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爲窮

吃著榨菜、喝著二鍋頭、上著拼多多

2018年消費降級或“廉價”消費突然火了

茅臺、五糧液、進口商品,前幾年還是消費升級

而這幾年,

生產二鍋頭的順鑫農業和生產榨菜的涪陵榨菜

漲幅遠遠超過了茅臺五糧液

兩者今年以來的平均漲幅竟然超過了100%

順鑫農業今年2月最低點以來股價也飆升了200%左右

涪陵榨菜股價更是兩年暴漲236%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除了二鍋頭和榨菜

最主要的消費降級代表還是拼多多

“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

這魔性的廣告,讓人一聽難忘

成立不過3年在美上市,1年銷售2000億

儘管陷入冒牌產品和低質產品的漩渦

但消費降級的能量卻是非同凡響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指出

2017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

中位數是22408元

8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過3000元

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則更低

全國政協委員賈康在2015全國兩會期間表示

中國只有2800萬人繳納個稅,佔總人口不到2%

可見,普遍低收入以及可支配收入少

而拼多多的“低價策略”滿足了大多數人的消費需求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為什麼中國人開始消費降級?

先看看網友怎麼說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從網友的分享來看

消費降級和買房有很大的關係

不只是大家的感覺,數據也在驗證這一點

2018年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9%

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8.5%

創下2003年非典以來最低

社消增速創15年新低,房價還在上漲

而中低層已經不敢消費了

這也就意味著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正在嚴重萎縮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換句話說

高房價下,中低層已經不敢放肆消費了

舉個例子

有的人住在1000萬的房子裡,卻過著月薪3000的生活

很多住在1000萬房產裡的人群其實是高負債群體

即使月收入高達3萬,還完月供

剩下極少的錢用於日常生活

外表光鮮亮麗,實則過得像屌絲

是對“隱形貧困人口”最好的詮釋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這幾年,新增住房貸款不斷創出新高

幾乎撐起銀行貸款的半壁江山

2015年居民新增貸款3.87萬億

佔當年全部貸款的33%

2016年新增居民貸款6.33萬億

佔總貸款的50.04%

2017年的增幅有所下滑,也創下了7.13萬億的新高

佔比高達52.7%

在居民貸款裡,高達70%以上都是中長期的房貸

而在短期貸款裡

不乏通過消費貸、現金貸等方式違規流入樓市的貸款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大多數錢流入樓市,導致資源錯配

加上近幾年房貸利率不斷上調

購房成本上升,按揭月供佔收入比不斷提高

居民消費結構也在轉變

可支配收入減少,不得不消費降級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不過有的小夥伴會問

是不是不買房就能消費升級了?

答案肯定是NO

因為就算不買房,房價漲,房租自然也會漲

儘管房租可能沒有月供高,但是據測算

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部分城區房租與收入比高達40%

而杭州等二線城市局部地區的房租收入比也已高達30%以上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除了房租,剩下的收入用於生活

而近十年,物價一直在漲

租房加上生活支出,基本存不下錢

以前可以任性的買買買,現在卻只能省省省

很多人感慨“什麼都在漲,只有工資不漲”

是因為通貨膨脹下,東西越來越貴,而錢已經不值錢了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那麼有沒有人消費升級呢?

答案是有的,不過只有1%的人消費升級

而且所謂的中產階級,也不是消費升級的主力

他們也和底層一樣

在高房價的裹挾下,在降級著自己的消費水平

誰想消費降級呢?還不是因為窮

而高房價與消費降級的思考

也反映出了現在年輕人的焦慮

房價那麼高,我買不買?

婚我結不起,還結不結?

娃我要不起,還要不要?

理想那麼貴,我追不追?

這些問題其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只能說,過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自己

想買房,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實現理想

那都得自己努力

與其“佛系”的逃避,抑或無休止的抱怨

不如靜下心來,想想未來怎麼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