總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20.孫盛琦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孫盛琦

孫盛琦,男,1979年3月出生,蓬萊市人民醫院外二科主治醫師。2018年7月12日晚,在蓬萊市寶龍廣場門口路段,一位騎電動車的女孩與一輛轎車相撞。孫盛琦恰巧路過,出於職業本能,他立即上前查看情況。女孩的半個身子被壓在轎車下面,孫盛琦立即組織現場群眾一起合力抬開轎車救出女孩。女孩的左腿被車碾壓,一動不能動,一直哭喊。孫盛琦蹲下身安撫女孩,孫盛琦發現女孩膝關節變形,初步判斷可能是左腿骨折或韌帶損傷。為減輕女孩的疼痛,避免二次傷害,孫盛琦一直蹲在地上,用雙手固定女孩腿部。等到救護車趕來,孫盛琦和急救人員一起用夾板固定好女孩的患肢,並用擔架將她搬運到救護車上,交代好傷者情況後才悄悄離開。

21.陶淑安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陶淑安

陶淑安,女,1958年8月出生,蓬萊市登州街道開發小區居民。2018年8月30日,陶淑安在蓬萊市某超市出口處發現有三人摔倒在正在運行中的扶梯上。不斷翻滾,情況十分危急。見此情形,陶淑安立即衝上前去,將小男孩一把抱了起來,放到安全地帶,又立刻轉身去救還在電梯上翻滾的張女士和小女孩。他們摔倒的位置緊挨著電梯與梳齒板的縫隙之間,陶淑安奮力拉住二人,陶淑安的女兒和商場工作人員也急忙上前救人,按停了扶梯。祖孫三人有驚無險,毛髮未傷,成功獲救。而這時,陶淑安的雙腿受傷,已經無法動彈,隨後她被救護車送往了醫院。經過診斷,陶淑安右腿韌帶斷裂。

22.宋強章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宋強章

宋強章,男,1966年2月出生,蓬萊市村裡集鎮王莊小學校長。自1984年起,宋強章就以代課教師身份在鄉村小學工作,一干就是34年。山區基礎差,附近九個村的孩子沒法入讀幼兒園,他多方奔走籌措資金40多萬元,帶領教師親自動手粉刷閒置校舍,用了整整一個暑假的時間親手建成了一所規範化幼兒園。山區孩子上學不便,他多方爭取為學生開通了校車,每逢雨雪天氣,他總是親自跟車接送最遠山裡的學生。從1999年開始為方便照顧學生,宋強章就一直住在學校裡。2016年,在領學生去市裡參加比賽的路上,一輛卡車撞上他乘坐的客車,兩車相撞的剎那間,宋強章用身子裹住了坐在外側的學生,自己卻被飛來的玻璃擊傷了臉龐。“我不圖升官晉職,也不求進城,只想把家鄉的孩子教好,把家鄉的學校建設得更好,讓山區的孩子能從這裡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正是這份信念,讓他34年矢志不渝,終紮根艾崮山下,為山區學生帶來知識和希望。

23.鄒廣琪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鄒廣琪

鄒廣琪,男,1969年9月出生,蓬萊市蓬萊閣街道鄒於村漁民。2002年鄒廣琪外出的時候撿到一名被人遺棄在路邊的女嬰,出於同德之心,鄒廣琪跟妻子商量收養這名棄嬰,並取名鄒金彤。在夫妻倆的精心照料下,小金彤健康茁壯地成長。天有不測風雲,小金彤兩歲時被查出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稱“脆骨病”。夫妻二人顧不得漁船生計,也不顧周圍親朋鄰里的紛紛勸阻,依舊選擇不拋棄這個孩子帶著小金彤四處求醫救治。小金彤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去學校上學,為了讓她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樣讀書認字,夫妻倆就省吃儉用為她買來電腦,並請了家教在家上課。後來,鄒廣琪夫婦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夫婦倆並沒有因此而忽視小金彤,一如既往愛護照顧著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鄒廣琪夫婦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超越血脈的親情,彰顯了中華兒女人間大愛的真諦。

24.欒少華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欒少華

欒少華,女,1951年1月出生,龍口市婦幼保健院主治醫師。她從醫43年,用一顆醫者仁心收穫了無數患者親人。59歲的隋麗芬是欒大夫的患者之一,因為左乳刺痛,在一家大醫院開了三個月的藥加上各項檢查花了三千多塊都沒有效果。這位質樸的山村婦女懷疑自己得了乳腺癌,在沉重的壓力下找到她。依據臨床檢查,欒大夫診斷為左胸肋間神經炎,開了四塊八毛錢的藥很快治癒。她還加入了龍口市新時代百姓宣講的隊伍,用親身經歷感染群眾,並將宣講延伸到了自己的診室,給患者講述她的知青故事、她診斷的病例,用她的親身經歷和醫學知識,將小小的診室變成了宣講的舞臺,在宣講的領域繼續發光發熱……

25.考書慧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考書慧

考書慧,女,1997年6月出生,山東金都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收銀員。2018年1月12日,考書慧在為顧客掃描結賬時發現了一個黑色的錢包,她判斷應該是顧客落下的。於是,她先將錢包收起來,等待失主回來找。但等了半天,失主並未出現。考書慧便將錢包上交到了公司的客服中心,通過商場廣播尋找,仍然未果。考書慧和客服人員打開錢包尋找失主的聯繫方式,包內有現金、貴賓卡、身份證等重要物件,總價值12000餘元。擔心丟失錢包的顧客會有急用,考書慧在門口一直等到深夜。第二天,丟失錢包的顧客趕到了金都百貨客服中心,得知考書慧為了找到自己等到深夜的事情後,失主當即要表示感謝,考書慧當場婉拒了失主。

