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爲企業「鬆綁」 爲羣衆「解絆」

「服务」为企业“松绑” 为群众“解绊”

「服务」为企业“松绑” 为群众“解绊”

“現在像開發票、作備案、出證明這樣的辦稅事項只需跑一次,對我們企業來說真的是太方便了。”崆峒區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財務負責人蒙芳芳辦稅後如此讚歎。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崆峒區稅務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推出了90個涉稅便民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清單,開設了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廳,推出了“局長值班”“預約服務”“延時服務”等便民服務新品牌,暢通了群眾辦事渠道。

以前辦事先上門,現在辦事先上網。如今在崆峒區,不論企業還是群眾,早已適應了這種變化。隨著“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入,網上受理、網上審批、網上監管已成為政府部門服務轄區百姓和地方經濟的工作新常態。“推行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後,我們的實際業務量少了許多。只要網上審核通過,當天就能辦齊手續,整個審批流程比原來縮短了近10個工作日。”區規劃辦總工程師李昕告訴記者。

「服务」为企业“松绑” 为群众“解绊”

政府簡政放權,企業“鬆綁”解困。崆峒區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提高行政效能為重點,著力破除體制性障礙。

今年以來,累計取消行政審批項目269項、承接行政審批項目106項,先後9次下放和取消區級行政審批事項269項,保留行政審批事項165項,精簡比例達61%,對涉及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全面進行清理規範,審批事項從59項減少為35項。同時,積極推行“1+4+X”和“串聯+並聯”模塊化新模式,加大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應用力度,項目備案審批實現網上全程辦理。全面落實“先照後證”“多證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措施,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審批事項由201項減少為11項,減幅達到94%。

讓服務更加便捷高效,為群眾“解絆”,讓他們辦事更加省心省時。“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是崆峒區政府給廣大群眾作出的答卷。

崆峒區啟動實施了市區合辦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工程。“政務服務中心建成後,計劃設置涉保、涉車、涉房等15個業務鏈條,劃分市區社保服務區、醫保服務區等13個功能區塊,設置前臺受理窗口席位335個,後臺審批辦理席位310個,區級進駐中心34個單位331人,涉及服務事項925項。”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與此同時,各街道行政職能與服務職能分離工作也在穩步推進,目前已成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各鄉鎮還將與民生相關的業務全部納入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實行集中辦理;完成了政務外網規範整改、甘肅政務服務網崆峒子站升級改版和數據修改更新,部門內部業務系統整合正在按省市統一部署有序推進,年內8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將實現“一網通辦”;全面落實減事項、減層級、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五減”措施,進一步優化再造流程,公佈“最多跑一次”辦事事項707項、取消證明事項28項;嚴格落實“十不準”規定,針對政務服務中辦事慢、辦事難和工作人員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大力推行程序最簡、審批最快、時間最短、服務最優和行政審批零障礙、服務企業零距離、生產經營零干擾、破壞環境零容忍“四最四零”工作法,規範建立市場主體“少跑路”“不跑路”工作流程,切實提高了政務服務效能,打造了真心崇商、誠心為商、用心留商的營商環境。

「服务」为企业“松绑” 为群众“解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