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芯回應「抄襲門」:稱非抄襲站巨人肩膀上做了創新

紅芯回應“抄襲門”:稱非抄襲站巨人肩膀上做了創新

紅芯回應“抄襲門”:稱非抄襲站巨人肩膀上做了創新

新京報快訊(記者梁辰吳榮奎實習生楊璐萍陳詩怡)8月16日,紅芯國產瀏覽器被爆出涉嫌造假,以谷歌瀏覽器Chrome內核換皮打造成“自主可控的國產瀏覽器”。該公司15日剛宣佈完成2.5億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剛包括上市公司、晨興資本、達晨資本和IDG資本。

對此,紅芯聯合創始人高婧回應,紅芯瀏覽器“包含‘Chrome’在裡面”,但並非抄襲,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如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及應用安全方面都有創新,這些功能需連接雲服務,“單看安裝包是看不到任何東西的”。她還稱,客戶滿意度很高,“絕不是那些人說的拿國產概念去騙錢”。

目前,該網站已不提供下載鏈接,但有下載過該瀏覽器的用戶告訴記者,其通過對安裝包解壓確實發現不少Chrome文件。

此前,有網友爆料C輪融資2.5億元的紅芯瀏覽器安裝包通過iZip解壓後發現Chrome文件,而且版本號是兩年前的版本,而且使用該瀏覽器輸入一個無法訪問的地址與Chrome的提示相同,甚至連Chrome的“彩蛋”也照搬。

另有網友測試稱,下載安裝後,紅芯瀏覽器的配置界面與Chrome相同,並且發現該產品之所以可以支持Window XP是因為其使用的Chrome的版本恰好是支持這一系統的最後版本,甚至連Chrome的logo都沒有刪乾淨。

新京報記者測試下載、解壓縮後,發現上述網友發現均可驗證。

資料顯示,“紅芯”此前名為“雲適配”,2018年更名。紅芯曾對外稱該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技術型公司”,產品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在通用的瀏覽器內核架構的基礎上,結合紅芯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改造而成”。

公司官網更是強調,其紅心內核“打破美國壟斷”,並與Chrome等瀏覽器對比,強調引入智能身份驗證引擎等安全功能。其新聞稿顯示,瀏覽器客戶包括國務院、國資委、中車集團、中遠海運、國家電網、比亞迪、海信、中糧可口可樂、深圳能源和金融街等。

公司創始、CEO陳本峰,是雲適配技術的發明者,“專注互聯網標準以及瀏覽器相關技術研究超過10年,曾任職於微軟美國總部IE瀏覽器核心團隊”。創辦紅芯之前,他曾在科大訊飛和微軟工作。陳本峰2015年曾入選第十一批“千人計劃”創業人才名單。

記者查詢該公司融資紀錄發現,啟信寶網站頁面顯示,該公司已完成D輪融資,並非此前宣稱的C輪融資。2018年6月,該公司完成D輪融資,融資方包括達晨創投、景澄投資、天星資本和南京匯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該網站還顯示,2013年11月該公司獲得科大訊飛3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4年3月,獲得天創資本和虎童基金的A輪融資;2015年6月,獲得IDG資本、晨興資本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2016年11月,獲得達晨創投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2018年1月,獲得晨興資本和ULTRAMEGA LIMITED的C輪融資。

此前,該公司還曾與中科院聯合成立“移動應用與紅芯雲安全聯合實驗室”,聲稱要做“中國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