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克制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知名油畫家、藝術教育家吳作人先生在1949年之後,歷任中央美院院長、中國美協主席,他出身於傳統畫家之家,卻承擔了向西方寫實主義現實主義求取真理的任務。吳作人的外孫女吳寧從家人角度回憶了先生的藝術與生活。

關於現實主義題材的選擇

吳作人有受到西方現代藝術影響,但他要學的是那些方法。在他出國前,他就明確寫給田漢說,想要激起民眾的熱情,但是覺得自己技巧不行。所以,他明確的目的是學習技巧,是為了回國後能運用技巧來喚醒人民。

吳作人到了布魯塞爾,藝術之潮沒有巴黎那麼興盛。中國學生留學是有目標的,是要去學中國沒有的東西。西方已經有一個完整的藝術體系了,可是東方一直是很自由,很隨意,文人畫裡的人物形象比例都不準,特別隨意。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吳作人寫生

西方列強入侵的時候,外祖父吳作人認為他原來學的傳統的東西不能再救中國。西方打敗中國的東西不管是古典的還是現代化的,總有道理,那就去學。

實際上學的就是民主和科學。新文化運動把中國傳統全面否定全面推翻。林風眠回國後教的也是素描,和徐悲鴻的區別只是哪個隨意一點或者哪個嚴格一點。美術學院制其實也是從西方引進的,中國原來並沒有。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 吳作人《戰區難民》速寫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 吳作人《打箭爐少女》油畫

外祖父覺得底層的人民很可愛,還有田漢對他的影響也是很大的。1927年他剛上大學就接觸到田漢宣傳的普羅藝術,就是為人民而創作的藝術。人民就是底層人民,而不是自己的人生。

他剛到歐洲的時候,在盧浮宮裡學習。然後拿到一幅作品去考巴黎美院,考上了之後在巴黎美院學了一個月,但是學費太貴,正好比利時皇家美院有庚款的獎學金,他就去那邊繼續學習。在學習途中,他把西方技巧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去敦煌學習傳統的東西,看當地的色彩。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 吳作人《齊白石像》油畫

後來很多人說,看到他歐洲的作品很崇拜,為什麼要變呢?他就是覺得不足夠,要變。最後這張《齊白石像》,就是他所有的東西的集成品包括西學的底子和西行的成果,一起成就了這張齊白石像。

關於如何抓住工人農民這類題材?

有要求畫勞模,所以一定要畫。外祖父在美院還有很多教學任務,但是平時出去他就想要畫勞動人民。有一幅作品是1930年的時候畫的,我們研究了半天,想知道是什麼地方。後來發現是1930年底,他畫的比利時的一個煤礦礦區。

我們在做他的全集,正好做完1949年前的這一部分。發現他在國外時,每年的作品多得不得了,回國之後因為活動多得不得了,作品反而減少了。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 吳作人《農民》油畫

再到了西行,又出現大量的作品,且展覽發現A類作品就特別多,而別的時候他的好作品數量就相對少。確實在西學和西行這兩個時間段裡,他是集中時間精力來攻克藝術的問題,提高技巧。所以,他是多麼需要有一段時間,脫離俗務,集中於藝術創作。

外祖父的創作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把中國的詩意帶入油畫,所以他的創作和西方不太一樣,和蘇派也不一樣。另外是他要把透視技巧、準確度等西方的東西帶進國畫裡。徐悲鴻一直提倡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

徐悲鴻1953年去世後,這方面的推進都是由吳作人來做的。周總理問他是不是學國畫的也應該學習素描?他就會說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新中國畫體系的確立是他在推進的。

晚年在國畫上有想法

到了後期,吳作人慢慢就畫國畫比較多。後來他的生活就不像年輕時那麼動盪。像速寫,他就是隨手一直畫。外祖父是一個很嚴格的人,他讓我練琴就是天天都要練,他對自己也是很嚴格。他很古典主義,對社會對國家有很強的責任感,關心底層,老操心國家的命運。對大家都比較和氣,很有修養,不發脾氣。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 吳作人《任重道遠圖》紙本設色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 吳作人《熊貓圖》紙本水墨

在國畫上,他也想再畫,被“文革”耽誤了,名譽恢復之後,應酬又太多,身體又不行了。他在國畫上有些想法,最後也沒有完成,在藝術上也是。生了病之後,他遺憾自己好像沒做什麼。其實就像我們一樣,可能上學的時候會經歷比較集中,沒有那麼多雜事,很多東西都是那個時間段吸取的。

雖然他天天老是想畫,但到了北平國立藝專當教務就特別忙,他就沒時間畫。他們這種畫畫是要手上不停地畫,老畫就能準。後來就晚上,他們組織一個晚畫會,雖然時間不長。請幾個模特來,幾個教師在一起畫。後來有事出國,就停了。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 吳作人《金魚圖》紙本設色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 吳作人《奮進圖》紙本水墨

1953年政務少一點了,他就在自己家裡又開始在十張紙齋辦晚畫會。比較多的時候是到1955年,之後慢慢減少了。到了1957年就徹底結束了。也是白天太忙,晚上找到機會就要畫,要練手。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外孫女憶吳作人:內心充滿激情,對外高度剋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