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韭菜,保護國有資產!這些人最容易被樓市收割……

文:魚擺擺

1

近幾天魚擺擺看到一則很火的帖子(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中國樓市割韭菜套路》。裡面大致講的是,主人公徐鑫從一個滬漂屌絲如何被推上樓市神壇成為風雲人物的故事。

故事裡面,(購房諮詢公司老闆)何總把徐鑫包裝成在樓市裡賺到錢的樣子,何總還告訴他:你所有的話都是真理,所有的操作都是正確無比的。

隨後,在多個論壇發佈帖子《升階之路道阻且長,但是我已經在路上》之後,徐鑫便一夜之間火起來了,前來諮詢加微信的人絡繹不絕。

保護韭菜,保護國有資產!這些人最容易被樓市收割……

徐鑫朋友圈的常規回覆風格

但是和真正的專家不一樣的是,徐鑫完全拋開"短期看貨幣,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樓市的基本邏輯。

原文提到:樓市走向只有兩個走勢,漲和跌,粉絲只想從徐鑫嘴裡得到最簡單的答案,現在是不是能買入,能買哪裡。

保護韭菜,保護國有資產!這些人最容易被樓市收割……

徐鑫的套路

就這樣,徐鑫的套路忽悠了一波又一波的粉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但是2014年不瘟不火的市場,讓這種觀點受到質疑,徐鑫安慰粉絲這是大漲前的信號。因為運氣好,2015年,從深圳樓市開始的新一輪週期突然啟動,迅速傳導到上海和周邊地區。

就這樣,徐鑫一下被推向神壇。

保護韭菜,保護國有資產!這些人最容易被樓市收割……

2016年8月,限購開始重啟,徐鑫看多的幾個城市,房價走勢似乎有轉空的趨勢,2017年,限貸限售繼續加碼,讓很多城市的資產流動性熄了火。

買賣雙方角色互換,價格再低也很少有接盤俠出現。

徐鑫開始被粉絲咒罵和扒皮,此時徐鑫非常艱難的維繫著這場造神運動。年底的時候,何總年前給徐鑫一次性打了2w元就告訴徐鑫盤子結束了,剩下的業務交給徐鑫自行處理。

何總跑路,徐鑫一個人在堅持半年之後,雖然不確定自己模仿何總的套路能不能賺到錢,但是,還是按照何總以前套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造神運動。

2

在這個故事裡面,誰才是最大的贏家?是徐鑫?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何總一手打造了徐鑫,把徐鑫推向樓市神壇的幕後者,是何總,因為徐鑫的所有套路都是何總教授。

何總跑路之後,徐鑫並沒有就此收手。他還在一個人艱難的維持,但是面對利益的誘惑,徐鑫秉持"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依然想繼續在樓市收割韭菜。

保護韭菜,保護國有資產!這些人最容易被樓市收割……

其實誰都不知道,在整個收割韭菜的過程中,雖然徐鑫已經獲得了巨大的讚譽和名聲,卻依然只是拿著固定工資,每個月不到15k的收入。

因為前期公司的創辦全部是何總的資金支持,所以徐鑫的勞動合同裡面清晰寫著,只有固定的月度工資,所有收益綁定的是何總的賬戶。

第一輪造神運動的始末,徐鑫也只不過是何總的一個傀儡...

3

整個過程中,為什麼徐鑫能夠收割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其實徐鑫一開始火起來的時候,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那些徐鑫的粉絲只想從徐鑫口中得知,現在是不是能買入,能買哪裡。關於樓市的走向,這些粉絲只想知道哪裡能漲,哪裡會跌。

這些人沒有頭腦,特別容易被牽著鼻子走,樓市到底如何,從來沒有自己的考量,從眾心理特別嚴重。

保護韭菜,保護國有資產!這些人最容易被樓市收割……

所以像徐鑫這樣所謂的大神,能夠輕易收割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而大部分徐鑫的粉絲,使用的現金流都是貸來的資金,在買賣雙方互換角色之後,被巨大的月供搞得焦頭爛額。

除了被徐鑫收割的這類韭菜,還有一種人,容易被來回收割,他們和徐鑫收割的韭菜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

保護韭菜,保護國有資產!這些人最容易被樓市收割……

但是和徐鑫收割的韭菜不一樣的是,這些人,更容易被收智商稅。

你說房價要跌,就想抄底(抄老底),一旦跌了,他們反而不敢下手了;一旦說要漲,若是真的漲了,他們還是不敢下手,擔心只是短期波動,反而讓自己高位接盤。

還有一點,他們成天嚷嚷,是這個抬高了房價,是那個炒熱了樓市,自己身為剛需,一個月拿著兩三千的工資如何才能買得起房...

其實,這些人成天把問題推到別人身上,整天埋怨社會,他們為何買不起房,跟他們自身沒有關係嗎?

保護韭菜,保護國有資產!這些人最容易被樓市收割……

除了本身的家境,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房價漲跌與否,並不是某一個人憑藉一己之力就能辦到的,若真是那樣,社會還不得翻了天?

其實,誰的錢不是辛苦賺來的呢?不論房價漲不漲,我們最應該明白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

只有自己的收入提高了,才能負擔得起高昂的房價,面對自己想買的房子,才能有機會將其拿下。

保護韭菜,保護國有資產!這些人最容易被樓市收割……

注:魚擺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歡迎大家關注~魚擺擺會為大家不定期放送精彩內容哦~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許可,謝絕搬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