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尚未駕崩,皇后卻成太后:我走你心恨,你走我淚流

皇帝尚未駕崩,皇后卻成太后:我走你心恨,你走我淚流 | 文 三隻眼讀史

皇帝尚未駕崩,皇后卻成太后:我走你心恨,你走我淚流

東漢劉秀登基後,本想冊立髮妻陰麗華為皇后,但陰麗華那時還沒有生下兒子,而郭聖通已經有兒子劉疆了,況且郭家門第顯赫,也是劉秀早年發跡的強援,舅舅真定王劉楊手中握有重兵。相反,陰麗華出身低微,父親早逝,所以陰麗華堅持把皇后之位謙讓給郭聖通,認為只有郭聖通做了皇后,劉秀才能得到郭家更好的支持。最後劉秀冊立郭聖通為皇后,郭聖通所生兒子劉疆冊立為太子。

皇帝尚未駕崩,皇后卻成太后:我走你心恨,你走我淚流

對陰麗華沒有做皇后一事心感內疚,劉秀便打算對陰家的人封侯,這也遭到陰麗華反對,說按照歷朝規矩,只有皇后孃家人才有封侯的資格。對此,劉秀越發感到對不起陰麗華,加上少年夫妻,情愛深厚,因此跟陰麗華相處的時間比皇后還多。後來,作為貴妃的陰麗華也有了兒子,這個兒子稍長以後,表現出的大度和聰慧讓劉秀非常喜歡,而太子劉疆好大喜功的性格又讓劉秀有些厭煩。

皇帝尚未駕崩,皇后卻成太后:我走你心恨,你走我淚流

郭聖通由於家世好,從小就得到良好教育,前人留下的那些殘酷的宮廷鬥爭記載,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前朝呂后的隱忍和最後對劉邦的姬妾妃嬪的報復殺害,都使郭聖通不寒而慄。陰麗華最受劉秀寵愛,連外出征討和巡遊都帶在身邊,使郭聖通有了危機感,劉秀時時的離開,使郭聖通心生恨意,她深知自己雖然美貌,但跟劉秀的婚姻帶著濃濃的政治投機色彩,自己的兒子也沒有陰貴妃的兒子那麼受劉秀喜愛。於是,郭聖通想法設法,要抓住劉秀的寵愛,可是她越是上心,劉秀卻越不在意。

皇帝尚未駕崩,皇后卻成太后:我走你心恨,你走我淚流

漸漸地,郭皇后誤認為劉秀對自己的不冷不熱是陰貴妃吹了枕邊風的結果,因而對陰麗華有些懷恨起來。陰麗華為人寬容,對郭皇后從不缺乏尊重和應有的禮儀,加上自己不當皇后,也不願自己的兄長等封侯,這些本該是優秀賢淑的品質,落在郭聖通眼裡就成了另有所謀,並且所謀甚大。郭聖通開始一反常態地經常跟劉秀爭吵,讓劉秀不勝其煩。為了平衡帝后的關係,陰麗華主動要求移居到了宮外,但劉秀仍然沒有對郭聖通熱情起來。

皇帝尚未駕崩,皇后卻成太后:我走你心恨,你走我淚流

到後來,郭聖通的無禮糾纏終於使劉秀再也無法忍受,又擔心郭聖通的仇恨這樣繼續下去,自己去世後,會重演呂后製造的“人彘”的悽慘故事,所以下定決心廢了郭聖通皇后的地位,為防以後母憑子貴,不久在體知父皇心意的劉疆一再請求下,也廢除了劉疆的太子之位,將劉疆改封為東海王。一般情況下,廢后都要打入冷宮或者賜死,但寬厚的劉秀並沒這樣做,他對郭聖通恨不起來,廢了她情非得已,讓人心傷。劉秀把郭聖通交給次皇子中山王劉輔帶去封地生活,並封郭聖通為中山王太后,這個別出新意的封號既表現出劉秀難忘舊情,又使郭聖通成為皇帝駕崩前唯一先做太后的女人。

用生動的故事,講述枯燥的歷史,請關注“三隻眼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