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有这么多路通向罗马,因为意大利的地形

田夫子/文

欧洲有句俗语叫作: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在也为中国人民所常用,意思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差不多。勉励大家只有努力,无论做什么行业,总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那么这句俗语是怎么出现的,真的有这么多路通向罗马吗?答案是,没错。意大利真的有无数的大路从罗马出发,或者通向罗马,这是当时的意大利的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而这个是由意大利的地理和政治结构所决定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有这么多路通向罗马,因为意大利的地形


早在公元前300年,罗马就把整个意大利半岛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最终建立了庞大的罗马帝国。但是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疆域的不断扩大,能不能对征服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当时的罗马帝国需要的是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但是意大利的地形条件对此形成了很大的阻碍,意大利北高南低,一部分毗邻大海,一部分是内陆高原,地理条件差距巨大,因为地理条件导致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城邦与民族。意大利南部以希腊移民为主,是名副其实的海洋民族,北部则与海洋少有联系,在丘陵和山区有着牧人部落,在低地则有着农业民族,他们之间差别巨大。

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有这么多路通向罗马,因为意大利的地形


要将这些完全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和城邦进行有效统治,形成一个国家,其难度可想而知。于是一个轰轰烈烈的造路运动开始了,从罗马出发通往各个城邦的大路一条条的被建造。

这些道路的修建有连个好处,一是加强了罗马与各个城邦之间的联系,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运输时间,方便罗马快速到达各城邦,从而有效的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试想一个城邦如果造反,罗马大军三个月到达,和十天达到平叛,那么结果是大大不一样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有这么多路通向罗马,因为意大利的地形


第二是,通过道路的修建使得各城邦之间的贸易和运力大大加强了。罗马人发现人和牲畜在平坦的道路要比起伏而松软的道路上行动便利的多,而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能更好的使用车轮,而用车轮后牲畜的通过拉车的运载量要远远超过使用牲畜驼载的运载量,城邦之间的贸易运输量大大的提高而运输时间则大大节省,通过互相之间的贸易交流,能够促进彼此的依存,这对形成一个统一的集权统治好处不言而喻。正是因为,罗马队道路的重视,所以才形成了这个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甚至在当时的罗马还产生了世界第一条属于个人的道路,这个人就是阿庇乌斯.克劳狄,而这条道路就是今天的阿庇亚大道。

大家可能会想,既然这个多道路,为什么俗语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不是其他城邦呢,那是因为罗马帝国怕各城邦之间相互串联,不利于自己的统治,修建道路的时候只修了罗马到各城邦之间的道路,而各城邦之间的道路则没有修建,这也就导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不通往其他城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