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皇帝老家橫行霸道,引起反叛,爲何皇帝卻不怪罪

王莽末年天下大亂,南陽宗室劉縯劉秀兄弟首先起事,舉起了反新朝恢復漢室的大旗。在經過一系列的殘酷戰鬥後,佔據南陽,並大破王莽四十二萬大軍,使王莽元氣大傷,天下紛紛響應。很快王莽被殺,但是劉縯並沒有成為勝利者,綠林軍出身的劉玄摘取了勝利果實,並將劉縯殺死。

大哥被殺後的劉秀只能夾起尾巴做人,處處小心謹慎。劉秀的小心謹慎很快得到了回報,劉玄派他去河北撫慰州縣,逃出牢籠的劉秀如魚入大海鳥入青天。很快在河北打下一片江山,佔據了河北,並得到了一支可以爭奪天下的隊伍。

此人在皇帝老家橫行霸道,引起反叛,為何皇帝卻不怪罪

劉秀在河北稱帝不久,就開始了吞併天下的步伐,佔據洛陽後,劉秀把目標瞄準了自己的老家南陽。劉秀對南陽的感情是複雜的,他在這裡出生,長大,並在此起兵才有了今天的成績,所以他對南陽充滿了愛,但是起兵之後,自己的大哥,妹妹以及很多親人都死在了這裡,所以這裡也是他的痛處。

南陽雖然是劉秀的老家,並且劉秀這一脈在南陽也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此時佔據南陽的是劉玄的綠林軍將領,這些人當年起兵反王莽時就與劉秀兄弟不和,並且直接或間接的幫助了劉玄殺害劉縯,所以南陽的諸將聽說劉秀稱帝后並沒有歸順之意,而是紛紛備戰。劉秀派大將吳漢率領耿弇、朱祐等人攻打南陽,吳漢等將領多是河北人,對南陽沒有多少感情,當時天下戰亂多年,大家都沒有糧食,而吳漢其人又性格剛烈,所以吳漢攻打下郡縣後就縱兵搶掠,所過之處多殘破不堪。

吳漢的所作所為劉秀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也沒辦法,沒有軍糧士兵怎麼打仗,而天下大半還不在自己手裡,所以他只能默認吳漢的這種做法。這也是劉秀為什麼派河北諸將去他老家打仗,而不是派南陽出身的諸將去打南陽的原因之一,因為他怕那些南陽出身的將領不忍心屠戮鄉里。所以他把南陽諸將都派到別的地方去打仗,就是怕那些將領看到吳漢的暴行而有反叛之心。

此人在皇帝老家橫行霸道,引起反叛,為何皇帝卻不怪罪

但是意外還是發生了,南陽宗室出身的破虜將軍鄧奉,回新野老家探親。當鄧奉回到南陽的時候,看到的是殘破的南陽,這讓他的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當年自己和家族追隨劉室宗族起兵造反,自己的家族被殺者數十人,現在造反成功了,而換來的確是家鄉的殘破不堪。這個年輕人怎麼也不能接受,而南陽世族對吳漢的暴行也是恨之入骨。

所以鄧奉很快的就聯合了南陽的世族大家起兵,擊破吳漢率領的大軍。之後聯合在南陽一帶還沒被擊破的原綠林軍將領,一起攻打漢軍。西漢末年天下有兩支部隊特別能打,一支部隊是漁陽上谷突騎,另外一直就是南陽精兵。這兩支部隊在西漢末年的歷史舞臺上異常活躍,並且很難遇到對手。

此人在皇帝老家橫行霸道,引起反叛,為何皇帝卻不怪罪

鄧奉率領著南陽精兵與吳漢等人大大小小的打了一年左右,吳漢這邊損兵折將無數,卻沒有擊潰鄧奉。劉秀一看不行了,只能自領大兵親自征討鄧奉,此時赤眉軍已經投降劉秀,東邊的張步也已被擊潰,所以劉秀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統領大軍討伐鄧奉。雖然鄧奉的南陽精兵戰鬥力很強,但是也架不住劉秀人多。在和劉秀交手幾次後,鄧奉被打敗,敗退到小長安,之後投降。

小長安這個地方劉秀太熟悉了,當年自己造反時第一場敗仗就是在這裡,他在這裡失去了自己的妹妹和外甥,現在又回到了這裡。而來這裡的目的卻是要殺一個人,這個人和自己的妹妹也有很大的關係,他是自己妹夫大哥的兒子,想當年自己被困河北之時,鄧晨鄧奉兩叔侄的投奔如雪中送炭,幫劉秀度過了難關,劉秀有意放鄧奉一馬,但是河北諸將卻不同意。若不誅奉,無以懲惡,劉秀沒辦法只能殺之。

此人在皇帝老家橫行霸道,引起反叛,為何皇帝卻不怪罪

而對於吳漢等人,劉秀還要靠他們平定天下,所以只是象徵性的懲戒一下,就讓他們踏上了平定荊州和蜀地的征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