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吃着榨菜、喝着二锅头、上着拼多多

2018年消费降级或“廉价”消费突然火了

茅台、五粮液、进口商品,前几年还是消费升级

而这几年,

生产二锅头的顺鑫农业和生产榨菜的涪陵榨菜

涨幅远远超过了茅台五粮液

两者今年以来的平均涨幅竟然超过了100%

顺鑫农业今年2月最低点以来股价也飙升了200%左右

涪陵榨菜股价更是两年暴涨236%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除了二锅头和榨菜

最主要的消费降级代表还是拼多多

“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

这魔性的广告,让人一听难忘

成立不过3年在美上市,1年销售2000亿

尽管陷入冒牌产品和低质产品的漩涡

但消费降级的能量却是非同凡响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

2017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

中位数是22408元

8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

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则更低

全国政协委员贾康在2015全国两会期间表示

中国只有2800万人缴纳个税,占总人口不到2%

可见,普遍低收入以及可支配收入少

而拼多多的“低价策略”满足了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为什么中国人开始消费降级?

先看看网友怎么说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从网友的分享来看

消费降级和买房有很大的关系

不只是大家的感觉,数据也在验证这一点

2018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9%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5%

创下2003年非典以来最低

社消增速创15年新低,房价还在上涨

而中低层已经不敢消费了

这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正在严重萎缩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换句话说

高房价下,中低层已经不敢放肆消费了

举个例子

有的人住在1000万的房子里,却过着月薪3000的生活

很多住在1000万房产里的人群其实是高负债群体

即使月收入高达3万,还完月供

剩下极少的钱用于日常生活

外表光鲜亮丽,实则过得像屌丝

是对“隐形贫困人口”最好的诠释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这几年,新增住房贷款不断创出新高

几乎撑起银行贷款的半壁江山

2015年居民新增贷款3.87万亿

占当年全部贷款的33%

2016年新增居民贷款6.33万亿

占总贷款的50.04%

2017年的增幅有所下滑,也创下了7.13万亿的新高

占比高达52.7%

在居民贷款里,高达70%以上都是中长期的房贷

而在短期贷款里

不乏通过消费贷、现金贷等方式违规流入楼市的贷款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大多数钱流入楼市,导致资源错配

加上近几年房贷利率不断上调

购房成本上升,按揭月供占收入比不断提高

居民消费结构也在转变

可支配收入减少,不得不消费降级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不过有的小伙伴会问

是不是不买房就能消费升级了?

答案肯定是NO

因为就算不买房,房价涨,房租自然也会涨

尽管房租可能没有月供高,但是据测算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城区房租与收入比高达40%

而杭州等二线城市局部地区的房租收入比也已高达30%以上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除了房租,剩下的收入用于生活

而近十年,物价一直在涨

租房加上生活支出,基本存不下钱

以前可以任性的买买买,现在却只能省省省

很多人感慨“什么都在涨,只有工资不涨”

是因为通货膨胀下,东西越来越贵,而钱已经不值钱了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那么有没有人消费升级呢?

答案是有的,不过只有1%的人消费升级

而且所谓的中产阶级,也不是消费升级的主力

他们也和底层一样

在高房价的裹挟下,在降级着自己的消费水平

谁想消费降级呢?还不是因为穷

而高房价与消费降级的思考

也反映出了现在年轻人的焦虑

房价那么高,我买不买?

婚我结不起,还结不结?

娃我要不起,还要不要?

理想那么贵,我追不追?

这些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只能说,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自己

想买房,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实现理想

那都得自己努力

与其“佛系”的逃避,抑或无休止的抱怨

不如静下心来,想想未来怎么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