26.王秀志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王秀志

王秀志,男,1959年4月出生,山東黃金礦業有限公司高級技師。王秀志的妻子自2002年高血壓、腦溢血落下了半身不遂的病根,去年病情加重導致身體癱瘓。由於妻子生活不能自理,兒子在外地上班,王秀志便一人承擔起了家裡所有事務,全身心的照顧病妻。這一陪伴就是十多年。儘管家境並不寬裕,但王秀志在為妻子治病上卻從不心疼錢,只要有治療新藥他就想方設法讓妻子服用。為了不讓妻子因長期臥床造成身體萎縮,王秀志自學按摩護理知識,每天堅持為妻子按摩。天氣炎熱時,他擔心妻子一直臥床會長褥瘡,堅持每天用熱毛巾為妻子擦洗身體,天氣好的時候總能看到他揹著妻子到院子裡曬太陽,扶著她做運動,經過16年的悉心呵護,王秀志妻子的病情居然奇蹟般好轉。

27.嶽輝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嶽輝

嶽輝,男,1963年8月出生,招遠市盛蘭愛心志願者服務大隊大隊長。2010年,嶽輝從得知盛蘭老人事蹟後,深為感動,帶領志願者輪流照看老人,為老人洗腳、翻身、捶背,直到劉盛蘭老人離開,人們都稱他們為“親父子”。他們的“父子”感情,不僅體現在彼此感情上,更是體現在他們一樣的“大愛之心”上。嶽輝常年資助困難家庭孩子6名、孤兒2名,孩子們見到他,都親切地叫他“嶽爸爸”。嶽輝將學雷鋒做好事當成了家常便飯,在醫院地下停車場挽救因病痛折磨而自殺的老人;救助白血病女孩慧慧、陽陽;資助火災家庭王再平、梁國棟、楊帥濤重建家園等。2009年至今嶽輝個人愛心捐款近百萬元,與志願者共同資助貧困家庭、災難家庭、貧困兒童、孤寡老人等共計三百餘人次,其中幫扶救助貧困兒童80多人。同時,他帶領的盛蘭愛心志願者服務大隊已經發展為招遠市最大的公益組織,人數達到3000餘人,先後被省、煙臺授予“最佳志願服務組織”稱號。

28.邵春希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鄒春希

邵春希,男,1952年1月出生,萊州市郭家店鎮羅家村村民。邵春希妻子在2000年突發疾病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面對家庭的變故,邵春希不離不棄,在耕種10多畝地的情況下,無微不至地照顧癱瘓的妻子。為照顧好妻子,他自學醫學常識,學會了使用血壓計、辨認葡萄糖、冰敷、按摩等等。除了每天照顧老伴兒的吃喝以外,邵春希還經常抽時間用輪椅推著老伴兒出去透透氣,曬曬太陽。讓老伴兒隨時隨地感受到有家人陪伴的溫馨和幸福。雖然負擔重,但邵春希從沒向任何人訴過苦,他說,只要老伴在家就是完整的,我願意一直照顧她。

29.王芳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王芳

王芳,女,1980年11月出生,萊州市永安路街道海廟姜家村村民。2002年,王芳和丈夫姜林林相識,當時婆婆家的條件非常差,婆婆的身體也不好,可王芳毅然選擇了愛情。新婚後小兩口本以為會過得越來越好,可甜蜜勁還沒過,婆婆就確診為惡性腫瘤。三年的時間,婆婆做了兩次開顱手術,每次手術後都是王芳一天24小時衣不解帶地悉心照顧。為了給婆婆治病,王芳和丈夫借了十多萬元的外債,本來就不富裕的家變得外債累累。由於病情過重,在生病的第四年,婆婆去世了,而這時王芳和姜林林的女兒出生了。一邊是家庭日常的開銷,一邊是十多萬元的外債,王芳的老公整日唉聲嘆氣,生活失去了方向。王芳是個要強的人,也有股不服輸的勁。2008年,在她的勸說下,老公辭去了廠子裡的工作,兩口子開始經營燒烤攤。憑藉著誠信經營,兩人事業做的紅紅火火,三年的時間還清了所有外債。

30.施丕良、施丕剛、施瑞安


2018年第三季度“煙臺好人”評選結果公示


施丕剛(左) 施丕良(中) 施瑞安(右)

施丕良,男,1974年2月出生;施丕剛,男,1970年5月出生;施瑞安,男,1976年2月出生;萊州市三山島街道三山島村漁民。2018年8月24日晚,施丕良、施丕剛、施瑞安正駕駛著新造好的漁船由威海榮成返航至三山島漁港,晚上23點20分左右,接到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出的施救信號稱,附近海域一艘遼寧葫蘆島籍船隻遇險沉沒,7名船員落入海中,3人根據座標立即展開了搜尋。趕到現場後發現,發現落海的船員們穿著救生衣漂在水裡,船隻即將完全沉沒,生命岌岌可危。緊急時刻,3個人分工合作,船長施丕良駕船靠近落海人員,施丕剛和施瑞安迅速找到兩個救生圈繫上繩子後,將繩子扔向落海人員。看到落海的人員都抓著繩子後,施丕剛和施瑞安拽著繩子一下一下的把7名落海船員全部拽到了船旁邊。由於海上風浪大,船體大幅擺動,再加上沒吃晚飯,在把2名落海船員拉上船後,他們已經累的精疲力盡。可情況緊急,容不得一絲歇息,經過一個小時緊張救援,7名落海人員全部獲救,安全上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