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除却生死无大事

用尽全力活着这件事,从来都没有错。

最近朋友圈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爆。

血淋淋的真实在眼前撕裂开来,上映一天直接破3亿的成绩

那个父亲因为血管瘤急等着他救命钱,被迫走上“走私仿制药”最后完成救赎和自我救赎的程勇……

那个哭诉着“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努力想要活下去的老奶奶……

那个被呐喊着“他才20岁,他想活着,有什么错?”却倒在血泊里的黄毛……

每一个人都想活着,想用尽全力地好好活着。

我不是药神:除却生死无大事

1

陆勇在34岁时,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他吃了两年的抗癌药,花费56.4万元。

电影《我不是药神》是根据他的真实事件改变,可和影片不一样的是:仿制药这件事,从头至尾都不是为了盈利

我不是药神:除却生死无大事

陆勇

当他了解到印度生产的仿制抗癌药价格低廉又疗效相当的时候,他开始进行代购并且帮助与他有类似经历的白血病患者。

可他也因此被捕,1002名癌症患者在联名信上签字为他声援,他重获自由。因为他从头到尾做的是救赎,救自己,救别人。

不生一场大病的话,你永远不会明白。活着到底有多难?

你会发现:在钱面前,可以做任何事,在命面前,可以付出所有的钱。

有人因为吃不起药,只能眼睁睁等死;

有人为了不连累妻儿,选择结束生命;

有人站在死亡边缘看到一丝希望,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牢牢不放;

有人说,“这辈子最害怕的是生病,最抗拒的地方是医院,最不想看到的人是医生。”

不是因为胆小,而是根本就“不敢病”

说到底,“不敢病”是我们面对病魔最卑微的姿态。

如果有一天,得了绝症,救命药4万一瓶,需要终生服用,那吃还是不吃?

吃,一套房会被吃掉,家人会被拖垮;

不吃,死路一条。

有些人光着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可还有些人,竭尽全力也不一定能活。但他们依然对活着这件事怀抱热望

2

身患白血病的吕受益,因为想要努力地活,他找程勇买“假药”,他坐在医药公司门口抗议,他看着买不起药的病人往医药代表身上扔屎,他轻笑着往嘴里塞饭!

是无声却更有力的抗议,吃不起药,治不起病的现实比屎还不如,可还是要笑着去面对。

可他最后还是死了,他看着守在自己病床前的妻儿,再瞧瞧自己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

不连累是他能想到的最好也是最后的爱。

“如果我儿子早点生孩子,我是不是都可以当爷爷了。”

他选择自杀来结束这扯淡的人生

“来,吃个橘子吧”

吕受益第一次见程勇,就讨好似地从包里掏出一个橘子:“吃个橘子吧。”

后来程勇去医院探望因为吃不起药,已经奄奄一息的吕受益,他还是面带微笑对程勇说:“吃个橘子吧。”

在他的葬礼上,黄毛怀念的方式也是,坐在台阶上,吃着橘子。

我不是药神:除却生死无大事

橘子,似乎是吕受益生命的隐喻,我们试图在一腔酸涩中努力地寻求那一丝甜,可是一不小心便把汁水溅到了眼睛里,这是会让人哭的

“爷爷的病有钱就不用死”

我不是药神:除却生死无大事

“一小时氧气费四块钱,那,就少吸两口气吧。”

我不是药神:除却生死无大事

人类的悲欢或许并不相通,但穷人的苦却都是一个味道。

3

大家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没有钱寸步难行,总以为钱可以做很多事,于是我们拼了命地去赚钱:

通宵赶出来的文案,也依然被否定过;

熬夜加班三点还亮着灯的写字楼,你见过;

清晨完稿的PPT,也许没派上用场;

甚至,熬夜猝死的也根本不是个例……

我们原以为,有了钱,可以好好地活。

以前我以为赚钱就是活着的意义,现在我才知道,除了生死,世界哪有什么意义。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就是以漫画家熊顿为原型的,她也曾因为身患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一度抵触治疗,也觉得自己拖累家人和朋友。

但是梁医生对熊顿说了一句:“你不是我,你不会明白你对我的意义。”

是啊,你不是那个要承担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痛苦的人,你不能替他们决定你在他们心中的价值,更不能自以为放弃生命才是对他们的救赎。

要活,要好好活!

4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

“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因为,这世间,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

电影里铺满了电脑屏幕的QQ群,联系着万千病友,他们相互鼓励的时候,是让人震撼的。原来有那么多经受着苦痛却依然对“活着”怀抱热望的人。

我不是药神:除却生死无大事

直到镜头推进,那两个字被无限放大,是

“希望”

所以,亲爱的你:

“带父母去做一次体检吧”

“别熬夜了,快睡吧,工作是做不完的”

“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明天一样可以赶路”

因为,身体康健,用力活着,是所有希望的源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