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董事長葛華勇:90後、80後成銀行卡消費主力

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90后、80后成银行卡消费主力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葛華勇

“現在90後、80後已經成為消費的主體,去年90後消費增長幅度比2016年增長了70%,比70後增長幅度超過一倍。所以,在80後、90後進入消費主體以後,這個消費趨勢是升級的。”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葛華勇在2018夏季達沃斯《財經》電視辯論會“消費趨勢與中國經濟”上發言。

葛華勇表示,最近匯率波動可能影響一部分人出境遊,比如最近通脹稍微有點起,老百姓在股市上投資,在房地產投資預期收益可能不太滿意。可能會影響半年消費預期,但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中高速,1.3億人市場巨大,80後、90後這些年輕人已經開始借款消費、信用卡消費,這個主力軍是不會改變的。

此外,從銀聯統計數據來看還有一個特點,現在在借款消費,信用卡消費增長的速度大於借記卡。以前掙了錢以後先存起來,然後根據能力去消費。現在是借錢消費、負債消費,甚至先刷信用卡,50天以後有了錢再還。

他還指出,去年我們國家進口商品、進口消費品第一次破了一萬億人民幣,達到了1.1萬億,進口商品檔次都是比較高的,都是中產階級比較歡迎的產品,包括像奶粉、化妝品、箱包增長幅度比較大,所以我對整個趨勢是比較樂觀的。

談居民債務確實逐步增加。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葛華勇表示,中國居民槓桿率風險不大,風險可控,比起一些發達國家來講,槓桿率總體不算高,所以不必擔心。

以下為葛華勇發言實錄:

主持人:葛董事長,你原來是人民銀行的,你來談談消費在整個經濟裡頭的作用、趨勢是什麼樣的。

葛華勇:正像您剛才所講的,消費這幾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如果我們回憶過去十年當中,我印象當中消費對GDP的貢獻是逐年增加的。比如在過去十年,我們比較一下2008—2017年,投資在GDP當中的比例大體是43%—44%。我印象當中,2011、2012年,上一輪經濟危機的時候,我們國家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資。

主持人:4萬億,財政和銀行,整個十萬億。

葛華勇:帶動了2011、2012年的投資比例相對高一些。與此同時進出口,正像您剛才所講的,對GDP的貢獻是逐年下降的,從2008年的7.6%降到了去年的2.2%。這個期間消費是穩步地逐年地提升,比如說在2008年的時候,消費對GDP的貢獻達到59%,去年達到了53.6%。今年上半年GDP增長6.8%,其中78%的貢獻來自於消費。

所以,從總體來看消費對於經濟的增長的拉動作用和推動力是持續的。這是從總量上來看。

第二,從結構來看,這些年消費的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在消費的總量當中,食品的消費所佔的比重,也就是我們講的恩格爾係數實際上是逐年下降的,在2008年達到38%左右,2017年降到了29.2%,也就是第一次低於了30%,低於30%是什麼概念呢?低於30%就是達到了聯合國所提倡的進入了富足國家的行列。

主持人:消費能不能持續,什麼驅動著消費的未來?現在有一個詞叫“消費升級”,還有的人說叫“消費降級”,不管叫什麼詞了,消費你們來看往下走,到底什麼樣的趨勢?

葛華勇:消費結構這幾年也發生很大變化,比如在食品方面消費的比例在逐年下降,逐年下降以後更多的消費是體驗式消費,比如出國旅遊。2017年出境遊達到1.3億人次,國內遊達到50億人次,這都是體驗式消費。

主持人:國內50億人次。

葛華勇:對。比如健康、體檢,體檢去年達到5億人次,說明大家更重視健康了。包括教育,包括一些休閒,這方面我認為都是消費在升級。我們的統計數據來看,還有一個特點,現在在借款消費,信用卡消費增長的速度大於借記卡,以前我們掙了錢先存起來,根據能力我們去消費,現在借錢消費、負債消費,甚至先刷信用卡,五天以後我有了錢再還,這是一個特點。還有一個特點,現在90後、80後已經成為了消費的主體,我看了一個數字,去年90後消費增長的幅度比2016年增長了70%,比70後增長幅度超過一倍。所以,在80後、90後進入消費主體以後,這個消費趨勢我認為是一個升級的。

還有一個方面,去年我們國家進口的消費品第一次突破了一萬億人民幣,達到了1.1萬億,也就是說進口商品肯定都是檔次比較高的,都是一些中產階級比較歡迎的產品,包括奶粉,包括箱包,包括化妝品。所以,我對整個消費的趨勢是表示樂觀的。

主持人:銀聯有很大的消費流量,你們有沒有做一些大數據分析?都在刷卡,誰在消費?誰在用信用卡刷來刷去?你們有沒有這種數據,把年齡段給分開了以後,你們看一看到底是誰在消費,你們有沒有這方面的數據?

