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爲什麼沒有麥當勞?

英國知名創意雜誌 CR( Creative Review )從2011年4月開始組織讀者、專家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調查和研究,最近公佈了該項目的成果“CR’S TOP 20 LOGOS”。

CR’S TOP 20 LOGOS 旨在對已經商業應用的品牌標識進行甄選,經過5年的讀者投票和專家的建議,最終得出了現在的結果。當然,Creative Review 表明這是相對主觀的結果,如果是在亞洲或美洲,結果會截然不同,這是區域文化所造成的必然,所以該項目的命名是“CR’S TOP 20 LOGOS”,表明僅僅是 CR( Creative Review )的立場。

值得一說的是的,該項目目前為止還可以投票。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01. Woolmark

設計:Franco Grignani(意大利,1908-1999)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02. Deutsche Bank (1974)

設計:Anton Stankowski(德國, 1906–1998)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03. British Rail (1964)

設計:Design Research Unit / Gerry Barney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04. Michelin (1898)

設計:O’Galop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05. V&A (1989)

設計:Alan Fletcher / Pentagram(五星設計聯盟)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06. Tate (1999)

設計:Wolff Olins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07. World Wildlife Fund (1961)

設計:Sir Peter Scott(1909-1989)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08. I ♥ NY (1975)

設計:Milton Glaser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09. CBS (1951)

設計:William Golden (1911–1959)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0. National Theatre (1974)

設計:Ian Dennis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1. NASA (1974)

設計:Bruce Blackburn, Danne & Blackburn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2. British Steel (1969)

設計:David Gentleman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3. Canadian National (1960)

設計:Allan Fleming (1929–1977)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4. Apple (1977)

設計:Rob Janoff / Apple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5. Rolling Stones (1970)

設計:John Pasche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6. Penguin (1935)

設計:Edward Young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7. Pirelli (1908)

設計:Unknown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8. London Underground (1919)

設計:Edward Johnston(1872–1944)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19. Montblanc (1913)

設計:Unknown

歷經七年評選出的20頂尖影響力標誌,為什麼沒有麥當勞?

20. FedEx (1994)

設計:Lindon Leader / Lando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