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用人悖論思想

小心用人悖論思想

某個小鎮有這樣一個理髮師,不知道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專業還是作秀,他在店門口寫了這樣一個規定:“我只給那些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

這個規定表面看似乎沒有什麼不妥,因為那些能夠給自己理髮的人是不會讓他理髮的,只有那些不會給自己理髮的人才會找理髮師理髮。

然而有一天,有一個客戶看到他的規定後問了他一個問題,讓他難以回答。這位客戶問:“請問您給自己理髮嗎?”

如果他給自己理髮,他就是自己給自己理髮的人,那麼按照他的規定就不能自己給自己理髮;如果他不給自己理髮,那麼他就是自己不給自己理髮的人,按照規定他應該自己給自己理髮。

理髮師思考了好久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客戶的問題,最後只能默默的將規定撤銷,而且這位理髮師成了很多人的笑資。

小心用人悖論思想

我們都知道,企業在選人時通常會通過兩種渠道,一種是內部選拔,另一種是外部選拔。內部選拔的優勢是所選拔的人才熟悉企業的環境,有一定的人脈基礎。員工在新的崗位很快就可以展開工作,在遇到一些問題時能夠及時的找到合適的人對接解決。而缺點是這類員工的思想已經被企業所固化,一些問題或者矛盾已經習以為常,不在認為是問題。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問題他們也未必能夠發現,無法給企業及新的崗位帶來新的血液。

與內部選拔正好相反,外部選拔的優勢是能夠根據崗位需求選擇與崗位更加匹配的人才,在新的環境及工作崗位下,更容易發現企業現存的一些問題和矛盾,而且通常能夠提出一些解決之道,為企業帶來新的觀念和思想。而缺點是他們通常需要熟悉適應企業及崗位一段時間,建立人脈關係,熟悉工作流程,而後才能慢慢地展開工作,且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可能效率低且容易出錯。

小心用人悖論思想

這樣來看,如果我們想要選一個既能給企業帶來新鮮血液,及時發現企業現存 的一些問題,又能馬上適應崗位高效工作的人才似乎很難。而有些企業家在選人的時候,要求中卻會並存以上兩種方式優勢,這便成為了一種悖論。大多時候,前者優勢達到了,後者優勢就很難達到,二者只能選其一。

為此,企業家選人用人的思想不能一味的求優,求最好,否則很容易出現悖論。在選人的過程中採用何種渠道要依情況而定。

如果該崗位已經比較成熟,暫時不需要創新改進,且較為重要,需要工作人員能夠快速的投入到工作中,那麼,我們就可以採用內部選人的方式,選拔合適的人才。相反,如果該崗位還處於發展改進階段,需要有新的思想和觀念進行改進提升,那麼我們就可以採用外部選人的方式選拔人才,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

此外,企業家個人思想在選人用人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一些悖論。通常我們會認為由一些德才兼備、有眼光的領導選人用人是最準確最合適的。因為他們經驗豐富看得遠,個人能力和水平都比較高,執行力和識別人的眼力比較強,在一個企業中,這類人通常就是老闆。所以,在很多企業一些重要高級崗位招聘或用人中,老闆通常會把最後一關,決定是否錄用該人,很多人認為這種方式是最穩妥的。

小心用人悖論思想

其實未必,很多時候領導的心智思想往往與人才的心智思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且對於很多企業家來說,因為是老闆,是領頭人,通常比較自信,通常不能平衡的看待自己與人才的不同,覺得用自己的思想定位人才及用人一定是最合適的。

然而,企業是一個綜合體,並不只有老闆一個人,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才,有思想高度的在技術方面不一定是人才,有技術的在企業運營規劃發展上並不一定是人才。所以,企業家用人選人應該以集體思想智慧代替個人思想智慧,用相應的制度代替企業家用個人思想選人用人,這樣我們才能看清人才,將人用到最合適的崗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