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區塊「鏈」上房地產

“區塊鏈可以被視為促進經濟協調的工具,但區塊鏈領域的任何事物都不再有千倍增長的機會了。”V神向來不吝以最嚴苛的角度評價區塊鏈行業。

儘管如此,並不妨礙房地產可以成為區塊鏈應用中非常有潛力的行業。

房地產作為每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民經濟體系息息相關。現如今的幣圈正處於大蕭條時期,指望百倍幣、千倍幣發家致富,目前根本無法實現。於是有人提出根據區塊鏈技術買房,這樣既可節約成本,也能實現把買房透明化。

那麼問題來了,“幣”與“鏈”,要靠誰買房?

“一幣無別墅”

V神此番發表的言論讓人反思,如果區塊鏈發展真的邁入健康平穩,那以往那些百倍、千倍的“奇蹟”,無疑都將會銷聲匿跡。

無獨有偶,近日,雅虎財經(Yahoo Finance)的Dan Roberts指出,華爾街巨頭們目前對數字貨幣和比特幣仍持懷疑態度。他表示,比特幣的價格未來可能會上漲,但永遠不會回到2萬美元。

現實情況也正是如此,據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份開始,BTC就呈下跌趨勢,截至今日,BTC價格已經從今年1月份約17000美元的高點跌至6300美元。而ETH更是從1358美元跌至198美元。

幣價是如此,那麼房價呢?


當區塊“鏈”上房地產


這是2018年3月份的房屋價格數據,上圖BTC價格為今年9月2日的價格,約7200美元。而圓圈大小,代表房屋每平米均價(BTC)。

拋開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價不談,其餘房價較低的二三線城市,房屋每平米的價格也在0.2BTC左右,而如今BTC的價格,距7200美元又下跌了約1000美元,房屋每平米用BTC計價的比率還會持續上升,這距離“一幣一別墅”相差甚遠。

或許“一幣一別墅”本就是人們對於BTC暴漲的一種比喻。但是現如今的情況是,整個加密市場都處於暴跌無止境,紅色連成片的寒冬時期,而且有不少人都認為,就算牛市來臨,BTC也很難再恢復到上一年無限拉昇的盛況。之前的“一幣一別墅”,現如今應該叫“一幣無別墅”。

當然,除了這些不看好的聲音,對加密貨幣上漲充滿希望的信仰者依然大有人在。

9月7日,比特幣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Bobby Lee轉發對比特幣價格預測的推文,並附評論表示完全同意。該推文稱,如果按照此前BTC數量減半後的一年比特幣價格會有大幅飆升並達到階段內高點的規律來看,下次比特幣價格大漲應該發生在2021年的5月份。寶二爺近期也發表滿倉BTC,等10年的言論。但不少網友都表示,“又在喊單了,堅決不上車”“十年,活不起,活不起。”

區塊鏈潛力

鑑於區塊鏈可以重塑信用體系,能節約由信用問題帶來的巨大社會成本,所以房地產未來可能是區塊鏈很大的一塊應用場景。相對地,區塊鏈也可以依據在房地產方面的應用,從而擺脫現如今“圈內自嗨”的狀況。兩者可以互惠互助,各取所需。從而實現共贏。

其實,運用區塊鏈技術買房已經並不新鮮。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近日,Hypher作為通過區塊鏈進行海外不動產投資的工具,成為了韓國人的新寵。據統計,去年及今年上半年,韓國“幣民”人數達350萬-400萬人,約佔韓國總人口的8%。有韓國媒體稱,韓國人民之所以熱衷不動產,是由於這是東亞民族的特性。這一分析對中國人同樣適用。

那區塊鏈技術在房地產方面的應用到底有哪些潛力呢?

首先,區塊鏈公鏈具備開源特性。通過把房屋信息記錄在鏈,用戶一眼就可以看到他想要購買房子的“前世今生”。數據顯示,現如今無論國內外,大量房屋信息都是由個體提交,最終流向房源平臺並被他們所壟斷,再從中獲取高額收入。如果使用區塊鏈技術,那麼就可以摒棄信息搜索和處理過程,大大改善房地產買賣雙方的搜索流程。

眾所周知,房地產的產業鏈很長,包括房地產開發、裝飾裝修、物業管理、房地產評估、房地產測繪以及下游環節的建築和建材市場等,而產權登記和轉移等業務則需要政府部門執行。無論是買房還是賣方,都需要繳納一定的手續費。在電視劇中就有一對夫婦離婚之後,男方想要把房屋產權移交給女方,被告知需要繳納2萬元的費用。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把區塊鏈技術與房地產相結合,那麼就會省去這一系列繁縟的流程,為房地產公司節省一大筆人力的開銷,從而降低購房成本。

當區塊“鏈”上房地產

而且,由於房產是非常重的資產卻流動性極低,所以如果用戶短時間需要一筆現金週轉,是沒法通過出售房產的部分產權來變現的。而區塊鏈可以讓持有或出售部分產權成為可能,區塊鏈技術擁有的不可篡改、信息透明、共同監管和可溯源性等優勢,與不動產的拆分是天然的結合。

其次,由於區塊鏈是點對點的分佈式賬本,且擁有時間的不可逆性。那麼就可以保證交易的透明公開,從而杜絕欺詐風險。如此一來,交易主體就無需建立信任關係。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由於商業房地產行業是由各種資產類別和公司類型構成,產權和資本的確定、轉移和管理往往是非常複雜的流程。於是有人提出,依據區塊鏈智能合約,通過通證化系統設計,將房地產變為流動性更高的投資。這樣有利於中小型公司快速籌措資金,從而增強話語權,挑戰頭部玩家,改寫市場格局。

成本,時間,買賣、流動、信任……,這些以往買房賣房都需要注意的問題,如果加入了區塊鏈,都會迎刃而解。

挑戰與難題

正如上文所說,區塊鏈現階段正處於“圈內自嗨”,有關於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理念,只存在於設計和構想。如何才能邁出第一步,才至關重要。

房地產作為經濟體系中的龐然大物,動輒就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區塊鏈要想把房地產作為應用場景,無疑要牽動房地產整體的體系格局,要知道,區塊鏈的加入,對於房地產來說,只能算是“錦上添花”,遠遠達不到根治痛點。畢竟有些區塊鏈能做到的事,互聯網也能做到。

而且,《福布斯》在分析房地產科技投資趨勢時指出,無論是住宅還是商業地產,都沒有在技術方面做過多努力,另外,房地產行業的自身特質也對新技術的需求小,就算是大勢所趨,也需要漫長的時間。

在中國,房地產是和政策緊密相關並嚴格受到政策監管的行業。區塊鏈若想深耕這一行業,就需要獲得政府支持。但是目前對於區塊鏈行業,尚沒有清晰的法律政策框架和合規標準。就目前看來,房地產方面,無論是部分產權還是眾籌資金的構想,都是法律不允許的。

不過令人期待的是,2018年6月,工信部李琰副處長公開表示,我國已開始著手建立區塊鏈國家標準,計劃從頂層設計推動區塊鏈標準體系的建設。

目前看來,用“鏈”買房,無論對買家還是賣家,都值得期待。不過,現如今區塊鏈正處於初級階段,相關技術還需進一步地完善。還是那句老話,“發展才是硬道理”。

區塊鏈這個小姑娘,到底能走到哪一步,靜看人們如何裝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