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拍愈演愈烈厲害,房價下跌還會遠嗎?

小不溫柔


武漢官方9月11日披露了兩宗掛牌出讓土地的交易情況,結果兩塊地中有一塊因為沒有人出價而流拍,據悉,這是武漢今年第三宗流拍的地塊!

有意思的是,之前流拍的土地主要是在一些偏遠、冷清的地段,而這次流拍的是在樓盤較為成熟的區域,顯然開發商拿地的熱情確實發生了變化。

今年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土地流拍已超800宗,土地流拍宗數呈現逐月增多的態勢。根據中原地產提供的數據,今年1-8月,一線城市土地流拍宗是13宗,而去年也才4宗;二線城市是238宗,去年是106宗,流拍土地數量大幅增加。

在土地流拍的同時,部分地方的地價也在下降,9月7日,南京在土地拍賣當中,有兩個地塊成交地價大幅低於同一區域的30%,甚至40%!易居房地產研究院9月3日發佈的報告顯示:8月,40個典型城市當中,土地成交價已經連續5個月出現同比下降。

眾所周知,高地價是高房價的主因,拿地成本加稅收在房價佔比當中起碼6成以上,現在大家都想知道的是,

在“地冷價跌”的情況下,房價下跌還會遠嗎?


事實上,雖然我並不認為目前開發商拿地熱情出現下降,可即便是這樣,也不應該過度解讀,開發商不是萬能的,他們對樓市的預判也未必就是真實。

下面是2016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情況,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土地購置面積增速是負的,你要知道,2016年是樓市開始反彈並逐漸火爆的時候。

而房企拿地真正快速增加的是在2017年,當年恰好是在樓市調整最嚴的時候,除了三四線城市房價外,樓市正在降溫。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我的解釋有兩點:一是資金;二是跟風。當樓市火爆的時候,房價回款時間短,資金壓力不大,有充裕的資金在市場上拿地、搶地。同時房價一天一天的上漲也刺激了房企進一步拿地的慾望。所以房企未必就是先知先覺。

我認為:近期被媒體不斷爆出的土地流拍事件也可能是官方穩定房地產預期的一種方式,我們都知道,六七月份以來貨幣和財政兩大政策均出現微調,貨幣是“合理穩定”變為“合理充裕”,財政是由“積極”變為“更加積極”,結果就是國內市場利率見頂,各在基建項目又開始上馬。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對房地產進行預期引導,樓市很容易出現2016年那樣的走勢,所以在這種金融政策趨松,但房地產政策趨緊的情況下,在這時候投資性購房可能不是特別好的時機。


小白讀財經


土地流拍今年達到歷史最高,全國已經超過800宗了。就在昨天,武漢網上掛牌出讓兩宗地,位於東西湖區的一塊地塊無人出價流拍,位於江夏區的另一地塊僅一家出價,由武漢雲水居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底價2.169億摘得,樓面地價3883.7元/平米。

但土地流拍是不是必然引起房價下跌呢?我們要分析流拍的原因和可能產生的後果:

1./資金承壓

我們知道,現在很多房產商資金面很不樂觀,融資難,融資渠道窄,融資門檻高,融資成本大,銀行不給,信託受控,政府調控從嚴,廣東省就有50000多套房延期網籤,銷售也不理想,回籠慢,還債壓力大,拿不出資金拿地。有的開發商肚是餓的,想吃,沒錢。

2.房價風險

有些開發商也認為房價漲得太高了,已成強弩之末,繼續上攻,難以為繼,沒有天量資金,推不上來,加上政策摁死,房價已經存在風險,拿地也意味著囤積風險。

3.逼土地降價

房價不讓漲,地價又不降,開發商不拿地也是和土地財政博弈,逼地價下調。

4.少囤地,少蓋房

開發商減少拿地,一可規避風險,二可減緩建房速度,少生產房子,避免因生產過剩造成房價下跌。

5.與政策博弈

開發商不拿地,讓土地財政承壓,放鬆調控,開發商希望,我按你掛的地價摘牌,你讓我按報價掛牌,希望調控價格放鬆,但這明顯是違背政策的,在當前是不可能的。

6.土地儲備充分

開發商沒積極性拿地,與土地儲備充分有關。恆大總裁夏海鈞稱,恆大未來三年不再拿地,土地儲備維持在3億平方米左右,大概每年降5%左右。

7.房子夠多

開發商這麼多年建了多少房子,已經消化了多少,潛在的購買力有多大,他們會經常評估,做到心中有數。不大量囤地,說明市場上房子夠多了,如果不控制節奏,房子會成市場棄兒。

房子這個東西很特別,一、每個人(每個家庭)都需要。二、被賦予了金融屬性,能保值增值。三、沒科技含量,有錢有資質就可請人蓋。四、耐用。五、不可移動。房子多了,競爭激烈,你不可能搬到國外去賣,即便外國人買了,他也辦不了戶口來住。所以將來房子多了,要麼如蔥,要麼不停的拆、建。

總之,土地流拍,不一定是房價會跌。房價是否下跌,主要還看房地產市場的供需情況,政策只是外因,如果市場確實供大於求,開發商捂也捂不住,扛也扛不久,因為房子確實太多的話,必然引起市場的棄購,形成房子賣不動,價格會下跌的預期,如果預期房價跌的人多了,大家都不會出手,房價自然下跌,現在的土拍遇冷流拍只是房價有可能下跌的信號。不過,可以預料到,不久後房子銷售會遇冷,非熱點城市,非熱點地段,非熱點樓盤,會普遍滯銷,開發商將進入資金承壓階段,房價下跌是可以預期的。

個人觀點,不作依據,非喜勿讀,閱後勿噴!


