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田園綜合體是「血虧」還是「暴富」?未來出路如何?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以美麗鄉村和產業發展為基礎,將擴展農業的多功能性,實現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生態的有機統一,以及和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

打造田園綜合體是“血虧”還是“暴富”?未來出路如何?

自田園綜合體提出後,似乎所有的農業產業園、鄉村彷彿都在此後找到了一條新出路,讓無數投資者動心。

河北、山西等全國18個省份陸續開展了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

毋庸置疑,“田園綜合體”確實是有大市場前景可言的,而若是從園區運營的角度我們是否也該進一步追問下:到底田園如何成為綜合?這個大概念後的實際運營管理到底如何操作?怎樣的“規劃”才能落地?作為主體開發商盈利到底在哪裡?

總而言之,我們需要探討的是:田園綜合體作為商業旅遊來看,到底是不是一種成功的、可持續的、可推行的商業模式。

田園綜合體到底是概念還是發展模式?

打造田園綜合體是“血虧”還是“暴富”?未來出路如何?

2012年,田園東方創始人兼CEO張誠出於對鄉村社會形態,鄉村風貌的特別關注,結合北大光華EMBA課題,發表了論文《田園綜合體模式研究》,這就是“田園綜合體”靈感之源,他認為田園綜合體是目前中國社會背景下,一種理想的鄉村生活模型。

換言之,其更多的是一種思想意識,原則上我們也可說這是一個“泛泛的名詞”。

我們今天看到的第一個一定程度上可以來說是唯一所成功運營的案例:無錫田園東方的成功更多的是在於其巧妙的,深入的運用好了這一理論支撐,能夠在這種“田園”模型之上延伸出深層的“新田園主義”,它是一種特色小鎮和鄉村建設發展方法論,一整套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思想。

圍繞這個經濟技術原理,以企業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鄉村社會進行大範圍整體、綜合的規劃、開發、運營,核心點在於“農業+文旅+地產”設計完整的商業模型,否則理論再好,也只是空中樓閣。

所有的農業項目都適合打造田園綜合體嗎?

打造田園綜合體是“血虧”還是“暴富”?未來出路如何?

首先,在一號文件中我們應該注意一個大前提——“在有條件的鄉村建設”,從建設原則上來講,田園綜合體包括農業、文旅、地產三個產業。

農業要做三件事——現代農業生產型產業園+休閒農業+CSA(社區支持農業)。

這就說明,田園綜合體是以農業、農村用地為載體,融合“生產、生活、生態”功能,集農業全產業鏈目標的整合、農業科技體系的支撐、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優化、多種類型農業園區的結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型複合載體,是一種新型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是“六次產業”創新理念的一種新體現。

而作為傳統農業園區、中小型生態農場、尚未開發一定程度上尚且不具備農業產業化的運行機制、土地經營制度等條件就趕潮流引入社會資本、急功近利以破壞自然生態為代價,盲目求短期效益。

更為可怕的是最近一段時間曾經我們老生常談的“休閒農業”的項目貌似都搖身一變就成了“田園綜合體”,然後開始大刀闊斧的做起規劃或者改造提升起來,立項,申請補貼。可實際上我們深知從產業、規模、運營、文化、盈利模式上來說休閒農業與田園綜合體都存在本質的區別,按照休閒農業的方式去搞田園綜合體,只有死路一條。

田園綜合體能否達到預期盈利?

打造田園綜合體是“血虧”還是“暴富”?未來出路如何?

我們還以無錫田園東方為例,雖然打造了眾多文化旅遊產品,但是其核心獲利點在於“內地產”項目,銅鼓內地產項目的銷售帶來大量資金反哺其他項目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改善,從而解決農業和旅遊項目短期難以實現盈利的通病。其次是由於佔領市場較早而產生的項目品牌直接和無形的文化升值空間。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換言之,所謂的田園綜合體一定程度上做的還是地產旅遊、或者我們可以換個更好聽的名字是“全域旅遊”,但在此過程中受益最大的還是“地產開發商”,我們的農業地位仍舊薄弱,合作社的社員拿到的也僅僅是微乎其微的利潤分成。

當然,我們並不完全否認這種模式下對於當地休閒旅遊產生的帶動性作用,而其也確實打造了可升值的文化旅遊資產,可是試問在今天大江南北遍地開花的田園綜合體試點帶領下,我們的項目如果沒有強大的社會資本和資源優勢,又怎麼做到獨樹一幟,異軍突起呢!

綜上所述,正如其發起人張誠而言“田園綜合體應該是一個有理論、產品、頂層設計等商業模式的模型,全域旅遊,也應該是一個模型!”關鍵更在於如何讓資源有序規範服務於全域旅遊,如何讓區域內最大範圍的產業和居民收益,要切實領會“田園”精髓適度,適度的開發。

“綜合體”如何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新方向?

打造田園綜合體是“血虧”還是“暴富”?未來出路如何?

田園綜合體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方向,但是絕對不是唯一模式,還是要因地制宜的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真正能夠帶動社會效益的市場切合點。

田園綜合體,是基於物理空間的概念,還有種植、有人口,有服務、還有商業活動,農業綜合體是基於產業思維的概念。

作為一個綜合體,是多種配套的綜合。之前的農場、園區,有幾個農場進行聚集了,這是園區的雛形,但只是集合,還沒有綜合的內涵。

綜合應該是有3-5個產業跨鏈條循環,農業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多個業態互為依託同時並存,具有多種功能的一個聚集區。

從國家對田園綜合體的政策演變可以看出什麼?

打造田園綜合體是“血虧”還是“暴富”?未來出路如何?

1.田園綜合體建設是國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一件大事。

2.田園綜合體是一種旨在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的新業態。

3.田園綜合體是宜居宜業特色村鎮的重要形態結構和產業組成部分。

4.田園綜合體應在有條件的鄉村進行建設。

5.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應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

6.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重點是循環農業、創意農業和農事體驗。

7.國家支持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渠道和方式是“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並有序開展試點示範。

近年來國內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熱情正盛,田園綜合體是休閒農業與鄉村遊升級的高端發展模式,相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會大放異彩。但農友們想要投資這一塊仍需要謹慎,建議多做市場調研,做好前期規劃,打造出田園綜合的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