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人自己的月餅,你見過嗎?

白銀人自己的月餅,你見過嗎?

在這個團圓的中秋節,人們都沉浸在三天的假期裡面,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八月十五的來歷?為什麼要吃月餅呢?

白銀人自己的月餅,你見過嗎?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定在八月十六。

白銀人自己的月餅,你見過嗎?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名錄。

白銀人自己的月餅,你見過嗎?

在這個團圓的中秋節,圓圓的月亮與月餅成為這個節日的主角,然而,那些精緻月餅的背後是辛勤勞作的糕點藝術家留下的汗水,他們為傳統手工月餅的手工藝傳承鋪墊了厚實的基礎。你看那一顆顆大月餅讓人垂涎欲滴,那麼作為年輕人的你是否也想品嚐一口呢?月餅為什麼又流傳到現在呢?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月餅是古代祭拜月神的貢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白銀人自己的月餅,你見過嗎?

那麼我們白銀人自己的月餅你見過嗎?

白銀人自己的月餅,你見過嗎?

白銀人自己的月餅,你見過嗎?

這就是我們白銀人民自己的月餅,是不是別具匠心呢,而且經濟實惠還頂飽,臉臉我自己吃這麼大的一個月餅都費事啊,哈哈。

感謝您能來,本文首發《樂在大白銀》,更多精彩能容可以關注我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