葛華勇:銀聯的大數據還是蠻豐富的,但是也不敢說跟全,因為我們是隻做轉接,有一部分數據是存在銀行的。但是隻要是通過跨行轉接的數據,我們這裡都有。

從我們掌握的數據來看,用銀聯卡、用銀行卡消費的,這個主力軍現在是90後、80後、70後,50後可能是以現金為主。

葛華勇:我剛才講的是比較樂觀的。我們掌握的數據顯示,消費的勢頭,最近可能有一些個擔憂,比如從去年12月份,社會零售消費總額降到10%以下,9.4%,這是最近十年才出現的。最近整體來看信用卡也好,借記卡也好,增長的幅度也是蠻高的。最近有些擔憂,也有一些客觀情況,比如說最近匯率稍微有些波動,可能影響一部分人出境遊,但有些國家貨幣貶值還多,你可以到貨幣貶值比較大的國家旅遊,還是比較划算的。比如最近通脹稍微有點起,老百姓在股市上的投資,在房地產的投資預期收益可能不太滿意。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消費的預期,可能會影響個3、5個月、半年,但是從長期來看,因為我們整個經濟的增長是6%或者是6.5%、6.8%,還是中高速的。1.3億人的市場是巨大的,我們80後、90後這些年輕人已經開始借款消費,已經信用卡消費,這個主力軍是不會改變的。剛才我也同意蔡院長的評論,老齡化實際上50後現在也是一個消費主體,雖然他們已經65以上。因為這部分人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的負擔不是很重,自己的問題解決以後,也不存在什麼教育問題了,他們的退休金也會用於健身或者是再教育,老年大學現在很火,甚至有些地方報名都報不上,出境旅遊,我相信這也會是消費的帶動力量。

主持人:80後、90後這一段,然後50後、60後,我覺得他們的消費觀念都不太行。現在年輕人都開始進入月光族,一個月拿著工資全給花光了,不去存錢了,現在是不是有這個狀況?

葛華勇:有這個狀況,信用卡消費的增長大於借記卡。

主持人:以前人都不刷,給信用卡都不用。

葛華勇:我補充一下,消費的習慣的變化也會拉動消費。比如說快餐、外賣,我看了一個數據,我們國家這些年外賣的增長幅度非常快,以前吃外賣是在辦公室加班,不願意下樓或者沒時間下樓訂個外賣。現在甚至在週末休閒的時候也不願意下樓,恨不得也訂一個外賣送來。我記得去年外賣所產生的垃圾,我記不太清楚這個數字,可能1600萬噸,比前幾年翻了好幾倍,這種消費習慣的變化對餐飲業也是一個拉動。

主持人:消費群體你們有分析嗎?

葛華勇:我們是抽樣調查的,我們和一個電商合作,90後消費的增長幅度達到70%以上,80後60%,70後40%,這是增長幅度,並不是消費的總量,這是和一個點上合作的抽樣調查。

主持人:有沒有00後。

葛華勇:00後剛剛走上社會崗位,消費不是很強,這個數據也有。

主持人:90現在是最厲害。

葛華勇:增長的幅度最快,並不是消費金額最大。如果這種趨勢下去以後,年輕人消費的趨勢是非常可觀的。

《中國金融家》雜誌記者:二季度居民槓桿率是51%,怎麼能夠促進中國經濟增長,不良率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上。

葛華勇:居民的債務確實這些年是在逐步增加的,宏觀上,歷史上我們國家的儲蓄率非常高,曾經達到50%、60%。從整個宏觀上來講,近幾年的儲蓄率是在下降的,債務率是在增加的。債務率增加,一方面是這些年我們國家推動住房改革,大部分的是抵押貸款,這個量非常大。儘管去年以來採取了一些措施,降槓桿也好,去槓桿也好,但是由於房價總體水平比較高,所以借款的數量也比較大。

另一方面,現在敢花錢了,先借款消費,然後再掙錢還款。所以,這個都說明槓杆率是比較高了。但是整體上由於中國有一個傳統的美德就錢比較多。另外,對父母也比較孝。我認為這個風險不大,風險可控,比起一些發達國家來講,這個槓桿率總體來講不算高,所以不必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