無語石1


現在是買不起的人,買不起,買的起的人已經有了,已經有的人還想買一套

現在都在觀望,還有一批剛需攢夠了錢,躍躍欲試等著當房奴,因為這些剛要為結婚攢房娶老婆

現在房子就這些,大房企業退出,土地價高昂,就會面臨房子沒有多,手上就這一些。但是剛需結婚日子逼近,空置稅房產稅這些不會上,上了也不會嚴打多套房的人。所以會造成短期內僧多粥少的情況







熱點奶茶


土地流拍愈演愈烈,很多人開始意淫這是房價大跌的前奏。這種判斷的依據是地價占房價的大頭,土地無人問津,那麼房價下跌還會遠嗎?

然而,實際情況只會事與願違!因為上述判斷在經濟學上是邏輯不通的。

如今的調控,一邊提高購房門檻,認為抑制住購房需求,另一邊用限售和限價割開發商和房東的肉。表面看起來一切都很美好,風平浪靜,一些盡在掌握。

但是實際情況是,需求能被抑制一時,但絕不會憑空消失。倘若這些購房需求得不到滿足,必然在某一時刻如洪水猛獸一般衝高房價。

而針對房東和開發商開出的方子,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有效供給直線下降。此話怎講?

首選說房東。如今的限購、限貸和限售政策,休要說有房未必能夠上市交易,就是過了限售年限,房東也不會輕易拿出來賣掉。以現在限購、限貸的調控政策,房票和袋票那都是稀缺資源,一旦賣掉,那可是對購房和貸款資格的極大消耗,很可能就再也買不回來了。此等情況下,誰還會輕易賣掉房產?

開發商就更好理解了。單說限價就足夠開發商喝一壺的。市場價拿地,開發建設好該賣了,你這拋出個限價,這真真是讓開發商割肉啊!吃一次虧學一次乖。你說開發商後頭還會積極拿地嗎?此時的開發商,不拿地不是不看好市場,而是扛不住政策風險,與其鋌而走險,不如靜觀其變啊。

這才是如今各地上演土地流拍大合唱的原因之所在。想想,市場需求還在,可是供應方卻被廢了武功,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你說房價是漲是跌呢?

真到了無房可買的地步,房東們手裡攥著的房子就更金貴了,別說限售了,就是不限售、不限購、不限貸也不會有人傻到拿出來賣,躺著收租多好啊!彼時房租也必然大漲,因為無房可買的剛需除了租房已別無選擇!


音樂大獅


土地市場對樓市的影響十分重大,所以土地市場的走勢也會對未來的房價產生影響,而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大規模的土地流拍現象,根據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為止今年全國已經有超過800塊土地出現流拍,這說明土地市場遇冷跡象十分的明顯。這對未來的房價走勢會產生什麼影響呢?未來的房價會不會下跌呢?

一,土地流拍表明開發商對未來樓市信心不夠。自從這一輪樓市調控以來市場上的房價就開始出現下降趨勢,而且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未來的房價也不可能出現大幅度的上漲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開發商對未來房價的信心也不是很足,所以開發商也不敢大量的拿地,也害怕後期會虧本。

二,土地流拍會影響市場庫存量嗎?按道理來說土地流拍市場的庫存會變得緊張,但因為中國的樓市早就供過於求了所以實際上現在的土地流拍並不會對庫存造成壓力,實在不行市場上不是還有大量的空置房嗎,到時候把這些房子想辦法賣出去不就夠了。

在筆者看來土地流拍可能會對樓市造成一定的影響,但並不會讓房價出現下跌,讓房價出現下跌還是政策和購房者的心理預期。


樓盤網


漢南區,不限購郊區,區域房價6500,武漢市房價最低,有地鐵16號線在建。通過免費30年通行權的漢洪高速,車行19公里到達漢陽四新,這裡房價16500。漢南房價的確是良心價。怎麼跌的下來。


武漢郭哥


土地流拍,不是房價要跌,而是土地價格太高,開發商很難看到利潤,沒有流拍的,只能提高房屋售價,來保證自己的利潤,流拍的,房屋供應會少,還是會但是房屋價格上漲,所以遇到問題萬思考,別想著土地流拍房子價格會跌,分析下原因!


房產知識大講堂


鼓吹房價上漲的那些鳥人,託,媒體,中介,開發商,炒房的等等,13-15也就三年前,你們選擇性遺忘了,10-11年地王不是爛尾就是死扛,很不幸我就是11年搶房的傻子,你們說房價永遠漲的呢,媒體天天播報百城房價上漲多少,調控多麼有力,不遺餘力的撩撥我們脆弱的神經,於是我們這幫傻子奮不顧身去接盤,到處借錢爭當房奴,結果房價腰斬我還在還錢還房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